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男女-味覺現象】如果一種文化消失了,一個族群滅絕了,他們的飲食方式有沒有可能還活得下來呢?自從迷上了娘惹菜,到處尋找娘惹食譜和食材之後,這就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之前說過,娘惹菜脫胎於馬六甲海峽兩岸的土生華人,他們有自己的語言,自己的菜式,自己的服飾,精緻而華美。但是今天我們碰見的好些「峇峇娘惹」,已經不再符合歷史書上的定義了,至少他們不再會說那種混雜了馬來文與福建話的獨特方言。「峇峇娘惹」在南洋生活了六百年,直到十九世紀末,中國才又湧來一大批移民,掀起「再華化」的風潮,於是許多土生華人開始跟新來的華人說華語穿華服。難怪現在有一些熱心人搞組織,想要維護「峇峇娘惹」的傳統文化。真沒想到,使得這批土生華人失卻自己面目的不是當地的馬來土壤,也不是來自歐洲的殖民勢力,而是祖家的同宗。
假如真有這麼一天,「峇峇娘惹」徹底消失在人群之中,他們數百年來創造的食風會不會也跟停息呢?這問題就和要是意大利這個民族不再存在了,意大利菜是否也會絕跡一樣。表面上看,答案是否定的。因為不是只有意大利人才懂得做意大利菜,不少日本師傅也能煮一手上好的Pasta。食物的流傳與民族、文化、和社群的存亡是兩回事;清廷覆滅,今人還是可以按食譜炮製一席不知真假的「仿」。
但是再細想下來,就知道問題絕非如此簡單。
放眼全球,我們會發現人類世界的廣大而繁複。到了北極和撒哈拉,你就不得不驚嘆,何以如許困頓的環境也有人住得下來。而北極圈內的因紐特人和阿拉伯半島的貝都因人不只活下來了,更因應當地的特殊條件,開拓出他們的文化,懂得用冰塊砌起保溫的居所,能夠以駱駝穿越沙漠。至於吃,當然也是就地取材,在特別的生活環境之下找到了煮食和調味的方法。走在中環Soho那幾條小街上,有沒有想過,你看到不只是各國餐廳,還是雜多的飲食方式,它們使用甚麼食材,又用甚麼方法去做菜,背後全有人類生存的道理。
飲食雜誌常常推介一些幾乎失傳的菜式、材料和老店,它們為甚麼會失傳?原因不是東西不好,而是社會、經濟和政治變遷的緣故。有時候是土地受到污染,再也種不出健康的植物;有時候是漁業現代化了,再也找不到要用傳統方式垂釣的鮮魚;更有些時候,整個族群與他們的生活方式消失了,大家都去買集體工廠生產的豬肉,所以一群在山上放豬的農民只好下山打工。
全球化不只拉近了大家的距離,縮短了大家的差異,還取消了文化的色彩與食物的種類。光是在上個世紀,就有三萬種人類培植出來的蔬果滅絕;今天則有百分之三十三的家禽和家畜接近絕種。我們總以為人類吃喝的花樣越來越多,實情正好相反,許多材料正隨環境和生產方式的變化而消亡,生產它們的人和它們做成的菜式也正在走進歷史。
難怪「國際慢食組織」要「食物方舟」(Ark of Taste)的運動了,他們想要保存和發展人類的「食物多樣性」,同時捍衛地球上的生物多樣性與文化的多元,把他們帶上方舟,直至下一個太平盛世。
若是我能提名,我會建議把香港傳統的街頭小吃和山水豆腐列進「食物方舟」的瀕臨絕種名單。沒有了山水,自然也就沒有山水做成的豆腐;街頭小販全部趕進商鋪,為了交得出全球最貴的租金,他們自然不能再費心烹煮自家的魚蛋和墨魚。看來歐陽應霽那四本介紹庶民小吃的《香港味道》很快就會變成古董圖鑑了,因為這個地方不保存味道,只保存地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