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5月11日星期六

梁文道:基本科學常識試驗器

【信報財經新聞-書海迷航錄】雖然我不訂閱《科學人》(Scientific American,此處採台灣版中譯刊名),也不會每個月定時去雜誌檔找它,但只要有機會(例如上機前要買本刊物解悶),我還是會拿一本好好從頭看到尾。

起碼的科學知識

這個習慣來自許多年前看到人類學宗師李維史陀的訪問,大師說有一本雜誌他是每期都看,而且儘管並不都懂,但還是會把它整本啃完的,那就是《科學人》了。在隔行如隔山的學術界裏 ,這位開創一代風潮,影響遍及人文社會科學歷數十年而不衰的老人家認為,不吸收點最新的自然科學訊息,是很容易變得固步自封,脫節於時代的。那篇訪問針對的是比他年輕一代的挑戰者如德里達等解構主義者,長輩言下之意是這批術語很花俏時髦的理論家不僅不科學,而且不懂科學,瞧我七老八十的,還在吸收最新的科研成果呢。

這本創刊一百五十七年的老牌科普雜誌,明明只是普及科學知識的刊物,有什巴閉處,值得大師要用它來「晒冷」?而且還說他並不都看得懂呢?事實上,《科學人》確是非一般的科普雜誌,儘管它有漂亮的插圖、清楚的圖解,而且盡量淺白表述,但它的對象讀者是一群有起碼科學知識的人。可是什叫「起碼的科學知識」?中學念過理科算不算有起碼的科學知識呢?

其實我們並不需要到了這號稱知識經濟的時代,才知道知識會演化,會累積,也會被淘汰,所以學習也必須是不斷的。資訊爆炸、學術發展日益加速繁衍,我們已經不知道什叫做「起碼的科學知識」了。如果以為學校課本上有的東西就是最低保證,請再看一眼,你將發現它往往保證的是錯誤。例如我們曾被告知人類文明起源於四條大河之濱,但我們知不知道依據現今考古學的發現,在所謂的四大文明同時甚或更早,起碼另有三十多個古文化發源地呢?董啟章在本期《E+E》雜誌裏批評一些大學念理科的學生,竟然沒聽過他從一般科普書籍裏看來的理論。這其實不是異聞,因為現今科研的成就不只動搖了基本科學常識的定義和範圍,而且還使得所有人都會一個不小心就成了科學文盲。

我們也不要以為「科學家」的是一種人,亞歷山大、洪堡特那種通天曉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兩個世紀,會改造基因。懂天體現象能夠發明機器人的「博士」只活在卡通片裏。所謂的科學家,其實是一群從事著各種不同事業的集合。你拿一本《科學人》給一個在大學教物理學的教授,他也不可能完全知道上頭介紹的訊息。所以我知道很多科學家都訂閱《科學人》,因為他們也要從那裏汲取其他行頭裏最新的知識。而且科學方面愈來愈分工精細,另一方面卻也愈來愈要求跨科系的協作,相互的認識是關鍵的。

科研現場

《科學人》最不同於一般科普刊物的地方,是它不只介紹新資訊,普及已知成果,而且還刊登第一手的科學討論。它不是科研的現場報道,它就是科研現場。例如最近台灣中文版的創刊號裏,就有一個專輯請了四位分別來自全球暖化、能源、人口及生物多樣性等專業領域的學者,回應丹麥學者隆伯格那本極具爭議性的《持疑的環保論者》;在最新一期的美國版裏則有隆伯格的再回應。這類詮釋往往牽涉當前科學界裏最熱門的話題,雖然我也看不懂,但至少在「得個知字」之外,還摸上了科學界思潮的邊。

譯成中文,《National Geographic》還是《國家地理雜誌》,《Scientific American》則被台灣遠流改成《科學人》了(據說大陸早就有簡體中文版,只是我沒見過)。這個中文名字改得好,因為身為科學界最流行的刊物,它界定了跨國科學界「想像社群」的共知範圍;同時,它也是我們有沒有最起碼的科學常識的試驗器。我們雖然不能正面界定常識的準確範圍,但至少可以用讀懂這本雜誌多少成,來測試自己所知到了什程度,自己是個怎樣的科學人。

最後,我必須提醒,就我的經驗而言,《科學人》並非一本合適的長途機艙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