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男女-味覺現象】最近在上海南昌路一家叫做「屋裏香」的小館吃了一頓意外的好菜。意外,首先從店名開始。「屋裏香」,乃上海話「屋裏廂」的諧音,意思是「家裏邊」,挺有私房家廚的感覺。可是它還有一個英文名字「Art Salon」,而且大大的字體佔據了整道外牆屋簷,配上地中海式的白牆藍框,頗為洋氣。這就很令人困惑了,到底這裏吃的是正宗上海本幫菜?還是唬洋人的融合菜呢?
進得門去,見牆上掛滿了現代繪畫,店東多用混合素材,設色鮮艷,以粗麻細絹作畫布,更添質地上的變化趣味。一打聽,知道這是店東兩兄弟中大哥的手筆,或許就是「Art Salon」這個西名的由來了。然而,這派頭加上雅致的桌椅陳設之後,就更叫人擔心了,因為根據經驗,但凡環境裝修特別用心又特別新潮的滬菜館,多半都和廚房的表現成反比,室內設計做得愈巧,飯菜就愈不堪。
坐下來之後,發現左右坐了不少外國人,桌上放紅酒杯,菜則盛在一小盤一小盤的青花小皿裏,心想這回果然上當,大概又是一家販賣懷舊氣氛的新派食肆。
不料它菜的分量雖小,但口味卻正宗得不能再正宗了。蘇淅菜裏的涼菜我一向喜歡,花樣比起粵菜多得多。這天吃了一道經典的鹹蛋黃豆瓣酥,做法與別處不同,薄薄一片鹹蛋黃鋪在切成方塊狀的豆瓣酥上,極易入口,又添了層次感,但味道還是老派的。還有一碟鹹雞,手撕成條,嚼勁十足,也是如今許多平庸館子做不到的基本功了。
我最欣賞的是兩道濃油赤醬的傳統本幫菜,其中之一是紅燒黃魚,魚身鮮嫩,汁醬雖厚也不掩其真。另一個是現在很少人做的弄堂菜,「紅燒舌尾」,豬舌加牛尾。上海人吃牛尾是當年向洋人學的,但做法不同,他們用冰糖加醬油去煮,較合國人習慣。這家人又因應牛尾和豬舌所需火候的差別把兩樣材料分開做,臨上桌前才放在一塊,結果牛尾皮入口即化,牛尾肉一觸離骨,豬舌則依然有筋道,可堪咀嚼,非常精彩。這麼好吃,又這麼單純樸實的菜,為甚麼很少見呢?因為它肥。
我說「屋裏香」叫人意外,是因為中國菜在這幾年來有了很大的變化。有一路新派人馬順應潮流,把脂肪當成萬惡之源,務求去之而後快,上海菜尤其是這股改良風潮的重災區。很奇怪,這種改良食風又總是和餐館環境的整體設計同步的,彷彿餐廳名字一用洋文,室內裝潢稍為考究,吃的東西就一定得跟起革命,劣質的革命。久而久之,食家心裏就有了一套標準,飯館分成兩大類,一類吃環境,一類吃食物。請生客要討好,就去前一類;自己人要吃得過癮,就去後一類,那種人聲嘈雜有點擠又有點髒的老店。二者之間,別無中道。
老實說,我不反對改良中國菜,更不抗拒創新,可是有些東西本來就很好,所謂「改良」要是改掉了它原來最吸引人的特點,那又有甚麼值得自豪的呢?比如上海本幫菜,要清淡少油,倒還不如不吃。「屋裏香」打破了我的成見,吃環境和吃內容,原來還是可以並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