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調查委員會之所以難產,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理由,是因為體制的習慣,這些委員會必須要在它所調查的事件已經告一段落之後,才有可能順利開展工作。然而,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卻是當前各種社會運動的主要訴求,成為各種和平集會以及勇武暴力不可止竭的原動力。想要打破這種僵局,有些朋友建議中央政府乾脆採取最有效卻也最劇烈的手段,那就是先讓現任特首林鄭月娥下臺,舒緩民怨,再在半年內安排一次補選,讓新任行政長官宣佈啟動獨立調查委員會,給香港一個重新起步的機會。不過我們都曉得,比起現在就推出一個獨立調查委員會,這個做法更是天方夜譚。
我們要從中央政府的角度來看,九七回歸之後,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先生因為「腳痛」,已經沒有辦法完成他的連任任期。第二任行政長官曾蔭權先生中途補上,而且順利連任,但卻在做滿第二次任期之後入獄服刑。第三任行政長官梁振英先生,則根本連參加連任選舉的機會都沒有。二十年一轉眼就過去了,好不容易我們迎來了第四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她怎麼能在任期還不到一半的時候,就因為大規模的抗議而去職?這叫中央政府情何以堪。難道三屆中央領導人全都看錯了人?都不懂得怎麼樣順利處理香港?如果真的這麼做,那已經不是個別領導人是否英明的問題了,而是整個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政府的權威和能力的問題。如果小小香港都搞不定,將來又怎麼處理統一之後的臺灣呢?更嚴重的是,假如平民百姓一不高興,接力賽似地遊行示威,然後政府領導人便要下臺負責,這對內地其他地區又會造成什麼影響呢?
不過話說回來,林鄭月娥沒有政治智慧,甚至連基本政治判斷力和應對危機的能力都很欠缺的毛病,經此一役,幾乎已經是一個基本共識了。要繼續用她來治理香港這麼一個高度敏感的國際金融中心,中央恐怕是沒有辦法放心的。再加上她之前犯下這麼重大的政治錯誤,就算按照內地官場的邏輯,也不可能不用她負上半點責任。所以我仍然認為,在可見的未來,她遲早要成為一個虛位特首。治港的實際權力,可能會交到行政會議,更可能會轉交給中聯辦等第二梯隊。可中央政府若要香港長治久安,就不能不繼續追問,當初到底是誰一力舉薦林鄭月娥?為什麼各種渠道在三個月前都還沒有辦法收到足夠可靠的信息,讓中央準確預判今日的情況?
一來是哪怕將來不掌實權,現在也有責任制止危機的擴大,二來是為了回應上述問題。所以特區領導班子和建制勢力的代表就不得不走出來,一方面提出對策,讓心懷不滿的市民大眾看見未來的方向,願意安心回家。另一方面則面對公眾,把他們向上報的答案公開再說一遍;所以就有了林鄭月娥在8月9號召開的記者招待會,以及一眾建制派人士的公開發言。他們到底會提出什麼妙策?又會給出什麼我們此前從未想過的答案呢?其實我們根本不必抱有太大的幻想,他們提出來的東西絲毫不讓人意外,那就是「什麼都沒有發生」。過去兩個月對他們而言,還真的就像做了一場夢似的。
林鄭月娥解決當前問題的辦法,就是一切如常。如前所述,獨立調查委員會自然是不可能的。其他一切,都只能遵循政府機器和建制派這麼多年來的核心思路,那就是以經濟發展回應所有政治和社會的紛爭,把所有問題都化解為經濟成長的問題,讓大家知道再鬧下去是沒有好結果的。就連修辭上也都跟二十年前一樣,無非就是要大家放下歧見向前看,對於自己的剛愎和愚蠢所造成的危局沒有絲毫歉意。
至於葉劉淑儀議員和葉國謙議員在電臺接受採訪時,所說的大概就是他們會向北京反映的意見了,基本上完全緊跟香港建制同溫層對一切大型政治紛爭的既定思路,把所有事情都看成是「海外有組織勢力」動員的結果。近日世界各地的社運組織都在討論,要「向香港學習」搞運動的新方法。還有不少專門報導社會運動的記者,來到香港研究示威者組織和制定策略的機制。但非常強大的建制同溫層當然看不到這些東西,他們甚至連任何人都能公開見到的網上討論都看不到(或者假裝看不到),也就是連「理解你的敵人」這個基本原則都忘了。所以他倆才會指出,示威者懂得在圍堵稅務大樓之後的第二天跑去道歉,是一定有人教路的高招;AirDrop和Telegram是沒有外人指導,年輕人不懂得使用的高科技技術。
也許眼前一切亂象,終將兵疲難興。但看林鄭月娥解決眼下問題的對策,以及本港建制同溫層對於危機成因的解答,我敢大膽預測,未來香港如果沿用他們這種思路繼續管治下去,要不有更大爆發,就只能是持續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