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730-觀念】姜文的《太陽照常升起》其實是一部難得的佳作,可惜票房和評語說明它已經被嚴重低估了。它的好,首先好在全片拍的簡直不像是中國,一會兒是天地靈秀的西南小山村,一會兒是西洋風滿溢的校園建築,最後則來了一片黃沙的荒原景象。如果這是中國,也一定是個非典型的中國,是個和絕大部分影像所呈現出來的那個中原相去甚遠的國度。這種角度當然是作者刻意陌生化的結果,姜文想把大家熟悉的中國染上一抹異域風情。
再看它設定的時間背景,從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正好是現代中國的運動時期。縱然這是段以赤為尊的日子,但是在很多人的記憶裏,它卻是灰沉暗淡的一組黑白照。《太》就像姜文的處女作,另一部陽字系的佳構《陽光燦爛的日子》,立意在幾成濫調的灰黑慘藍裏展現出不同凡俗的色彩。可是《太》走得更遠,以刁鑽鏡頭設計和流麗影機運動帶出生猛的活力;那飽滿色彩與亮堂堂的光更不只陽光燦爛,甚至是斑爛繽紛了。
假如《陽光燦爛的日子》是想告訴大家即使在很多人不想記起的苦難歲月,也還有一幫人享受著令人暈眩的日光的話,那麼《太》的異色風格又是為了甚麼呢?難道就只是為怪而怪,換上另一具眼鏡看中國?它裏頭的故事如此日常又如此虛幻,日常處不脫男女情愛的糾葛,虛幻處則有一個從未出過場的神秘俄羅斯情人,總之就是和政治沒有多大關係。難道姜文這回為了一反典型的歷史印象,甚至不惜以一個徹底虛構的故事去顛覆那種每寫文革就必定要談大政治的濫調嗎?有些論者就嫌這部電影躲避崇高躲避得過了頭,竟然把長達二十多年的「大時代濃縮成了幾個人的感情挫傷」。可是,就算在江河翻湧的大時代,人也要吃飯拉屎,也要調情說愛;而太陽,也要照常升起的吧。更何況政治無處不在,人無所逃於天地間;沒有那樣獨特的政治背景,姜文和秋生又為甚麼要去開發大西北?姜文又可必下放到農村去勞動呢?
《太》是齣悲劇,它以最不尋常的方法寫出了幾個普通人的悲劇,而那些人的際遇不是抽空無依的,他們坐落在那個特殊的時空之中。《太》的悲,就在它的結尾。房祖名在鐵軌上似錦的繁花叢中誕生,而其他角色則在晝夜的狂歡之後迎上了東升的艷陽,前景無限光明,青春仍有耗不盡的力量。可是觀眾們都知道這是段倒,房祖名長大之後死在槍下,其他人也都嘗遍了人生的苦楚。最燦爛輝煌的希望終有被現實粉碎的一天,再可愛的新生命也有死去的時候;而太陽,無情地照常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