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牛棚讀書記】台灣出了一本叫做《圖解東亞史》的書,作者是日本的宮崎正勝,乃一系列基礎知識入門書的其中一卷。由於是日本人寫的東亞史,而且是面向日本年輕人和大眾的一般讀物,在這時節看來格外叫人敏感。於是我立刻翻到第282頁,看看「西元一九三七年~一九四五年:中日戰爭」這一節怎麼寫。首先,它完全沒有提到中日緊張關係的象徵坐標,南京大屠殺。其次,它亦沒有數算中國平民的死傷人數。七三一人體實驗和慰安婦更是付之闕如。
那麼這本書大概就可以束之高閣,或者丟到廢紙回收箱了吧?且慢,再看看日本投降那一節,宮崎正勝同樣沒有列出廣島長崎原爆死難者的數字。再回到282頁,他也承認盧溝橋事變是日軍找藉口發動不宣之戰。其實在整本《圖解東亞史》的現代部份,作者一直強調了日本的侵略者角色,沒有把它美化成東亞解放鬥士。在當前非友即敵,不是大中華就是小日本的思想格局裏,我們應該怎麼看這本書?又能夠在裏面看出些甚麼呢?
我想關鍵就在於日本竟然有學者寫了這麼一本普及性的東亞史,而中文世界的出版市場上中國史入門多的是,亞洲史則少之又少,附上插圖簡表的更是幾乎一本也沒有。為甚麼?
歷史不是一堆死資料的客觀堆積,這已是常識,同樣的材料可以說出很不同的故事。但接受過歷史教育的一般現代人有沒有再想深一層,反思安放這些材料的框架,如說故事的角度呢?比如說唐太宗二度出征高句麗的失敗,在中國人的印象裏是這位英明君主武功上的污點。但一本韓國史卻可能把它描繪成大韓民族抵禦外侮的成功經歷。
自從現代民族國家成形,歷史的基本書寫方式就是國別史,現代的國家就是處理過去事件的基本空間單位。在這種框架底下,中國和朝鮮日本的關係被寫成「中外交流史」的一部份,似乎與中國和西亞的關係屬於同一層次,只是日朝對中國的連繫,比起伊朗對中國要密切得多罷了。可是如果把這個基本單位擴大成整個東亞,情況就完全不同了。中國與朝鮮日本之間的交流爭戰不再是一個國家的外在部份,而是整個區域的內在事件。
中國太大了,無可否認,在過去幾千年的歷史裏,中國都是東亞世界的中心。但就因為中國太大了,所以中國人不習慣把中心以外的東亞放進自己的視野。反倒是日本、韓國和越南等「邊陲國家」更喜歡討論東亞的歷史,例如日本學者濱下武志,就開創了近年影響甚鉅的「朝貢體系」理論去解釋東亞的歷史變遷。
少了東亞視野,不能不說是中國人史識的缺陷。可是所謂東亞,也非一成不變的空間概念。幾乎大部份的日本學者就把東北亞當做東亞,這是日本的位置使然,《圖解東亞史》也不例外。如果讓一個中國學者來寫東亞史,會不會也包括了中南半島和南洋諸島呢?那會是怎麼樣的歷史,怎麼樣的世界?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