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30日星期五

梁文道:洋節還是土節?

【都市日報-兵器譜】中國近年有個怪現象,每逢社會出現甚麼熱潮,就有些專家學者出來要大家「警惕」、 「防範」。「超女」很紅要警惕,「韓流」很強要防範,最近得小心對付的新潮流是「洋節」。

自從中國走向巿場經濟以來,傳統節日商品化的趨勢日益明顯,從中秋到春節,莫不成為商人促銷的大好藉口。在成熟的資本主義社會裡面,節日期間本來就是零售和服務業的旺季。例如聖誕節在美國簡直就是一個經濟指標,如果聖誕前零售業的營業額不如理想,餐館位置訂得不夠滿,就表示來年的消費信心乏善足陳了。中國不是基督信仰傳統特別深厚的地方,但是看在錢的分上,聖誕節也就漸漸成為改革開放後的新興節日,是很多行業增長的助燃劑。一時之間,年輕一代的城巿人口趨之若鶩,紅火得不得了。結果又有先天下之憂而憂的學者不幹了,例如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的金宜久,最近就發表文章要大家在麥當勞和聖誕節前保持「民族氣節」、「民族自尊」,不能過分媚外,「為外來文化的入侵和滲透提供了時機、環境和條件」。

這種思路又是中國「和平崛起」之後的另一種怪現象,那就是幾乎任何事都能提上「民族氣節」和「民族自尊」的高度。乍看之下你可能以為我們還活在義和團聲威正盛的年代,又或者是塔利班治下的阿富汗,對任何外來物都得小心警惕,大力防範。稍通人類學和文化研究的人都知道,節日與所有其他文化現象一樣,有它傳統原生的社會背景,但也有它駁雜不純的一面。與人相似,節日是會旅行和移民的,端午與中秋不就從中國旅行到了東亞多個地區,甚至在韓國等地落地生根嗎?

節日一旅行,一到了另一個地方,如果成為當地人可以參與的一件事,這個過程既不是單向的侵入,也不是純粹的滲透,而是雙向的糅合和雜交。沒有本地人自己的詮解和認同,外來節日是擴展不了的。以香港為例,過聖誕節的方法就很像日本人,把它變成另一個情人節,是情侶們求愛享樂的好藉口。

在香港凡事都喜歡倒數的奇特習性底下,青年們更會在平安夜的最後十秒倒數,然後集體大喊Merry Christmas。如果讓一個習慣了平安夜要去教堂,聖誕節得在家裡與親友祥和度過的老外看見這種熱鬧場面,真正要高喊警惕防範的恐怕是他,而不是我們。聖誕節已經成了一個全球化得最成功的節日,或許還比不上元旦,但起碼要比五一勞動節受歡迎。但它卻絕對不是甚麼西方文化入侵大軍的先鋒,因為在不同地方它就有不同的被馴服方式。金宜久先生精研宗教學,想必也知道12月25日這天根本不是耶穌的生日,這天根本是古代歐洲異教的傳統節日,在基督教從近東北征歐洲的這段經歷裡,到底是誰征服了誰,實在難說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