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報財經新聞-副刊-文化/書評】很多人念中學之後,就一輩子不再讀歷史了。有人可能是因為當年背誦年代事件過於沉悶,本來就覺得讀史無非是這等記流水賬的瑣碎工夫,畢業之後更是忘了舊時曾經有過的一點好奇和遐想。好奇什?比如我自己,小男孩的年代每個同學都是軍事迷,最愛看書上跟戰爭擴張有關的部分,男性劣根高度發達。讀到青、霍去病掃蕩匈奴,必嚮往之,但仍有疑惑,不知這些所謂用兵如神的名將,是怎個神法,那些兵又是如何行動,怎樣組織。可這種少年的好奇於考試無益,很容易就在營營役役的長大過程裏磨平耗盡。
歷史常有新發現
也有人以為歷史是過去的事,既已發生,就不會再有什新的發現,所以念過就是,又何必回頭重複一次?這當然是錯的,且不說解讀史料的觀點也跟歷史本身一樣,不斷發展時有變革。就連史料也會不斷翻出新花樣。一方面是關於史料的定義,正在不斷擴展,今天的史家可以運用的材料已是數十年前所無法想像的,小說、法律檔案,甚至樹木的年輪盡可成為重建歷史的工具。另一方面是考古學的發展,已經革命性地改變了我們對過去的認識。比方說中國人以前總愛自誇中國歷史源遠流長,是世界上四個最古老文明之一,但今天我們知道在四大文明的同時,世界上還有三十多個文明發源核心。
香港商務印書館出版、劉煒主編的十冊《中華文明傳真》,正好可以提醒讀者當年學歷史時偶發的疑問其實多有趣,並且運用了大量的新發現幫讀者重整自己的歷史常識。又以青、霍去病為例,這套書裏的《秦漢–開拓帝國之路》一冊就很扼要地用文字說明了建立在中原農業社會基礎的步兵原來是無法抗擊匈奴的,但那兩位名將的時代有兵制的改變,使他們也能發展出一套騎兵戰術。而且還配圖解釋他們的進兵路線,兵官們的形象配備,使讀者對文字上的描述有了具體的感知。說到圖片,確是這套書最顯眼的特徵,很多插圖都做得非常清晰簡便,讓人可以一目了然地把握它所要傳達的訊息。至於文獻名物,建築器具的照片更是非常豐富,許多以往只在文字上認識到的東西,現在都可以眼見為證。例如魏晉期間講出身講氏族,人們愛用「名刺」,亦即今日的名片,書中就在講九品中正制時放張「名刺」的照片,原來抽象遙遠的東西就親近了許多。
展現豐富的考古成果
精要的文字,大量的圖表,加上活潑的版面設計固然使得這套書更容易普及歷史知識,成為中學生理想的課外讀物。但我認為它之所以適合一般大學生或成人閱讀,是因為這一套通俗的歷史書竟然意外地展現了最近期的史學傾向。首先,從結構上看,它雖然大致按歷史時期分冊,但人物一不按王朝更選的傳統事方法來談中國歷史,二不用重要的人物為重心去說明歷史的推進。編撰們關心的更多是整體社會結構、政經制度和文化的「物質基礎」,所以作者沒有刻意去講三國時代的終始故事這熱門的題目,卻把這兒納入漫長的南北分裂時代裏,以突出這個時期社會的特性。這一方面固然是大陸過去數十年來以唯物觀點重寫國史的路子,可更多是呼應了近年來從宏觀角度去開發社會史的趨勢。
其次,雖然中國的考古學也有差不多一個世紀的歷史了,但在著重出土文物的考古學和傳統上仰賴書面文獻的歷史學之間,依然長期存在著隔閡。怎樣去把土裏挖出來的東西和紙上印的資料相互對證發明,是中國學術界最熱門的課題之一。《中華文明傳真》令我意外的,就是它試圖在一個對大眾說話的層次上,去完成這個巨大的工程。滿滿地印在書上的那些考古成果的照片,不只是源自傳統史書的說法的實例,它們本身就是可以引出看法建構知識的史料。
欠參考書目
最後,《中華文明傳真》還順應晚近的說法,放棄以往歷史教本裏沿用的漢族中心觀點和黃河流域文明起源說,把長江流域和巴蜀東夷等地區的考古發現,與中原並列為中華文明源起之地。過去一般通俗中史書籍所不著重的鬼方、羌、匈奴等不同時期的「蠻族」,它也一一照顧,盡量給予適當的篇幅加以涵蓋。順著這個邏輯,遼夏金元等所謂「外族政權」時代另成一冊,也就不足為奇了。至於性別觀點雖然是遺漏了,但在第一冊《原始社會》裏用一整章去探討母系社會,也算是別開生面了。
這龐大的工程,不可能沒有缺點。特別是對個別史實及人物的解釋和評價上,肯定有很多其他不同的看法,固然難以向這十數位作者求全;但如果能在每冊附上一份參考書目,讓讀者知道作者的依據,可能是一個更負責的作法,而且可以引導讀者作更深入的閱讀。同樣的道理,作者的介紹也可以使人對這套書的背景有更確切的把握,可惜編輯居然遺忘了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