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男女-味覺現象】除了家裏,我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餐館和書店,久而久之,開始特別注意不同餐廳不同書店的待客之道。比起餐館那五花八門的侍應手法和格調,書店店員要掌握的基本技巧就簡單得多了,無非就是效率、禮貌和寧靜。其中比較特別的是寧靜,說話不大聲、動作別誇張、盡量讓家賣書的商店看起來像間圖書館。但不論是書店還是飯館,最主要的還是懂得自己賣的是甚麼,而且愛上它。
上個禮拜有天和朋友在蘭桂坊喝完下午茶,就到附近的書店逛逛,看見一本談自慰歷史的新書給膠套封得密密實實(其實是本歷史書,不知有何見不得人的猥褻成分?),於是拿去櫃台請店員開封。孰料店員竟擺出一副即使在神州大地也久違的晚娘臉,很不客氣地說:「呢啲書我哋係唔會開嘅噃。」如果這位女士自己也是個讀者,她當理解一本書要是根本打不開,又怎能判斷它是不是本值得買值得看的書呢?
形容餐館的前場,英文裏常用「劇場」(theatre)這個字眼,意思是餐廳好比劇場,看侍者來回穿梭,上茶邀碟就宛如演戲一般。不同的劇場不同的戲碼有不同的風格,每家餐廳的演出也都有自己的花款,帶給觀眾獨特的感受。
在好些頂級的西餐廳裏面,或許是因為地毯夠厚,侍者們可以來去無聲,甚至跡近隱形。但不知道為甚麼,每回你有需要的時候,他都會恰巧出現在桌前微笑着等待指示;甚至於在你還沒開口之前,他已經及時地滿足了你的要求。舉個例子,鎮在冰桶裏的白酒要是放得太久,喝起來溫度就會低得過頭。但在一家真正高檔的餐廳裏,當你剛剛覺得白酒入口有點冰時,一抬頭或許就會發現那瓶酒已被取出,放在一旁靜待回溫。如果不是徹底地從客人的角度出發,不是真正瞭解酒熱愛酒,又怎可能做到這種妙到毫巔的精湛演出?此時你會感到這家餐廳這座劇場對觀眾、對飲食的關愛,簡直是達到了潤物細無聲的地步了。
又有一些中菜劇場上演的是熱鬧大戲,人聲喧嘩鼎沸,堂倌們來去如風。你拿起菜牌點菜,只見白衣大佬會很不客氣地訓斥你一頓:「呢啲嘢有乜特別,第一次嚟梗係要叫×××,同埋×××啦!」好吧,就乖乖聽他的話,看看他是否言過其實。後來當你挾起一箸大佬推介入嘴,面露驚訝之色時,那個說話和動作都略顯粗魯的堂倌或許會一臉威風自得地站在身旁道:「點呀?係唔係好嘢呀?都話咗你啦!」如果不是對自家出品有十足的信心,他的演出又怎可能如此有說服力。
在大陸即使是上最好的餐廳吃飯,有時還是會覺得不大對勁。雖然侍應們彎身打哈禮貌周周,噓寒問暖非常體貼,但硬是給人一種冷冷的感覺,好像一切都是裝出來的,他們並不真的喜歡自己的工作。直到看見一個身軀壯大的大款客揚聲高喊:「喂!服務員!快上菜!怎麼搞的?這麼慢,真他媽的不像話!」我就懂了,因為這些侍應都是「服務員」。在中文裏凡是用上「員」這個字的工種都不是甚麼太高尚的行業,又宜讓人呼喝使喚。我曾親眼見過餐館的侍應給人訓練成奴隸,要跪下來給客人點煙;也曾見過飛機頭等艙裏的空姐給人一杯熱水照頭淋,只因那杯水燙着了貴客。
今天的中國服務業也流行「顧客永遠是對的」這類口號,但享受服務的人卻覺得一切天經地義,只要老子有錢,有甚麼不可以?餐廳是劇場,但演員不只是侍應,演出也從來不只是獨舞。只有尊重侍者也是種專業的顧客,才配得上專業的服務;只有把自己也完全投入角色的食客,才能和最好的演員演出完美的戲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