2008年4月25日星期五

梁文道:丟掉別人的最後一口飯

【飲食男女-味覺現象】小時候要是吃不完盤子裡的東西,是一定要給人教訓的,外婆通常都會說:「想想看電視上那些非洲饑民,人家想吃都沒得吃,你還不好好珍惜自己的食物」。雖然我也知道點惜福感恩的道理,也明白甚麼叫做「須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但我就是不懂我浪費了食物和非洲的饑民有甚麼關係。難道我把飯菜吃完了,地球另一邊上挨餓的人就能吃飽了嗎?

再長大一點,我才曉得祖父母那一輩都是經過戰亂的人,就算自己沒有餓過肚子,也見識過災荒。如今我們不僅吃得飽,且猶有餘裕看美食雜誌,尋找最新最奇的飲食資訊,恐怕很難想到我們這幾代香港人是何其幸運。讀一點歷史,就知道幾十年沒戰亂沒災荒,大體上沒人餓死的時候和地方實在不多;而你和我恰好就正好活在這樣的年代和地點了。

直到糧食漲價之後。

全球糧食價格在去年上漲了百分之二十,中國的豆類和肉類產品更是升了百分之四十。凡是做餐館的人和每天逛市場的主婦,也一定明白這些數字的真實效應。漸漸地,我們開始發現平常光顧的茶餐廳也有點不同了,天天都點的早餐C突然貴了一元五角,而老闆還要大嘆虧本。最後,連白米的供應也傳出了緊張的消息,使得官員要趕到超市對著頭宣佈:大家不要怕。

終於那種維持了數十年,始終被我們相信是自然而且正常的狀態,開始有點不自然,也有點不正常了。其實吃飽實在不是正常的,現在這一刻,世界上有十億人正在挨餓,也就是說差不多六個人裡面就有一個是饑民。

可是大家都知道全球糧食短缺問題的主要原因不是我們吃得太浪費。我吃不吃得完自己的食物,始終和那些忍受飢餓的人無關。不是嗎?

其實不是的。包括近日衝突消息頻傳的海地在內的所有貧窮國家,他們之所以為了缺糧而暴動,甚至死亡,主要原因在於他們買不起食物。為甚麼食物的價格會這麼貴,貴到一個那麼多人負擔不起的地步呢?根據市場的基本原理,當一樣貨物的供應有限,而需求甚多時,它的價格自然就要颷升,這時誰出得起高價誰就能夠得到它。糧食也是如此,全球糧缺,大家都搶,那些人均收入每天一美金的貧民又怎會是我們香港人的對手?

問題是我們以高價得回的食物都去了哪裡呢?假如買回來的東西恰巧是我們都能消耗得掉,都剛好是我們需要的,那還叫情有可原,可惜不是。每一餐我們吃不下的食物,每一天廚房裡過期的菜肉,每一晚超市丟棄的賣剩的貨品,全是我們用十億貧民和許多國際救援組織付不起的價錢搶回來的。如果我們只買自己需要的分量,食物或許不會這麼貴,那些瀕臨死亡的災民或許就能多活幾天……

情況就像一個穿著皮衣的富人和一個赤身露體的窮人在爭購一匹布,富人買下了那塊布,卻在冷得全身顫抖的窮人面前好整以暇地放一把火將它燒成灰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