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男女-味覺現象】澳門變了,香港人對旅遊和飲食的看法也變了。二十年前,我從沒聽過有人去澳門只是為了吃;然後,開始有朋友把家搬去澳門,說那裏的土生葡菜價廉物美,廣東菜傳統地道;今天,有些朋友把家搬了回來,說「澳門變得太鬧了」,同時卻有更多的中產遊客湧去澳門,因為那裏多了許多頂級的日本菜館與意大利餐廳。
二十年前,大部分香港人出門遊玩是要跟團的。例如那些十天七國歐洲地獄團,平均一個國家花去1.42天,每個景點用掉二十五分鐘,其中二十二分鐘拍照,三分鐘排隊上廁所。消費低的,晚上就睡在巴士裏,好省下住宿酒店的費用和時間;至於吃,他們吃過東西嗎?如果你有錢,當然可以報名參加收費比較高的團,酒店住宿的事就不用發愁了;吃,更是能夠保證全程中餐有米氣。
從今天的角度看來,出門在外,遠赴異國,還要堅持天天吃中菜實在是件不可思議的事。但當年就是如此,許多人就是吃不慣外國菜,平常不試,放假也不試。對他們而言,旅行的體驗裏是不包括飲食的,身在陌生的國度,吃喝一定要安全、保守和正常。
然後,自助旅遊興起了,新一代的中產都不喜歡跟團,他們覺得被一個導遊用面小旗指揮,一群人戴滑稽的小黃帽鴨子般地挪來舞去是很沒出息的事。他們認為自己不是「遊客」(tourist),而是「旅者(traveller),所以堅決不要陷入「遊客陷阱」(toursit's trap),不去拐騙遊客的土特產免稅店,不去酒店宴會廳改裝成的旅行團專用自助飯堂。他們甚至不要接近那些迎合外國人口味的本地餐廳,他門要和當地人一樣,吃他們自己人吃的館子。
正好過去十多年,全球也興起了「美食旅行」(gastronomy tourism)的熱潮,飲食不再是旅行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正常生理活動,更是旅遊經驗裏的主要角色。我有很多朋友會以在那裏用餐為核心來規劃自己的整個行程,他們可以為了一頓飯就犧牲掉不少可遊之處,只因為那些地方「唔就腳」,附近沒有甚麼好吃的地方,我懂,因為時間有限,他們都不想把寶貴的一個晚餐浪費在無聊平庸的廚子身上,免得回來一肚子氣。我懂,因為我也曾是這樣的人。
表面上這種「美食旅行」和「旅者」的自助遊是很相近的,因為二者都強調旅行一定要嘗當地的風味,抗拒麥當勞也抗拒自己的家鄉菜。但是仔細分析,就知道它們還是不同的。背囊式的「旅者」不以美味為目標,他們要的是地道。對他們來講,旅行就像旅行研究先驅麥坎尼爾(Dean MAcCannell)所說的,是為了在陌生的社會裏尋求最「本真」的(avthentic)生活,徹底沉入旅遊目的地的文化當中,過當地人的日子。而飲食正是任何社會任何文化最重要的環節之一,不和當地人吃一樣的飯喝一樣的水又怎算得上體驗了人家的生活呢?
「美食旅行」不止要正宗,還要美食。如果只求正宗地道,你去東京四天就根本不應該光顧壽司鋪,因為當地百姓絕不會幾天就吃一次壽司。美食旅行者以食為最高律令,他們會在一年前就設法訂好桌子,然後專程前赴Napa Valley尋找French Laundry,或者從巴塞隆拿開車跑到鳥不生蛋的小村鎮朝拜El Bulli。你可別告訴我French Laundry與El Bulli就是當地人平日吃午餐的地方!
二十年前,澳門的非洲雞是賭完錢後的餘興節目。後來不知怎的,大家忽然發現這座小城原來也是「美食之都」,值得為了「船屋」、「里斯本地帶」和「祥記」特地走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