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3日星期日

梁文道:出版是門手工業

【蘋果日報-牛棚讀書記】我們今天身處的這個時代,或許是人類史上第一個由不讀書的人去統治其他人的時代。知識,甚至文字,在很長的時間裏都是權力階級的特權,古老的祭司,後起的王權,莫不以此為後盾,操縱不可使知之的百姓。然而,看看我們的身邊,我們的社會,尤其是香港;從企業高層、政府領袖到傳媒大亨等一切實際操控大家命運的人,這裏頭有多少人看書呢?我指的看書,要求並不高,一年十本就夠了;但這些每天決定社會未來走向的人裏頭可有一半人能達到這個要求嗎?我懷疑。本來這也不是問題,因為書籍早就不再是知識的唯一來源了;何況任何人也都不該懷念那個知識精英壟斷權力的年頭,更不應期盼它的再臨。知識不再被過份地吹捧,知識人不再理所當然地備受尊崇,這都是好事,我沒有任何意見。老牌出版社博益關門了,理由不是它不賺錢,而是它賺的錢不夠多。對它背後的集團來講,養一批人做不大賺錢的生意很不合乎成本效益,在賬目上就更不好看了,所以結束它是再正常不過的事。美國的重量級作家勒瑰恩(Ursula K. Guin)在最新一期的《哈潑》雜誌(Harper's, February 2008)上呼籲所有掌控出版社的那些大集團:「放我們一馬吧。」她首先指出,許多歷史悠久的出版社如今都一一落入像梅鐸這樣的大亨手中;他們收購出版社,是因為他們相信出版還是一個能賺錢的行業。近年最佳的例子莫過於《哈利波特》和《達文西密碼》,但問題是全球每天出版近四千種新書,有幾本《哈利波特》和《達文西密碼》呢?當一個主管眾多生意眾多媒體的老闆發現屬下一間出版社幹了幾年都幹不出《哈利波特》,他一定會覺得這是門不好做的買賣,然後就會壓縮他們,甚至要他們結業。勒瑰恩的意見很簡單:你們不喜歡讀書,我們喜歡。你們不喜歡這門生意無所謂,別再搞出版就行了。就讓我們這些既喜歡書又不怕白費力氣的人,自己寫書自己賣書自己買書好了,你們就別再到處收購出版社更別再自辦出版社行嗎?我不能完全同意勒瑰恩的有趣主張,可是我覺得她的話隱約指出了一個不合時宜但卻非常正確的現實。今天人人都談文化創意產業,覺得這真是個點石成金的好買賣,只要有一點不知打那裏來的創意,就能變出天文數字般的財富。於是大家都忘了,所謂文化產業,它的本質其實只不過是非常土氣非常卑微的手工業罷了。許多大型時裝品牌都會推出一些設計一般,大量生產的鏡框,加上個商標,就突然變身為名牌高檔貨了。不過講究眼鏡的人都曉得,在眼鏡的世界裏,真正站在頂峰的其實是些傳統得不能再傳統的手工小作坊。例如日本的泰八郎,不開分號,不加入連鎖集團,不假手於外包工廠,就他一個老頭每天在那裏磨膠版,一年只做不過千副眼鏡,賣完就算。香港是有很多顧客排隊下訂金,但香港絕不會有人想做泰八郎。

出版難道不也是種手工業嗎?就算大牌如北京三聯,靠的豈不也就是一幫優秀的作者和眼光獨到又專注勤懇的老編輯嗎?這麼大的事業,其骨幹不外乎一群身具「手藝」的人才,用做女紅的方法一針一線地把一本本書製作出來。即便如此,三聯依然不是一家擁有可觀利潤的企業(相較於其他行業)。賣書的利潤很微薄,被譽為台灣地標的「誠品書店」至今仍在收支平衡的紅線上下浮沉,於是這個行業就會出現各種各樣層層盤剝的怪現象。關於這點,我有切身體會。我和朋友搞了家小出版社,雖說是自娛自樂,但也不想虧掉老本。於是伙伴常常就得勤奮地自己跑書店,看看自己出的書行情如何,問問店家銷售的數字怎麼樣,好有資訊做根據以決定應該重印些什麼書。可是有間新加坡開過來的連鎖書店就是不肯給我們這必要的數字,照他們的講法,「只要有一天你們的書還在架上,我們就絕對不會告訴你,你們的書到底賣出多少」。理論上說,他們只需永遠在架上保住一本我們的書,就直到世界末日都用不「交數」了!這其實是司空見慣的「拖數」老招,只是他們店大不怕小出版。看起來很有品味很愛書的業者也是如此,更不消提那些不好書本只求數字的大集團了。為什麼「博益」結業,背後的老闆可以不釋回版權給作者,自己不出書了還不讓其他人出呢?我覺得這還不是什麼深層利益計算的結果,而是非常簡單非常表面地不拿作者當回事。人家做的是產業,不是什麼手工業;既然如此,那些手工藝人又有幾斤幾呢?所以他們也可以毫不吝嗇地銷毀所有庫存,既不賤賣,也不捐贈,因為他們的眼裏沒有書。想想看,捐贈也好賤賣也好,這可都得耗用人力的。而一個真正做手工的人是不可能不愛自家出品的,就像泰八郎,假如純粹為了賺錢,假如不是真心喜愛眼鏡,他能數十年如一日地這麼做下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