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什麼叫做「服務式公寓」?意思就是提供「酒店式服務的公寓」。也許是我孤陋寡聞,還真不知道香港居然有沒有廁紙,或者廁紙用完,不可以打電話叫人補送的酒店式服務公寓。偏巧剛剛辭任政務司司長,離開官邸的林鄭月娥卻遇上了這麼奇怪的公寓。而那間公寓叫做「會景閣」,管理者乃是「萬豪酒店集團」。
請恕我大膽直言,這件事無論怎麼想,都像是一次以小錯(甚至是小謊話)去遮掩大錯的典型公關操作。也就是說,林鄭月娥寧願讓大家恥笑她「堅離地」,也不想大家釘住另一個更大的問題不放,那個問題自然就是她在一次媒體高層吹風會上所發表的「中央不任命論」。那番話之所以有問題,不只是它可能涉嫌違反選舉規則,更在於它犯了嚴重的政治錯誤,一舉撕破所謂特首選舉的薄薄面紗,暴露了中央直接欽點的實質。反過來看,要是中央真的沒有欽點任何人當特首,更加沒有欽點她,那林鄭月娥就是假傳聖旨,「欺君犯上」了。
由於這事非同小可,所以傳統親建制報刊都不願跟進報道,只是批評當天與會的傳媒高層「不顧傳媒操守」,斥責他們走漏消息。表面上看,這種評論是解決揭發問題的人,多於真正解決問題。可是我能同情理解他們的不平,因為這類吹風會就和政府行之有年的「摸底會」一樣,早就成了慣例,自有一套潛規則。政府高層或者政壇人物向相熟媒體放料,到了媒體筆下,理應成為「有高人指出……」一類的消息模式,不該破壞互信,連那「高人」的姓名身份也全都曝光出來。然而眼下非平時,形勢險峻,就連往日習以為常的放風也都應該格外小心才是。更何況林鄭月娥不是沒碰過先例,她以前在放風會上批評梁振英,攻擊曾俊華,不也全給傳媒爆了出來?故此她這次失手,只能說她是政治智慧太低,不夠敏感,完全怪不得他人。
聽說「港獨」是中央政府和建制派最在意的危機,視之為治港頭等要務,所以過去一個月我在這裏寫的東西,都離不開這個主題,總是試着把腳塞進他們的鞋子,從他們的角度想像對治港獨的方向。這一回也不例外,我依然要從港獨談起,說明林鄭月娥主政為什麼不會緩解局面,反而還會惡化港獨這個建制派眼中的腫瘤。答案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她不具備處理這個問題的政治智慧。
回顧九七以來的政局發展,我們可以看到港人對特區政府和中央政府的觀感經歷過一番有趣的變化。大致上講,在曾蔭權在位的後期以前,香港人對中央政府是沒有明顯惡感的,怨憤多半招呼到特區政府頭上,所以才會在民調中一度呈現港人信任中央多於港府的現象。但是自從曾蔭權後期,尤其是在梁振英上台之後,中央政府和特區政府就在港人心中成了同一回事了,對港府不滿就是對中央不滿,對中央不滿便對港府更加不滿。若要正確理解港獨由來,不可以不理會這個背景。簡要言之,只要中央,又或者聲稱代表中央的手伸得越長,對香港事務干預得越深,而香港局面又不如人意的話,港人的離心就會越強。這大概就是我們過去幾年看到的情況。
在選舉委員會的特殊構成底下,香港特首由「一人一票」產生,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但是許多了解現實的香港人(以及部份選委),至少還捨不下那最後一丁點的政治尊嚴,試圖維持一千二百人的選舉到底也還算是個選舉的假象。最近一個多月,有的選委公開表示自己還在等待信號,有些勢力極力創造某人已被黃袍加身的聲勢,連這個假象都已經越來越難撐得下去,到了一吹即破的地步,更不要說接受「八三一」框架給出的「普選」是「真普選」了。林鄭月娥此時不急着在落後的民望戰場上扳回一城,卻極不謹慎地把中央直接拉扯上台,向大家表明那不是建制派就信得過,深不可測的「中央信任」遠比「港人維護」重要,這豈不是要中央和港人正面衝突?
再推遠一點,截至目前為止,我們甚至可以發現林鄭月娥的整場選戰經營都是「反建制」的。因為建制派在特首選舉裏面首先要做的事,就是維持這場選舉的幻象,明明自我意志不重要,他們必須一再聲明「要睇政綱」;明明中央燈號為重,他們必須反覆強調「市民意見」。至少從曾蔭權連任開始,一直到上一屆的唐、梁之爭,特首選戰的玩法都是假戲真做,盡量把一場小圈子選舉弄得像是人人有份的全民直選。之所以這麼做,爭取民望只是其一;保住選舉幻象,將中央隔在簾後,才是更要緊的理由。與此同時,那些建制派代表也才能保住他們的「代表」角色,至少不失所屬界別的面子。
但是現在我們看到的,卻是體育界選委公開讚賞林鄭月娥「好尊重香港運動員」,而她卻連那場中港足球大戰都不敢表態支持港隊。幾年前還在僭建問題上宣稱要林鄭月娥「血債血償」的鄉事勢力,今天忽然說她處理僭建「處理得幾好」?你叫這些號稱代表界別利益的代表怎麼代表下去?他們連自己背後的利益都顧不了,還想代表全港市民?
所以我很難明白林鄭月娥以及她的團隊在玩什麼?不該犯的禁忌她犯了,不該刺破的泡沫她們刺破了;中央被扯下了水,選委的顏面也給丟光了,建制派裏更被抖出了反對派,她們對特首選舉的破壞力要比泛民投白票大得太多太多。
2017年1月29日星期日
2017年1月27日星期五
梁文道:舌尖上的秘魯(秘魯第一之二)
【飲食男女】聽起來,如果每一道菜都只選用來自同一個海拔高度的食材,這大概可以叫做自縛手腳,不是我們一般做菜的習慣。但在「Central」,依照這種原則做出來的菜,效果竟然相當不錯,絲毫沒有違和的感覺。例如在那十七道菜的套餐裏頭,有一道已經不算是太過出色的「Extreme Stems」,賣點是用了四款來自4,100米高山地區的材料。我們都知道,那麼高的地方,不會長得出太多很不一樣的作物。果然,顧名思義,光是這一碟菜就用上了三種根莖植物,分別是Oca, Olluco,以及mashwa,全是芋薯類的東西,乃秘魯高山住民主食。它們的糖分特別高,要是全都拿來煮了吃,可能感覺不會和番薯差太多。而「Central」主廚Virgilio Martinez處理它們的辦法則是這樣的:將原塊Oca薄切,炸成薯片;再把Olluco打成泥,炸成比較厚的另一款薯片;然後是Mashwa,將它做成意大利gnocchi。於是就有了三款不同質地口感的薯類,三者甜度的分別也都得到了很好的體現。最後,還要淋上高山接骨木莓做的醬汁,以酸味調劑,再配上一點接骨木花莖的切片,為整碟菜添上一點清鮮的氣息,於是以番薯為主的這道菜就立體起來了,絕不單調膩口。
其實這種以一個海拔高度為基礎來設計一道菜的想法,並非大廚Virgilio Martinez故意標新立異,而是有源有本,扎扎實實建立在秘魯這片土地上的自然結果。因為秘魯是個地貌非常複雜的國家,綿延高聳的安地斯山脈把它切成好幾塊不同的區域,它們的氣候、地形,和生態都很不一樣,故此就有了眾多各有特色的文化。基於地理條件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方式,可以吃的東西以及吃那些東西的辦法當然也是不同的。無論是印加古都庫斯科一帶的山谷,亞馬遜河上游附近的盆地,內陸乾旱的沙漠,還是太平洋東岸那條狹長的海濱,都有和他人不一樣的飲食習慣與烹飪傳統。海拔高低的差異自古以來就是這個國家最基本的空間概念,住在山上的人會把其他地方的人叫做「住在下頭的人」,而住在平地的人也會相應地把山民稱為「住在上頭的人」。「住在上頭的人」吃不到下頭的魚,「住在下頭的人」也不可能嘗得到高山上長的那麼多種薯芋。
所以「Central」有一個研究團隊,叫做「Mater Inciativa」,帶頭人是Virgilio Martinez的姐姐Maleua Martinez,她是個醫生,她的隊員裏頭還有生態學家、地理學家、歷史學家,人類學家,以及廚師。這群人長期在外考察,上山下海,走遍整個國家,目的是要發掘全國各片區塊的食材,以及各地居民調理那些食材的方式。幾年下來,他們已經擁有一個相當豐富的檔案庫了,其中包括標本、文字記錄,影像檔案,乃至於學術報告。這個計劃與它的檔案庫可說是「舌尖上的秘魯」,從飲食的角度研究和保存了秘魯的自然環境與人文活動,開放給外間學者甚至廚界同行,具有公益性質。
而「Central」的菜單,只是這項龐大研究計劃的冰山一角而已。每次考察團隊帶回一些好東西,餐廳的廚師都會根據研究所得,在餐廳二樓的實驗廚房試着把它們做成可以奉客的菜式;又或者將一些植物類食材種在餐廳附設的苗圃,看看將來能不能用。反過來,廚師們也會輪流脫下圍巾,換上登山衣束,與研究團隊出外考察,跟隨雨林裏的部落打獵,向山區的巫師學習焚燒古柯葉的儀式。他們學習回來的知識,全都反映在他們的創作當中。
在「Central」吃飯因此是有故事的。晚飯當中,好幾道菜是由廚師送上來的,不假侍者之乎,每一個廚師會分別講解他們各自主理的菜式。你要是覺得有趣,他們還會告訴你當初他們遇見菜裏頭一款材料的奇遇,怎麼樣把它從地裏挖出來,村民怎樣把它加工成無毒的食物,他們又如何使它變為一道現代fine dining當中見得人的菜。這一切,全是他們自己的故事,所以他們說得眉飛色舞,興致高昂。這餐飯,已經不是一頓美食那麼簡單了。
其實這種以一個海拔高度為基礎來設計一道菜的想法,並非大廚Virgilio Martinez故意標新立異,而是有源有本,扎扎實實建立在秘魯這片土地上的自然結果。因為秘魯是個地貌非常複雜的國家,綿延高聳的安地斯山脈把它切成好幾塊不同的區域,它們的氣候、地形,和生態都很不一樣,故此就有了眾多各有特色的文化。基於地理條件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方式,可以吃的東西以及吃那些東西的辦法當然也是不同的。無論是印加古都庫斯科一帶的山谷,亞馬遜河上游附近的盆地,內陸乾旱的沙漠,還是太平洋東岸那條狹長的海濱,都有和他人不一樣的飲食習慣與烹飪傳統。海拔高低的差異自古以來就是這個國家最基本的空間概念,住在山上的人會把其他地方的人叫做「住在下頭的人」,而住在平地的人也會相應地把山民稱為「住在上頭的人」。「住在上頭的人」吃不到下頭的魚,「住在下頭的人」也不可能嘗得到高山上長的那麼多種薯芋。
所以「Central」有一個研究團隊,叫做「Mater Inciativa」,帶頭人是Virgilio Martinez的姐姐Maleua Martinez,她是個醫生,她的隊員裏頭還有生態學家、地理學家、歷史學家,人類學家,以及廚師。這群人長期在外考察,上山下海,走遍整個國家,目的是要發掘全國各片區塊的食材,以及各地居民調理那些食材的方式。幾年下來,他們已經擁有一個相當豐富的檔案庫了,其中包括標本、文字記錄,影像檔案,乃至於學術報告。這個計劃與它的檔案庫可說是「舌尖上的秘魯」,從飲食的角度研究和保存了秘魯的自然環境與人文活動,開放給外間學者甚至廚界同行,具有公益性質。
而「Central」的菜單,只是這項龐大研究計劃的冰山一角而已。每次考察團隊帶回一些好東西,餐廳的廚師都會根據研究所得,在餐廳二樓的實驗廚房試着把它們做成可以奉客的菜式;又或者將一些植物類食材種在餐廳附設的苗圃,看看將來能不能用。反過來,廚師們也會輪流脫下圍巾,換上登山衣束,與研究團隊出外考察,跟隨雨林裏的部落打獵,向山區的巫師學習焚燒古柯葉的儀式。他們學習回來的知識,全都反映在他們的創作當中。
在「Central」吃飯因此是有故事的。晚飯當中,好幾道菜是由廚師送上來的,不假侍者之乎,每一個廚師會分別講解他們各自主理的菜式。你要是覺得有趣,他們還會告訴你當初他們遇見菜裏頭一款材料的奇遇,怎麼樣把它從地裏挖出來,村民怎樣把它加工成無毒的食物,他們又如何使它變為一道現代fine dining當中見得人的菜。這一切,全是他們自己的故事,所以他們說得眉飛色舞,興致高昂。這餐飯,已經不是一頓美食那麼簡單了。
2017年1月22日星期日
梁文道:暗票變明票,香港結局可期
【蘋果日報】泛民到底應不應該派人參選特首呢?梁振英認為是應該的。理由是「令香港市民有真正選擇,對香港選舉制度的長遠發展有好處」。這大概是多年以來,梁振英對泛民主派最友好的一次表態。不只如此,根據「眾新聞」的報道,就連近日大張旗鼓地替林鄭月娥拉票的中聯辦,也百年不逢一閏地伸出了橄欖枝,居然邀請部份泛民選委提名林鄭月娥。而中聯辦主任張曉明,更在酒會上面憑歌寄意,呼籲大家放下矛盾。莫非真是世界變,一向奉行敵我矛盾鬥爭路線,不打不痛快的這個陣營忽然醒悟過了,明白香港不能再這麼分化下去?
我們當然曉得,這只不過是整個選舉工程的需要而已。其目標非常清晰,那就是打低曾俊華,力捧林鄭月娥,而且還要做到讓曾俊華連入閘的機會也沒有。所以才會在吹和風的同時,透過輿論陣地,藉着流言風聲,大力營造一股林鄭月娥已經受到「欽點」的聲勢。不只如此,他們還要四出挖票,從曾俊華陣營那邊奪走他的基本盤,甚至不惜動用到內地官員網絡,「溫提」選委必須提名林鄭月娥。最終所要達致的,就是讓林鄭月娥手握七百張提名,光榮入圍。
如果林鄭月娥真能拿到七百張提名出戰特首競選,那她基本上就已經等於當選了。很多人還以為提名和投票是兩個階段的事,提名怎麼提是一碼事,投票的時候乃是暗票,完全是另一回事。可千萬不要忘記,這是一個小圈子選舉,只有一千二百人有權投票。選舉結果一出,要是七百個提名林鄭月娥的選委裏頭有人臨陣轉軚,那是很容易查得出來的,根本用不着坊間傳說的什麼「電子印記」等古怪手段。至於之後的告密揭發,秋後算賬等種種醜惡情狀,自不待言。換句話說,取得七百份提名,作用就是要把暗票變成明票,讓特首選戰結束在提名階段。
當然,在這個情況底下,曾俊華還是有機會入閘的,儘管他到了最後很有可能只是陪跑,好令林鄭月娥正大光明地勝出一場「公平公開,有競爭的選舉」。只不過他一定得向泛民主派「乞票」,從他們那裏取得相當數量的提名。然而,這兩天忽然吹起和風的另一邊,在這一點上就露出了他們真正的牙齒了。請注意,梁營掌握的媒體最近提出了一種非常嚇人的說法,指出曾俊華要是膽敢向泛民要求提名,那就等於轉換立場,投向泛民了。又如果他手持三百多張泛民選票,最後還居然當選,那就更是「政權的轉移」了。意思是得到泛民支持的曾俊華勝選,無異於香港變天。
這套說法強調的不是支持曾俊華的泛民溫和妥協了,向中間靠攏了;而是曾俊華激進了,搖身一變成了個反對派。它相當符合整條梁振英路線的一貫原則,那就是不斷擴大打擊面,把敵人的範圍伸延得無限寬廣。只不過這一回他們要打的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泛民,卻是建制派內不合己意的頭面人物,以及他背後的支持者(因為曾俊華要是被定性成了反對派,膽敢支持他的建制力量自然也就要被劃進反對陣營)。單從最近傳統親建制報章的新聞處理,就能看到這套戰術的苗頭。更不消說他們對選委的「強力動員」,出動到從選委內地生意下手這一招,基本上已是在立法會及區議會選舉對付泛民的傳統手段了。
因此我們可以推論,今日針對曾俊華的整套戰術,意在整肅傳統建制。他們對外打擊泛民,將泛民推向極端本土;對內則清理建制,誰不聽話誰就等於泛民;在港獨、泛民,以至於溫和建制之間劃出一道等值軸線。五年前,尚有「梁營」「唐營」之分,建制派內部失調,無人可以一手遮天;五年後,如此操作下來,可就真的只剩下「香港營」了,建制全體盡歸西環一條鞭管束。
再說曾俊華,自從他宣佈參選之後,民間氣勢可謂一時無兩。儘管他在政改的立場上頭堅持「八三一」決定是起點,又承認《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的立法是特區政府憲制責任;但不少「黃絲」竟然還是叫好,覺得這個百分百的建制派「有人味」,甚至在堅守原則的社民聯公開抨擊他不算「好人」之後,群起斥責社民聯不識大局。可見曾俊華確實是建制當中,少有的可以穩住香港社會中流的人物。接下來,要是沒有黑材料或其他大錯等意外發生,他的民望大概可以一路領先下去。
又如博客假才子在他的〈鬍鬚輸比林鄭最能暴露荒謬〉一文所言:「有些人講,你們香港人特別是民主派,不要成日反中亂港,多點跟中央溝通,中央就會放心給你加入政府的啦。只要符合中央的『愛國愛港、有管治能力、中央信任、港人擁護』四大條件,特首都有得你做。那現在看看曾俊華,獲中央委任兩次做了九年財政司,是民望最高的候選人,都不符合『愛國愛港、有管治能力、中央信任、港人擁護』的條件喎。財政司都不夠管治能力和中央信任,最高民望都不叫港人擁護?咁點先算呀」?我猜這不只是很多泛民支持者的疑問,更是大部份港人的想法。如果一個身處特區政府頂層,多次代表香港出席國際會議,和國家主席握過手的人,都能在一夕之間被打成反對派;那麼泛民及其背後接近全港人口一半的支持者,又還有什麼可以期待?假如一場建制派同台,高度可控的小圈子選舉,都能搞成這麼可怖;那麼根據人大「八三一」決定,先由小圈子提名,再讓市民投票的方案,又還有什麼好盼望的呢?
在這種情況底下,未來很有可能由林鄭月娥接手的政府,日子大概是不會好過的。沒錯,陳茂波可以續任財爺、馮煒光也依然可以當他的發言人,中大校董會和監警會固然早已清一色,所有其他公務組織更是能夠全盤換血,直到終審法院法官為止,整個建制派更是完全操控在手,盡向特區核心靠攏。而泛民主派在提不提名曾俊華一事上的分歧,可能也會為他們帶來更大的裂解。有些堅持不願向曾俊華妥協的黨派,也許會遭到一心想要緩和局勢的選民「票債票償」;有些發現連溫和建制派都要被徹底鬥垮的,則會乾脆死心,投向更激進的主張。
也就是說,經過眼前操作所產生的政府,將會一方面大權在握,一方面卻要收拾一個比今天更加混亂的局面:由於溫和點的建制派被打垮了,由於勉強可以溝通上下,以一臂之距平衡政府的中介機構都被征服了,一切異議只能變成最直接的對決和抗爭。由於社會中流崩潰,由於對未來政改的徹底絕望,本來毫不現實的港獨將會成為更有吸引力的夢想。如今不惜一切在操盤選舉的玩家,可有想過這種結局?這是港人之福?
我們當然曉得,這只不過是整個選舉工程的需要而已。其目標非常清晰,那就是打低曾俊華,力捧林鄭月娥,而且還要做到讓曾俊華連入閘的機會也沒有。所以才會在吹和風的同時,透過輿論陣地,藉着流言風聲,大力營造一股林鄭月娥已經受到「欽點」的聲勢。不只如此,他們還要四出挖票,從曾俊華陣營那邊奪走他的基本盤,甚至不惜動用到內地官員網絡,「溫提」選委必須提名林鄭月娥。最終所要達致的,就是讓林鄭月娥手握七百張提名,光榮入圍。
如果林鄭月娥真能拿到七百張提名出戰特首競選,那她基本上就已經等於當選了。很多人還以為提名和投票是兩個階段的事,提名怎麼提是一碼事,投票的時候乃是暗票,完全是另一回事。可千萬不要忘記,這是一個小圈子選舉,只有一千二百人有權投票。選舉結果一出,要是七百個提名林鄭月娥的選委裏頭有人臨陣轉軚,那是很容易查得出來的,根本用不着坊間傳說的什麼「電子印記」等古怪手段。至於之後的告密揭發,秋後算賬等種種醜惡情狀,自不待言。換句話說,取得七百份提名,作用就是要把暗票變成明票,讓特首選戰結束在提名階段。
當然,在這個情況底下,曾俊華還是有機會入閘的,儘管他到了最後很有可能只是陪跑,好令林鄭月娥正大光明地勝出一場「公平公開,有競爭的選舉」。只不過他一定得向泛民主派「乞票」,從他們那裏取得相當數量的提名。然而,這兩天忽然吹起和風的另一邊,在這一點上就露出了他們真正的牙齒了。請注意,梁營掌握的媒體最近提出了一種非常嚇人的說法,指出曾俊華要是膽敢向泛民要求提名,那就等於轉換立場,投向泛民了。又如果他手持三百多張泛民選票,最後還居然當選,那就更是「政權的轉移」了。意思是得到泛民支持的曾俊華勝選,無異於香港變天。
這套說法強調的不是支持曾俊華的泛民溫和妥協了,向中間靠攏了;而是曾俊華激進了,搖身一變成了個反對派。它相當符合整條梁振英路線的一貫原則,那就是不斷擴大打擊面,把敵人的範圍伸延得無限寬廣。只不過這一回他們要打的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泛民,卻是建制派內不合己意的頭面人物,以及他背後的支持者(因為曾俊華要是被定性成了反對派,膽敢支持他的建制力量自然也就要被劃進反對陣營)。單從最近傳統親建制報章的新聞處理,就能看到這套戰術的苗頭。更不消說他們對選委的「強力動員」,出動到從選委內地生意下手這一招,基本上已是在立法會及區議會選舉對付泛民的傳統手段了。
因此我們可以推論,今日針對曾俊華的整套戰術,意在整肅傳統建制。他們對外打擊泛民,將泛民推向極端本土;對內則清理建制,誰不聽話誰就等於泛民;在港獨、泛民,以至於溫和建制之間劃出一道等值軸線。五年前,尚有「梁營」「唐營」之分,建制派內部失調,無人可以一手遮天;五年後,如此操作下來,可就真的只剩下「香港營」了,建制全體盡歸西環一條鞭管束。
再說曾俊華,自從他宣佈參選之後,民間氣勢可謂一時無兩。儘管他在政改的立場上頭堅持「八三一」決定是起點,又承認《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的立法是特區政府憲制責任;但不少「黃絲」竟然還是叫好,覺得這個百分百的建制派「有人味」,甚至在堅守原則的社民聯公開抨擊他不算「好人」之後,群起斥責社民聯不識大局。可見曾俊華確實是建制當中,少有的可以穩住香港社會中流的人物。接下來,要是沒有黑材料或其他大錯等意外發生,他的民望大概可以一路領先下去。
又如博客假才子在他的〈鬍鬚輸比林鄭最能暴露荒謬〉一文所言:「有些人講,你們香港人特別是民主派,不要成日反中亂港,多點跟中央溝通,中央就會放心給你加入政府的啦。只要符合中央的『愛國愛港、有管治能力、中央信任、港人擁護』四大條件,特首都有得你做。那現在看看曾俊華,獲中央委任兩次做了九年財政司,是民望最高的候選人,都不符合『愛國愛港、有管治能力、中央信任、港人擁護』的條件喎。財政司都不夠管治能力和中央信任,最高民望都不叫港人擁護?咁點先算呀」?我猜這不只是很多泛民支持者的疑問,更是大部份港人的想法。如果一個身處特區政府頂層,多次代表香港出席國際會議,和國家主席握過手的人,都能在一夕之間被打成反對派;那麼泛民及其背後接近全港人口一半的支持者,又還有什麼可以期待?假如一場建制派同台,高度可控的小圈子選舉,都能搞成這麼可怖;那麼根據人大「八三一」決定,先由小圈子提名,再讓市民投票的方案,又還有什麼好盼望的呢?
在這種情況底下,未來很有可能由林鄭月娥接手的政府,日子大概是不會好過的。沒錯,陳茂波可以續任財爺、馮煒光也依然可以當他的發言人,中大校董會和監警會固然早已清一色,所有其他公務組織更是能夠全盤換血,直到終審法院法官為止,整個建制派更是完全操控在手,盡向特區核心靠攏。而泛民主派在提不提名曾俊華一事上的分歧,可能也會為他們帶來更大的裂解。有些堅持不願向曾俊華妥協的黨派,也許會遭到一心想要緩和局勢的選民「票債票償」;有些發現連溫和建制派都要被徹底鬥垮的,則會乾脆死心,投向更激進的主張。
也就是說,經過眼前操作所產生的政府,將會一方面大權在握,一方面卻要收拾一個比今天更加混亂的局面:由於溫和點的建制派被打垮了,由於勉強可以溝通上下,以一臂之距平衡政府的中介機構都被征服了,一切異議只能變成最直接的對決和抗爭。由於社會中流崩潰,由於對未來政改的徹底絕望,本來毫不現實的港獨將會成為更有吸引力的夢想。如今不惜一切在操盤選舉的玩家,可有想過這種結局?這是港人之福?
2017年1月21日星期六
梁文道:在一餐飯裏上山下海(秘魯第一之一)
【飲食男女】拜訪「Central」之前,我是有點擔心的。因為這家餐廳的名聲太響了,不只是礦泉水品牌列出的「全球五十大餐廳」常客,而且還受到許多時尚趨新的美食博客力捧;對我而言,這一切都是不太好的迹象,表明它很有可能又是另一個整色整水,姿勢大過實際的潮流新寵。但是試過幾道菜之後,我就知道自己錯了;「Central」確實名不虛傳,果然是當今世上最獨特最出色的餐廳之一。
身為「新派秘魯菜」的代表之一,名廚Virgillio Martinez主理的「Central」,就和秘魯食壇教父Gaston Acurio的旗艦店「Astrid y Gastón」一樣,都想藉着自己的創作去表現出整個國家的面貌,試圖讓食客動用五感,在盤中體味秘魯到底是個甚麼樣子的地方。頂級高手較量到這個地步,套句王家衛《一代宗師》的台詞,那就不是比功夫,而是「比想法」了。至於烹飪技巧過不過關,食材又是否質優鮮美,對這個級別的廚房來說,只不過是入門測驗而已。那麼這兩家執秘魯食壇牛耳的餐廳又分別有些甚麼不一樣的想法呢?
簡單地說,「Astrid y Gastón」的晢學要表現的是秘魯文化的多元,一套試味套餐網羅了西班牙、意大利、秘魯本地原住民、日本以至於中國等各地的烹調技法,好叫你知道這是個民族和文化的大融爐。而「Central」關注的則是秘魯的地貌,要你在一頓晚飯裏領略這個擁有三十多種微氣候的國家之生態,所以它更加強調食材。相比之下,「Central」明顯勝出一籌。理由是「Astrid y Gastón」想要幹的事難度太高,一個廚房裏頭的團隊再厲害,也不可能同時做好中菜和日菜(哪怕是早已秘魯化的中菜和日菜)。但「Central」就沒有這個包袱,他們只需要盡力搜集食材,以最合適的方法去處理那些食材就是了。
「Central」的菜單與別不同,它以海拔高低為原則去分佈每一道菜。比如說那天我吃的第一道菜叫做「River Cotton」,它裏頭所有的食材皆來自秘魯海拔140米這個高度;下一道菜「Desert Plants」的海拔標高是230米,用上的自然就是位處這個高度的地區所生產的東西;然後餘下類推,每一款菜式都嚴格遵循這個原理。看起來很有噱頭,很容易形成僵硬的概念。不過「Central」並非形式先行,它完全考慮到進食的順序,不會死死地叫你從海拔低的地方吃起,一路上升吃到安地斯山脈的高峰;而是上上下下,高高低低,有時候下潛到海平面下二十米,讓你嘗嘗秘魯太平洋沿岸蟶子和它周邊水草的滋味,然後再忽然攀至4,100米的高度,呈現山區不同的根莖植物。所以與其說這是個好玩的遊戲(它當然也是),倒不如說是個配合了食物濃淡口味變化的節奏,再用每一道菜去集中展示秘魯不同區域材料的匯演。
想法是有趣的,問題是做出來怎麼樣?這份菜單能夠在滿足大腦認知功能之餘,同時滿足食客的口舌之慾嗎?我下回再接着談。
身為「新派秘魯菜」的代表之一,名廚Virgillio Martinez主理的「Central」,就和秘魯食壇教父Gaston Acurio的旗艦店「Astrid y Gastón」一樣,都想藉着自己的創作去表現出整個國家的面貌,試圖讓食客動用五感,在盤中體味秘魯到底是個甚麼樣子的地方。頂級高手較量到這個地步,套句王家衛《一代宗師》的台詞,那就不是比功夫,而是「比想法」了。至於烹飪技巧過不過關,食材又是否質優鮮美,對這個級別的廚房來說,只不過是入門測驗而已。那麼這兩家執秘魯食壇牛耳的餐廳又分別有些甚麼不一樣的想法呢?
簡單地說,「Astrid y Gastón」的晢學要表現的是秘魯文化的多元,一套試味套餐網羅了西班牙、意大利、秘魯本地原住民、日本以至於中國等各地的烹調技法,好叫你知道這是個民族和文化的大融爐。而「Central」關注的則是秘魯的地貌,要你在一頓晚飯裏領略這個擁有三十多種微氣候的國家之生態,所以它更加強調食材。相比之下,「Central」明顯勝出一籌。理由是「Astrid y Gastón」想要幹的事難度太高,一個廚房裏頭的團隊再厲害,也不可能同時做好中菜和日菜(哪怕是早已秘魯化的中菜和日菜)。但「Central」就沒有這個包袱,他們只需要盡力搜集食材,以最合適的方法去處理那些食材就是了。
「Central」的菜單與別不同,它以海拔高低為原則去分佈每一道菜。比如說那天我吃的第一道菜叫做「River Cotton」,它裏頭所有的食材皆來自秘魯海拔140米這個高度;下一道菜「Desert Plants」的海拔標高是230米,用上的自然就是位處這個高度的地區所生產的東西;然後餘下類推,每一款菜式都嚴格遵循這個原理。看起來很有噱頭,很容易形成僵硬的概念。不過「Central」並非形式先行,它完全考慮到進食的順序,不會死死地叫你從海拔低的地方吃起,一路上升吃到安地斯山脈的高峰;而是上上下下,高高低低,有時候下潛到海平面下二十米,讓你嘗嘗秘魯太平洋沿岸蟶子和它周邊水草的滋味,然後再忽然攀至4,100米的高度,呈現山區不同的根莖植物。所以與其說這是個好玩的遊戲(它當然也是),倒不如說是個配合了食物濃淡口味變化的節奏,再用每一道菜去集中展示秘魯不同區域材料的匯演。
想法是有趣的,問題是做出來怎麼樣?這份菜單能夠在滿足大腦認知功能之餘,同時滿足食客的口舌之慾嗎?我下回再接着談。
2017年1月15日星期日
梁文道:港獨,全部都係港獨(為什麼「梁振英路線」不是對付港獨的妙方之四)
【蘋果日報】如果說「團結大多數,打擊極少數」是統戰工作的根本原理;那麼和它完全相反的政治操作就必定是無限上綱,擴大打擊面了。自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建政以來,好幾次至為嚴酷慘烈,禍患延至今的政治運動,依循的都是這種擴大打擊面的邏輯。且以1950年的「鎮反」為例,當初是受到了「國民黨軍統上校朱山猿案」等各地「陰謀暴動事件」的刺激,使得中央政府要開始「剿滅土匪建立革命新秩序」,同時「嚴厲鎮壓反革命」。後來韓戰爆發,毛澤東更加意識到這是一次藉着外在敵人來穩固政權的良機,於是要求在全國範圍擴大鎮壓反革命的部署。劉少奇當時這番話最是直白:「抗美援朝很有好處,使我們的很多事情都好辦,如搞土改、訂愛國公約、搞生產競賽、鎮反等。因為抗美援朝的鑼鼓響起來,響得很厲害,土改的鑼鼓、鎮反的鑼鼓就不大聽見了,就好搞了」。
於是接下來便是大規模的檢舉、抓捕、判刑和迅速的處決了。關於處決「反革命份子」,講究的不是那些人是否真是「反革命份子」,反正在當年那種今天抓人,明天槍決的情形底下,根本也沒有多少調查案情的工夫。真正的考慮是人口比例,例如毛澤東就曾說過:「上海是一個六百萬人口的大城市,按照上海已捕二萬餘人僅殺兩百餘人的情況,我認為1951年內至少應當殺掉三千人左右。而在上半年至少應殺掉一千五百人左右。南京是國民黨的首都,應殺的反動份子似不止二百多人,應在南京多殺……」。不只如此,毛澤東還按各地上報的情況,做了一個「按人口千分之一的比例,先殺此數的一半,看情形再作決定」的建議。
由於上頭定了「指標」,各地政府便有「達標」的壓力了。為了邀功領賞,許多地方政府超標殺人,被殺的甚至包括一些原本被派去潛伏在國民黨組織內的地下工作人員。比如朱自清的兒子朱邁先,他在抗戰期間被中共指派加入國軍,內戰時期還立過策反廣西國民政府軍方人員的功勞,此時居然也被當成「歷史反革命」槍決。大部份人都曉得朱自清和國民黨過不去,且被毛澤東誇讚為民族英雄;可知道他公子是這麼死的人恐怕就不多了。就連查良鏞先生的父親和梁羽生先生的父親,也都死在這場運動之中。到了最後,「鎮反」一共殺了七十一萬兩千多人,佔當時全國人口的千分之一點四二,終於超過毛澤東原先估算出來的比例。
今天在香港重提這段往事,第一就是要說明港獨類似當年的韓戰,「很有好處」。它不只可以藉着反港獨的「鑼鼓聲」,推進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等多項鞏固一國原則的既定大政;還可以透過擴大打擊面,把泛民主派和港獨聯繫起來,就算做不到把他們連根拔起,至少也能抵銷掉香港民主呼聲對內地的影響。「鎮反」的第二個啟示,就是猛打港獨可以提振梁振英政府以及相關勢力的地位,就和當年那些不惜濫捕濫殺,以超標來博得上頭賞識的地方官員一樣。
港獨當然不完全是虛構,便與當年的的確確有些「反革命份子」一樣,高調全面的鎮壓運動,表面上說是有效的,除了消滅真的打算港獨的組織之外,還能以恐懼的氣氛止息一切同情港獨的言論和心態。然而,正如我們之前所說過的,今天的香港畢竟不是當年的內地,目前的國際政經環境也和當年中國所處的局面不同,以擴大打擊面的方式來處理港獨和極端本土主義,不只起不到要港人「人心回歸」的作用,反而會越打越壞,造成更多港人的反感。哪怕你一時壓住了港獨的聲勢,也會埋下一座火藥庫,在未來的新冷戰當中隨時一點就着,徒給中央「添煩添亂」。
就以最近發生的一些事例來說,打從青年新政兩名議員遭到「DQ」,港獨浪潮稍歇之後,梁營及其相關人士就開始在輿論上溫提大家,不要以為「明獨」勢弱就可以安心,因為香港還有不少「暗獨」。彭定康訪港,發言抨擊港獨,在他們看來也只不過是為了掩護「暗獨」而已。問題是什麼叫做「暗獨」呢?如果一個公開發言反對港獨的人也有可能是「暗獨」的話,這麼講動機講用心地猜疑下去,這個獨派的版圖就可以放大到無限寬廣,人人有份的地步了。
沒錯,不搞統戰分化來處理港獨,反而要擴大打擊面,即便冤枉無辜也在所不惜,這便是他們和內地部份人的戰略。於是就有了「DQ」多四個議員的舉動,把那四個遭到真港獨和極端本土主義者不斷攻擊的人也和港獨間接拉上關係。更有意思的,是陳淨心和一伙標榜「愛國愛港」的人物,他們把針對「暗獨」的戰線延伸至政壇之外,硬將歌手張敬軒劃進港獨範圍,要內地媒體全面封殺他的活動。其實像張敬軒、何韻詩、黃耀明和林夕這些人,他們什麼時候支持過港獨呢?無非就是參與或者同情過佔中罷了。換句話說,他們乾脆把佔中和港獨畫上了等號,就和一些人把台灣的反服貿運動和台獨畫上等號一樣。
擴大打擊面,無視佔中是為了爭取香港民主普選,與港獨是想香港獨立之間的根本分別,原本可能是對付香港民主運動的既定腳本。可是到了今天,國際情勢巨變,這種策略很容易就會引火上身,一發不可收拾。假如參與過佔中就算是港獨,那豈不是等於反向放大了港獨的空間?根據中文大學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在2014年12月的民調估算,參與過佔中的香港市民有可能達到一百二十萬人之多,佔全港人口的六分之一。難道香港每六個人裏頭就有一個是港獨嗎?梁振英上台不到兩年,香港就有六分之一的人成了港獨的話,請問這是誰的責任?如果佔中正式被指認為港獨運動,那些一直被真港獨和極端本土主義者批判的傳統泛民支持者還有多少路可走?那些經歷過這場運動,並且在這場運動當中得到政治啟蒙的青年,不就全都成了「天然獨」?以後他們還用得着忌諱港獨嗎?當然不必,因為是你先把爭取民主和爭取獨立等同起來,既然民主化之路也不好走了,何不乾脆高喊獨立?二者有何區別?將來若是真有「境外反華勢力」介入挑動,這一百多萬人不就是潛在內應,一煽即起,香港還用得着談「人心回歸」嗎?
中央政府裏頭的明白人自然不會這麼愚蠢,所以才有一陣「和風」吹起,表明路線已變,統戰重新抬頭。舉個最鮮明的例子,那就是一些泛民成員被允許申領回鄉證。我知道有不少泛民朋友對此不屑一顧,冷嘲熱諷。可是請仔細看看,在這群人裏頭,頗有幾位是蔡耀昌兄這樣的「支聯會」核心成員。「支聯會」的工作綱領是「釋放民運人士、平反八九民運、追究屠城責任、結束一黨專政、建設民主中國」,現在公然宣揚這種理念,還能在全中國來去自如的,十四億人當中也就只有他們幾個了。能夠批准一些提倡「結束一黨專政」的人進出內地,假如這都不叫路線轉變,我就不知道該說什麼了。更不要忘了,這一批獲准申領回鄉證人,全都高調參與過佔中的活動,要是佔中等於港獨,同情佔中就要一棍打死,那不是非常矛盾嗎?如此明顯的關鍵,大家不可能看不出來。
於是接下來便是大規模的檢舉、抓捕、判刑和迅速的處決了。關於處決「反革命份子」,講究的不是那些人是否真是「反革命份子」,反正在當年那種今天抓人,明天槍決的情形底下,根本也沒有多少調查案情的工夫。真正的考慮是人口比例,例如毛澤東就曾說過:「上海是一個六百萬人口的大城市,按照上海已捕二萬餘人僅殺兩百餘人的情況,我認為1951年內至少應當殺掉三千人左右。而在上半年至少應殺掉一千五百人左右。南京是國民黨的首都,應殺的反動份子似不止二百多人,應在南京多殺……」。不只如此,毛澤東還按各地上報的情況,做了一個「按人口千分之一的比例,先殺此數的一半,看情形再作決定」的建議。
由於上頭定了「指標」,各地政府便有「達標」的壓力了。為了邀功領賞,許多地方政府超標殺人,被殺的甚至包括一些原本被派去潛伏在國民黨組織內的地下工作人員。比如朱自清的兒子朱邁先,他在抗戰期間被中共指派加入國軍,內戰時期還立過策反廣西國民政府軍方人員的功勞,此時居然也被當成「歷史反革命」槍決。大部份人都曉得朱自清和國民黨過不去,且被毛澤東誇讚為民族英雄;可知道他公子是這麼死的人恐怕就不多了。就連查良鏞先生的父親和梁羽生先生的父親,也都死在這場運動之中。到了最後,「鎮反」一共殺了七十一萬兩千多人,佔當時全國人口的千分之一點四二,終於超過毛澤東原先估算出來的比例。
今天在香港重提這段往事,第一就是要說明港獨類似當年的韓戰,「很有好處」。它不只可以藉着反港獨的「鑼鼓聲」,推進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等多項鞏固一國原則的既定大政;還可以透過擴大打擊面,把泛民主派和港獨聯繫起來,就算做不到把他們連根拔起,至少也能抵銷掉香港民主呼聲對內地的影響。「鎮反」的第二個啟示,就是猛打港獨可以提振梁振英政府以及相關勢力的地位,就和當年那些不惜濫捕濫殺,以超標來博得上頭賞識的地方官員一樣。
港獨當然不完全是虛構,便與當年的的確確有些「反革命份子」一樣,高調全面的鎮壓運動,表面上說是有效的,除了消滅真的打算港獨的組織之外,還能以恐懼的氣氛止息一切同情港獨的言論和心態。然而,正如我們之前所說過的,今天的香港畢竟不是當年的內地,目前的國際政經環境也和當年中國所處的局面不同,以擴大打擊面的方式來處理港獨和極端本土主義,不只起不到要港人「人心回歸」的作用,反而會越打越壞,造成更多港人的反感。哪怕你一時壓住了港獨的聲勢,也會埋下一座火藥庫,在未來的新冷戰當中隨時一點就着,徒給中央「添煩添亂」。
就以最近發生的一些事例來說,打從青年新政兩名議員遭到「DQ」,港獨浪潮稍歇之後,梁營及其相關人士就開始在輿論上溫提大家,不要以為「明獨」勢弱就可以安心,因為香港還有不少「暗獨」。彭定康訪港,發言抨擊港獨,在他們看來也只不過是為了掩護「暗獨」而已。問題是什麼叫做「暗獨」呢?如果一個公開發言反對港獨的人也有可能是「暗獨」的話,這麼講動機講用心地猜疑下去,這個獨派的版圖就可以放大到無限寬廣,人人有份的地步了。
沒錯,不搞統戰分化來處理港獨,反而要擴大打擊面,即便冤枉無辜也在所不惜,這便是他們和內地部份人的戰略。於是就有了「DQ」多四個議員的舉動,把那四個遭到真港獨和極端本土主義者不斷攻擊的人也和港獨間接拉上關係。更有意思的,是陳淨心和一伙標榜「愛國愛港」的人物,他們把針對「暗獨」的戰線延伸至政壇之外,硬將歌手張敬軒劃進港獨範圍,要內地媒體全面封殺他的活動。其實像張敬軒、何韻詩、黃耀明和林夕這些人,他們什麼時候支持過港獨呢?無非就是參與或者同情過佔中罷了。換句話說,他們乾脆把佔中和港獨畫上了等號,就和一些人把台灣的反服貿運動和台獨畫上等號一樣。
擴大打擊面,無視佔中是為了爭取香港民主普選,與港獨是想香港獨立之間的根本分別,原本可能是對付香港民主運動的既定腳本。可是到了今天,國際情勢巨變,這種策略很容易就會引火上身,一發不可收拾。假如參與過佔中就算是港獨,那豈不是等於反向放大了港獨的空間?根據中文大學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在2014年12月的民調估算,參與過佔中的香港市民有可能達到一百二十萬人之多,佔全港人口的六分之一。難道香港每六個人裏頭就有一個是港獨嗎?梁振英上台不到兩年,香港就有六分之一的人成了港獨的話,請問這是誰的責任?如果佔中正式被指認為港獨運動,那些一直被真港獨和極端本土主義者批判的傳統泛民支持者還有多少路可走?那些經歷過這場運動,並且在這場運動當中得到政治啟蒙的青年,不就全都成了「天然獨」?以後他們還用得着忌諱港獨嗎?當然不必,因為是你先把爭取民主和爭取獨立等同起來,既然民主化之路也不好走了,何不乾脆高喊獨立?二者有何區別?將來若是真有「境外反華勢力」介入挑動,這一百多萬人不就是潛在內應,一煽即起,香港還用得着談「人心回歸」嗎?
中央政府裏頭的明白人自然不會這麼愚蠢,所以才有一陣「和風」吹起,表明路線已變,統戰重新抬頭。舉個最鮮明的例子,那就是一些泛民成員被允許申領回鄉證。我知道有不少泛民朋友對此不屑一顧,冷嘲熱諷。可是請仔細看看,在這群人裏頭,頗有幾位是蔡耀昌兄這樣的「支聯會」核心成員。「支聯會」的工作綱領是「釋放民運人士、平反八九民運、追究屠城責任、結束一黨專政、建設民主中國」,現在公然宣揚這種理念,還能在全中國來去自如的,十四億人當中也就只有他們幾個了。能夠批准一些提倡「結束一黨專政」的人進出內地,假如這都不叫路線轉變,我就不知道該說什麼了。更不要忘了,這一批獲准申領回鄉證人,全都高調參與過佔中的活動,要是佔中等於港獨,同情佔中就要一棍打死,那不是非常矛盾嗎?如此明顯的關鍵,大家不可能看不出來。
2017年1月13日星期五
梁文道:不如食泥
【飲食男女】上周提到「丘紐」這種秘魯人在幾百年前發明出來的冷凍乾燥薯仔時,我說它的味道有泥土氣息,大概會使人誤會,以為這只不過是個很文藝腔的形容。那我們不妨看看另一種叫做很「恰可」(Chaco)的食材。「的的卡卡湖」(Lake Titicaca)是南美洲數一數二的大湖,位處秘魯和玻利維亞交界,湖畔頗有一些不講西班牙文的住民,他們要不是說「 Aymara」,就是古印加帝國的通行語「Quechua」。而他們吃的東西,也還保留了不少先民發展出來的材料和配方,比方說「恰可」。
「恰可」多以醬汁形狀呈現,芥黃顏色,主要拿來配着薯仔吃。它的味道就跟黏土一樣(我知道,是因為小時候玩黏土時不慎吃過),但又不算太過強烈。之所以有這股味道,是因為它真是黏土,那碗黃色的醬汁就是用一種黏土開水加鹽調成的。請注意,這和中國三年大饑荒時,災民吃土吃到脹死的情況不同,秘魯人吃泥不是出於飢餓,而是為了健康。而且他們只是把它當做佐餐調料,絕對不會拿它飽肚。
其實吃土並不奇怪,早在千年以前,秘魯和玻利維亞一帶的居民就注意到鸚鵡會叼食山崖上的土塊,他們發現這是鐵和鋅等多種礦物質的來源,對孕婦尤其重要。又由於他們偶爾會吃到一些未能完全馴化的根莖植物,所以他們就發明了將土壤弄成醬,沾着野生芋薯來吃的辦法。一來這是為了遮掩那些根莖植物的天然苦味;二來則是消毒止瀉,要知道那種苦味是「龍葵鹼」的作用,乃能致命的毒素。今天的秘魯人依然吃土,卻是為了幫助消化,稍緩大餐之後的痛苦。現在我們去藥房可以買到一種叫做「Kaopectate」的止瀉藥,其中主要成分就是這種在中國又被叫做「觀音土」的黏土「高嶺土」。幾十年前中國的饑民吃它吃到腹脹致死,就是因為它太能吸水。
連做陶用的「高嶺土」也能入饌,秘魯食材之多采多姿可想而知。就別提駱馬(Lama)和羊駝(Alpacha)等他地罕見的牲口了,當地人吃牠們的肉就和吃牛吃羊差不多,只有遊客才會大驚小怪。當然,最叫遊人受不了的,必數天竺鼠。這種溫良可愛的小動物,我們多半是在寵物店才見得着,可秘魯人卻把牠當成肉類蛋白質的主要來源。這也難怪,豚鼠生得多長得快,一年能生五窩寶寶,每隻幼鼠長到成熟只需要一個月,放在家裏餵牠們一些剩菜剩飯即可,一點也不麻煩。等到要吃,隨手一抓就宰,毫不費事。
首都利馬等大城市的餐廳做鼠肉尚算「文明」,只叫你嘗到那介乎白肉與紅肉之間的特殊滋味,不讓你看見活生生吱吱叫的小動物。但在鄉郊,一些住家改造成的遊客飯館,原住民卻要標榜原汁原味,不只自己穿戴「原生態」,還要把天竺鼠整隻烤好上桌。飯後,更得抱出一隻毛茸茸的活天竺鼠讓食客飯後餘興,撫摸把玩,好證明你剛才吃到的真實不虛,確是天竺鼠本尊無疑。遊客此時滿臉錯愕,心中悔恨,或許會有不如自此茹素的打算。也好,瞧桌上不是還有一碗大家都不太碰的「 Chaco」嗎?如果泥都食得,又何必吃那會陪着孩子睡覺的鼠寶寶呢?
「恰可」多以醬汁形狀呈現,芥黃顏色,主要拿來配着薯仔吃。它的味道就跟黏土一樣(我知道,是因為小時候玩黏土時不慎吃過),但又不算太過強烈。之所以有這股味道,是因為它真是黏土,那碗黃色的醬汁就是用一種黏土開水加鹽調成的。請注意,這和中國三年大饑荒時,災民吃土吃到脹死的情況不同,秘魯人吃泥不是出於飢餓,而是為了健康。而且他們只是把它當做佐餐調料,絕對不會拿它飽肚。
其實吃土並不奇怪,早在千年以前,秘魯和玻利維亞一帶的居民就注意到鸚鵡會叼食山崖上的土塊,他們發現這是鐵和鋅等多種礦物質的來源,對孕婦尤其重要。又由於他們偶爾會吃到一些未能完全馴化的根莖植物,所以他們就發明了將土壤弄成醬,沾着野生芋薯來吃的辦法。一來這是為了遮掩那些根莖植物的天然苦味;二來則是消毒止瀉,要知道那種苦味是「龍葵鹼」的作用,乃能致命的毒素。今天的秘魯人依然吃土,卻是為了幫助消化,稍緩大餐之後的痛苦。現在我們去藥房可以買到一種叫做「Kaopectate」的止瀉藥,其中主要成分就是這種在中國又被叫做「觀音土」的黏土「高嶺土」。幾十年前中國的饑民吃它吃到腹脹致死,就是因為它太能吸水。
連做陶用的「高嶺土」也能入饌,秘魯食材之多采多姿可想而知。就別提駱馬(Lama)和羊駝(Alpacha)等他地罕見的牲口了,當地人吃牠們的肉就和吃牛吃羊差不多,只有遊客才會大驚小怪。當然,最叫遊人受不了的,必數天竺鼠。這種溫良可愛的小動物,我們多半是在寵物店才見得着,可秘魯人卻把牠當成肉類蛋白質的主要來源。這也難怪,豚鼠生得多長得快,一年能生五窩寶寶,每隻幼鼠長到成熟只需要一個月,放在家裏餵牠們一些剩菜剩飯即可,一點也不麻煩。等到要吃,隨手一抓就宰,毫不費事。
首都利馬等大城市的餐廳做鼠肉尚算「文明」,只叫你嘗到那介乎白肉與紅肉之間的特殊滋味,不讓你看見活生生吱吱叫的小動物。但在鄉郊,一些住家改造成的遊客飯館,原住民卻要標榜原汁原味,不只自己穿戴「原生態」,還要把天竺鼠整隻烤好上桌。飯後,更得抱出一隻毛茸茸的活天竺鼠讓食客飯後餘興,撫摸把玩,好證明你剛才吃到的真實不虛,確是天竺鼠本尊無疑。遊客此時滿臉錯愕,心中悔恨,或許會有不如自此茹素的打算。也好,瞧桌上不是還有一碗大家都不太碰的「 Chaco」嗎?如果泥都食得,又何必吃那會陪着孩子睡覺的鼠寶寶呢?
2017年1月8日星期日
梁文道:四圍絕交打港獨(為什麼「梁振英路線」不是對付港獨的妙方之三)
【蘋果日報】既然港獨對中央政府而言是個真實存在的問題,中美之間的新冷戰又迫在眉睫,香港的前綫位置日益吃緊,那麼香港的下一任特首又該走一條什麼樣子的政治路線,去配合大局面的轉變來穩住香港呢?我以為這就是中央政府在最後關頭要求梁振英放棄連任特首的關鍵問題。
在過去一個月裏頭,無論是接近中聯辦的陣營,還是頓失所依的梁粉圈子,都不斷有人放出消息,說中央政府換的是人而非路線,下一任特首無論是誰,都必須追隨既定的梁振英路線,繼續嚴打港獨,維護一國原則。但是我們之前就已經在這裏說過了,反對港獨並非梁振英專利,也不會是梁振英路線的註冊商標。對於中央政府而言,這根本就是大是大非的原則,和具體政治實踐的路線完全是兩碼事。哪怕是民望再高,形象再溫和的疑似特首參選人如曾俊華,也不可能在這個原則上鬆動半步。如果各個特首參選人真有路線之別,那就是應對港獨的手法之差異了。所以我們不應該讓「換人但是不換路線」之類的說法遮掩了真正的問題,那個真正的問題就是:應對港獨(特別是在即將來臨的新冷戰當中),那一種路線才是有效的方法?
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先從頭簡單認識共產黨對付異見和反對勢力的固有手段。它無非就是兩手功夫,一手硬,一手軟;硬的不必說了,大家都曉得;軟的則以統戰為主,雖然香港很多年輕人時時將「統戰」掛在嘴邊,但是不究其義,所以不妨在此多解釋兩句什麼叫做「統戰」。
「統戰」係「統一戰線」的簡稱,毛澤東奉之為共產黨人的三大法寶之一,它的原則就是因應局勢,暫時可以放下歧見,先聯合一些和自己不一樣的人乃至於次要敵人,大家合作先幹掉主要敵人再說。統戰是套務實靈活的策略,用這套策略的眼光來看待人事,那真是應了一句老話:「既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其中最最關鍵的就是局勢,局勢不妙,敵人太強,自己的實力又不足以獨自除掉主要敵手,這時候就得廣交朋友,形成統一戰線了。比方抗日時期,日軍來勢洶洶,別說中共,就連整個國家都有亡敗之虞,於是曾為死敵的各個階層就該停止內鬥,「反動勢力」國民黨也都暫時不是仇人了,大家團結對外,先在蔣委員長的領導下共同抗日再說。等到日本戰敗,國民黨這個昨天的次要敵人又變回了主要敵人,所以這時必須團結各大民主黨派,形成「人民民主統一戰線」,一起對付國民政府。解放後,共產黨漸漸站穩腳跟,不必再和「民盟」那班有自由主義傾向的民主黨派分享哪怕只有表面意義的權力了,然後就有「反右」,之前「可團結的力量」打成壞到骨子裏的「右派份子」。
統戰不只可以對內,還可以對外用在國際舞台,當然更可以施用在既內且外的香港身上。去年逝世的許家屯先生在任新華社的時候,就是香港統一戰線延伸最廣的年代,就連號稱「民主之父」李柱銘先生和司徒華先生都是他們的工作對象。回歸前後,原本按馬克思主義理解該算是階級敵人的商家巨賈,則成了中南海的入幕之賓。特別是李嘉誠先生,提出「三個代表」,就連資本家都讓入黨的江澤民和他的關係尤其好,兩次來港都要住進他旗下的酒店。
提到江澤民,不能不說近兩年大陸的「長者熱」,忽然有很多人詭異地懷念起這個政治老人,那是因為雖然他的執政埋下了不少利益集團擴大枝幹的禍根,但他到底開放洋派,言路略寬,社會氣氛稍顯自由。可是等到胡溫後期,情形開始不太一樣,待得習近平上台,原來拉得算長的統一戰線更是驟然縮緊,整個局面有逆轉之勢。為什麼今天的共產黨開始給人一種不再搞統戰的感覺呢?那是因為形勢變了,他們有自信了,覺得自己足夠壯大。「國進民退」,民營企業家和新興資產階級再也用不着你去巴結了;嶄新的互聯網統治技術形成,所有大小異見都有「自幹五」和「小粉紅」料理,也用不着你去審查刪除。總而言之,政權力量空前強大,所以汪洋之前還在提倡的「公民社會」,現在一下子成了敏感詞;十年前民主還是個「好東西」,溫家寶還在高談「普世價值」,如今皆如過往雲煙,被蒸蒸日上的「中國道路」徹底取代。不搞統戰,是因為不用再給誰面子了。
說回香港,所謂「梁振英路線」就是一條不搞統戰的路線,他們緊跟形勢,把用在內地的那一套拿到香港,而且還要加碼執行,以示忠誠。對付民主派,固然要「vote them out」;便連本地商界和傳統建制,也都不必多加理睬。他們不需要結交和他們不一樣的人,儘管後者當中能人眾多;他們只要和他們一樣的人,雖然這種人的質和量都不怎麼樣(但他們聽話)。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民主派出身的馮煒光出任特首辦新聞統籌專員,先不說這個位置本來就該廣結善緣,替政府核心做好公關工作,他的背景在理論上至少就該是個可以利用,搞好統戰的資源。可你看他是怎麼辦事的呢?居然是不斷在報刊上和人筆戰,語氣之好鬥,就連梁營核心張志剛兄都比不上。梁振英宣佈棄選之後,馮煒光在臉書上表示「知遇之恩,沒齒難忘」,遭到其前民主黨黨友柴文瀚議員以希特拉和親衛隊之關係類比的譏刺,結果馮煒光竟然回應說要「絕交」。碰到這種小事,假如真是「白宮發言人」,難道不該一笑置之?怎能用上「絕交」這麼意氣的回應?
不過話說回來,一個政府高層的大公關公開說要和人「絕交」,倒也很能說明這個政府班子的路線。大概是絕交得太多,所以他們可用的能人就很少了。比如近日換班的監警會,裝點門面的工夫固然不必再做,一個泛民都不留,被稱為「梁粉」的李家仁醫生才給委任進去,過不了幾天又當上了浸會大學校董。這幾首梁振英班子的天鵝之歌,正好展現出他們這條路線的一貫原則,一切往昔能夠拿去統戰各方人們的位子,全都分派給最忠誠的同路人。
表面上看,不搞統戰,不廣結交,這叫做效法今上,以習近平之風治港。但問題在於如此唯我獨尊,繼續「絕交」下去,他們處理得了擺在眼前的局勢嗎?一個在香港四面樹敵的政府又有多少本錢去對付新冷戰形勢下分離主義呢?我們下週接着再談。
在過去一個月裏頭,無論是接近中聯辦的陣營,還是頓失所依的梁粉圈子,都不斷有人放出消息,說中央政府換的是人而非路線,下一任特首無論是誰,都必須追隨既定的梁振英路線,繼續嚴打港獨,維護一國原則。但是我們之前就已經在這裏說過了,反對港獨並非梁振英專利,也不會是梁振英路線的註冊商標。對於中央政府而言,這根本就是大是大非的原則,和具體政治實踐的路線完全是兩碼事。哪怕是民望再高,形象再溫和的疑似特首參選人如曾俊華,也不可能在這個原則上鬆動半步。如果各個特首參選人真有路線之別,那就是應對港獨的手法之差異了。所以我們不應該讓「換人但是不換路線」之類的說法遮掩了真正的問題,那個真正的問題就是:應對港獨(特別是在即將來臨的新冷戰當中),那一種路線才是有效的方法?
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先從頭簡單認識共產黨對付異見和反對勢力的固有手段。它無非就是兩手功夫,一手硬,一手軟;硬的不必說了,大家都曉得;軟的則以統戰為主,雖然香港很多年輕人時時將「統戰」掛在嘴邊,但是不究其義,所以不妨在此多解釋兩句什麼叫做「統戰」。
「統戰」係「統一戰線」的簡稱,毛澤東奉之為共產黨人的三大法寶之一,它的原則就是因應局勢,暫時可以放下歧見,先聯合一些和自己不一樣的人乃至於次要敵人,大家合作先幹掉主要敵人再說。統戰是套務實靈活的策略,用這套策略的眼光來看待人事,那真是應了一句老話:「既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其中最最關鍵的就是局勢,局勢不妙,敵人太強,自己的實力又不足以獨自除掉主要敵手,這時候就得廣交朋友,形成統一戰線了。比方抗日時期,日軍來勢洶洶,別說中共,就連整個國家都有亡敗之虞,於是曾為死敵的各個階層就該停止內鬥,「反動勢力」國民黨也都暫時不是仇人了,大家團結對外,先在蔣委員長的領導下共同抗日再說。等到日本戰敗,國民黨這個昨天的次要敵人又變回了主要敵人,所以這時必須團結各大民主黨派,形成「人民民主統一戰線」,一起對付國民政府。解放後,共產黨漸漸站穩腳跟,不必再和「民盟」那班有自由主義傾向的民主黨派分享哪怕只有表面意義的權力了,然後就有「反右」,之前「可團結的力量」打成壞到骨子裏的「右派份子」。
統戰不只可以對內,還可以對外用在國際舞台,當然更可以施用在既內且外的香港身上。去年逝世的許家屯先生在任新華社的時候,就是香港統一戰線延伸最廣的年代,就連號稱「民主之父」李柱銘先生和司徒華先生都是他們的工作對象。回歸前後,原本按馬克思主義理解該算是階級敵人的商家巨賈,則成了中南海的入幕之賓。特別是李嘉誠先生,提出「三個代表」,就連資本家都讓入黨的江澤民和他的關係尤其好,兩次來港都要住進他旗下的酒店。
提到江澤民,不能不說近兩年大陸的「長者熱」,忽然有很多人詭異地懷念起這個政治老人,那是因為雖然他的執政埋下了不少利益集團擴大枝幹的禍根,但他到底開放洋派,言路略寬,社會氣氛稍顯自由。可是等到胡溫後期,情形開始不太一樣,待得習近平上台,原來拉得算長的統一戰線更是驟然縮緊,整個局面有逆轉之勢。為什麼今天的共產黨開始給人一種不再搞統戰的感覺呢?那是因為形勢變了,他們有自信了,覺得自己足夠壯大。「國進民退」,民營企業家和新興資產階級再也用不着你去巴結了;嶄新的互聯網統治技術形成,所有大小異見都有「自幹五」和「小粉紅」料理,也用不着你去審查刪除。總而言之,政權力量空前強大,所以汪洋之前還在提倡的「公民社會」,現在一下子成了敏感詞;十年前民主還是個「好東西」,溫家寶還在高談「普世價值」,如今皆如過往雲煙,被蒸蒸日上的「中國道路」徹底取代。不搞統戰,是因為不用再給誰面子了。
說回香港,所謂「梁振英路線」就是一條不搞統戰的路線,他們緊跟形勢,把用在內地的那一套拿到香港,而且還要加碼執行,以示忠誠。對付民主派,固然要「vote them out」;便連本地商界和傳統建制,也都不必多加理睬。他們不需要結交和他們不一樣的人,儘管後者當中能人眾多;他們只要和他們一樣的人,雖然這種人的質和量都不怎麼樣(但他們聽話)。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民主派出身的馮煒光出任特首辦新聞統籌專員,先不說這個位置本來就該廣結善緣,替政府核心做好公關工作,他的背景在理論上至少就該是個可以利用,搞好統戰的資源。可你看他是怎麼辦事的呢?居然是不斷在報刊上和人筆戰,語氣之好鬥,就連梁營核心張志剛兄都比不上。梁振英宣佈棄選之後,馮煒光在臉書上表示「知遇之恩,沒齒難忘」,遭到其前民主黨黨友柴文瀚議員以希特拉和親衛隊之關係類比的譏刺,結果馮煒光竟然回應說要「絕交」。碰到這種小事,假如真是「白宮發言人」,難道不該一笑置之?怎能用上「絕交」這麼意氣的回應?
不過話說回來,一個政府高層的大公關公開說要和人「絕交」,倒也很能說明這個政府班子的路線。大概是絕交得太多,所以他們可用的能人就很少了。比如近日換班的監警會,裝點門面的工夫固然不必再做,一個泛民都不留,被稱為「梁粉」的李家仁醫生才給委任進去,過不了幾天又當上了浸會大學校董。這幾首梁振英班子的天鵝之歌,正好展現出他們這條路線的一貫原則,一切往昔能夠拿去統戰各方人們的位子,全都分派給最忠誠的同路人。
表面上看,不搞統戰,不廣結交,這叫做效法今上,以習近平之風治港。但問題在於如此唯我獨尊,繼續「絕交」下去,他們處理得了擺在眼前的局勢嗎?一個在香港四面樹敵的政府又有多少本錢去對付新冷戰形勢下分離主義呢?我們下週接着再談。
2017年1月7日星期六
梁文道:丘紐(薯仔的故鄉之四)
【飲食男女】薯仔這種作物最了不起的地方,是它不只成了全球最重要的主糧,養活了大半個地球的人口,而且還順帶改變了人類和其他食材的固有關係。舉個例子,從前的歐洲人過冬是吃不了鮮肉的,因為在大雪紛飛的冬天裏頭根本就沒有足夠飼料可以拿去餵豬。所以他們才需要火腿,以及難吃很多倍的鹽漬豬肉。但是自從薯仔被引進歐洲,多了一種可以保存的飼料,歐洲人就不必趕在入冬之前大批宰豬了。換句話說,是薯仔使得歐洲人可以全年吃到鮮肉。
不過話說回來,保存薯仔也是有難度的,因為它的水分太多。平常我們在香港這麼濕熱的地方,一袋薯仔買回來放在家裏不用,隔不了多久就要長芽,大家都知道這樣的薯仔是很危險的,吃了會中龍葵鹼毒。對付這個問題,最早馴化薯仔的古印加人自有妙方,那就是號稱史上第一個「太空食品科技成果」的「丘紐」(Chu隳)了。「丘紐」是種經過冷凍乾燥處理的薯仔。我們今天所知的冷凍乾燥技術源自二十世紀初的法國,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拿來存儲和運輸血清,後來才被廣泛應用在食品之上。但是秘魯和玻利維亞山地的住民早在八百多年以前,就已經懂得利用自然環境去實踐他們這門科技的原理。
他們的辦法是先從收成當中挑選個頭比較小的薯仔,然後整堆平鋪在戶外的空地上頭,任其暴露在安地斯山乾冷的冬夜之中。第二天一早,婦女會用腳踩過這些凍了一夜的薯仔,使其脫皮之餘加速水分的流失,再讓猛烈的陽光照射它們,蒸發掉多餘的水分。如此這般連續個四五天,巨大的溫差和極度的乾燥就會把一顆顆飽滿的薯仔變成黑漆漆皺巴巴的「丘紐」了。
除了這種原始版本的「黑丘紐」,還有一種看起來像是卵石的「白丘紐」。製法是先把薯仔泡進山區冰冷的溪水當中,再取出來曝曬,不經腳踩,以溪流洗退薯仔表皮,自然就會得到雪白的「丘紐」。不論黑白,「丘紐」都是當地重要的糧食,印加帝國的年代甚至可以拿去交稅,而今天全球任何一家自重的秘魯餐廳都不可能不把它放進菜單裏面。不知道是甚麼原因,我從沒有在香港這個自封的國際美食都會的市場(包括高級超市)上見過「丘紐」。是因為它的味道太過古怪?也許吧。一般人常用髒襪子去形容它的氣味,進口則有嚼粉筆的感覺,所以「丘紐」是種acquired taste,必須學習適應。問題是沒人叫你就這麼吃呀,這麼堅硬如石的東西,烹煮之前必得水泡,足足一夜方能軟化。
當然慢燉也行,事實上秘魯山區最流行的做法就是用它熬湯,加些肉塊肉乾和辣椒,乃濕冷寒天的保暖上品。雖說是湯,但這道菜其實更像是粥,非常厚實,如果有機會遇上,千萬別把它當成主菜之前的湯品,否則之後就甚麼胃口都沒有了。
除此之外,「丘紐」還能磨粉,當作麵包的原料,也是秘魯特色之一。可不管怎樣做也好,它吃起來就是和薯仔不一樣,卻又不是完全不同;那是一種更加濃縮的,帶着泥土氣息的風味。按當地人的說法,是大地母親贈禮的精華。
不過話說回來,保存薯仔也是有難度的,因為它的水分太多。平常我們在香港這麼濕熱的地方,一袋薯仔買回來放在家裏不用,隔不了多久就要長芽,大家都知道這樣的薯仔是很危險的,吃了會中龍葵鹼毒。對付這個問題,最早馴化薯仔的古印加人自有妙方,那就是號稱史上第一個「太空食品科技成果」的「丘紐」(Chu隳)了。「丘紐」是種經過冷凍乾燥處理的薯仔。我們今天所知的冷凍乾燥技術源自二十世紀初的法國,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拿來存儲和運輸血清,後來才被廣泛應用在食品之上。但是秘魯和玻利維亞山地的住民早在八百多年以前,就已經懂得利用自然環境去實踐他們這門科技的原理。
他們的辦法是先從收成當中挑選個頭比較小的薯仔,然後整堆平鋪在戶外的空地上頭,任其暴露在安地斯山乾冷的冬夜之中。第二天一早,婦女會用腳踩過這些凍了一夜的薯仔,使其脫皮之餘加速水分的流失,再讓猛烈的陽光照射它們,蒸發掉多餘的水分。如此這般連續個四五天,巨大的溫差和極度的乾燥就會把一顆顆飽滿的薯仔變成黑漆漆皺巴巴的「丘紐」了。
除了這種原始版本的「黑丘紐」,還有一種看起來像是卵石的「白丘紐」。製法是先把薯仔泡進山區冰冷的溪水當中,再取出來曝曬,不經腳踩,以溪流洗退薯仔表皮,自然就會得到雪白的「丘紐」。不論黑白,「丘紐」都是當地重要的糧食,印加帝國的年代甚至可以拿去交稅,而今天全球任何一家自重的秘魯餐廳都不可能不把它放進菜單裏面。不知道是甚麼原因,我從沒有在香港這個自封的國際美食都會的市場(包括高級超市)上見過「丘紐」。是因為它的味道太過古怪?也許吧。一般人常用髒襪子去形容它的氣味,進口則有嚼粉筆的感覺,所以「丘紐」是種acquired taste,必須學習適應。問題是沒人叫你就這麼吃呀,這麼堅硬如石的東西,烹煮之前必得水泡,足足一夜方能軟化。
當然慢燉也行,事實上秘魯山區最流行的做法就是用它熬湯,加些肉塊肉乾和辣椒,乃濕冷寒天的保暖上品。雖說是湯,但這道菜其實更像是粥,非常厚實,如果有機會遇上,千萬別把它當成主菜之前的湯品,否則之後就甚麼胃口都沒有了。
除此之外,「丘紐」還能磨粉,當作麵包的原料,也是秘魯特色之一。可不管怎樣做也好,它吃起來就是和薯仔不一樣,卻又不是完全不同;那是一種更加濃縮的,帶着泥土氣息的風味。按當地人的說法,是大地母親贈禮的精華。
2017年1月1日星期日
梁文道:即將到來的冷戰與香港(為什麼「梁振英路線」不是對付港獨的妙方之二)
【蘋果日報】剛剛離開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崗位,接手港澳辦副主任一職的宋哲,在最新一期《紫荊》雜誌上頭寫了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他一方面抨擊「本土分離勢力」的蔓延,把港人對「真普選」、「三權分立」以及「司法獨立」等概念的理解都放進挑戰一國兩制的雷區當中;另一面則批評某些「外國勢力」意圖干預香港。許多港人,尤其是泛民支持者,一看見這種言論的本能反應就是嗤之以鼻,覺得這要不是中共言文攻勢的老生常談,就是不夠貼地理解港情的胡言亂語,於是往往沿着既定套路在網上罵它幾句,然後不屑一顧地將它忘在一邊。
然而我從來相信,任何有一定身份和位置的中央官員的涉港言論都該嚴肅看待,因為他們沒有隨意發言的空間,而且一定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就拿宋哲這篇文章來說好了,它最有意思的地方,是以其資深外交官的身份,再次強調了香港「本土分離勢力」和「外國勢力干預」這兩者之間的關係。換句話說,他對這兩種現象的評論不是彼此無關的兩個論點,而是互相連繫的一套形勢判斷。你可以從理論和事實情況的角度去分別質疑宋哲這兩點是否站得住腳,但是不能忽略他藉着這兩點的關聯所要表達的看法。因為這套看法不僅僅代表了中央對港未來走向的預判,而且還很有可能是梁振英不再參選,以及「梁振英路線」失效的原因。
這種把「本土分離勢力」與「外國勢力」聯結起來的判斷,正正是上週拙作所說的「從國安角度」去觀察「世界局勢走向」的結果。
要說世界局勢,目前最讓人憂心的其中一個問題必是「新冷戰」的可能。很多評論家都指出親俄反中的特朗普上台之後,會打破過往幾年中俄友善的態勢,反過來聯合俄羅斯去鉗制中國。事實是否如此,當然仍待觀察(最近一件有趣的插曲,是俄羅斯的喉舌媒體『今日俄羅斯』在一檔對美國播放的節目裏宣稱中國的『殲—20』戰機盜竊了美國技術,幾乎完全配合特朗普陣營的反中宣傳)。
但難以否認的是,幾十年前由基辛格設計,尼克遜開展的「engagement with China」的美國對華政策主線,已經來到了一個轉折關口。當年出於冷戰考慮,美國決定聯中制蘇,並且試着透過擴展對華聯繫,將中國拉進美國主導的全球秩序之中。他們認為,這種做法最理想的結局是以經濟開放和成長帶動政治改革,逐步演變中國。就算中國無法徹底走向西式憲政民主,至少也會是個無害友善的美國好伙伴。現在任教於普林斯頓大學的Thomas J. Christensen,曾是美國國務院負責東亞事務的資深外交官,他在近著《The China Challenge: Shaping the Choices of a Rising Power》裏頭就以當年小布殊總統時期的對華政策為例,總結美國這種「中國好,美國好」的心態:「We wish China well and want to help extend your fantastic run of double-digit growth rates. Chinese growth is good for everyone. Our biggest concern is that you are not doing everything necessary to maintain it」。
可是美國政商學界的這種共識近年已有重大改變。西方國家當中第一個能講流利中文的領導人,前澳洲總理陸克文(Kevin Rudd)在前年發表於《金融時報》的文章裏頭便說:「Beijing's long term policy is aimed at pushing the US out of Asia altogether and establishing a Chinese sphere of influence spanning the region.」。中國「大好友」,高盛出身的前美國財政部長鮑爾森(Henry Paulson)更對媒體表示:「The long standing consensus that China's rise is good for the US is beginning to break down.」。
請注意,這兩位「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的話都是早在特朗普上台之前就說過的,並不是最近幾個月的馬後炮。正如故友孔誥烽兄在一篇論及美國親中派悔悟的文章裏所說的:「無論誰當選,外交政策最後都會被華府外交體系的職業官僚主導」。特朗普起用對中鷹派納瓦羅(Peter Navarro)等種種對華不友善的舉措,並非什麼不按牌理出牌,而是整個美國外交官系統、國際關係學界、商界智囊,以及各大智庫機構集體轉向的結局。就算希拉里勝選,這個基本情況也不會有太大差別。事實上,奧巴馬的「亞太再平衡」就已經反映了這個趨勢。
由備受尊重的左翼記者John Pilger所攝製的《即將到來的對華戰爭》,近日走紅網絡。如果你出於立場問題,覺得這部片子太過危言聳聽。那不妨看看前引Thomas Christensen,以及Aaron Friedberg和Michael Pillsbury等人這幾年的言論和著作,這三人全是長年參與美國外交和國安事務的內行人,都曾信奉「engagement with China」路線,現在又都發現這條路線走不下去,甚至悲觀地指出未來的中美爭霸必不可免。從種種跡象來看,一場針對中國的新冷戰已經擺在眼前,具體情形雖未可知,但大勢已成。香港在這盤棋局當中,除了可以擔當練乙錚先生說的「中國經濟窗口」之外,還有什麼樣的位置呢?
窗口是雙向的,香港這個門戶在可能到來的經濟壁壘裏頭當然對中國有用。可是反過來看,對外開放的香港也有機會變成美國等國家對中國施加政治影響力的門道。八九六四以來,中國政府就在提防香港會變成顛覆基地,怕港人會把民主普選的訴求擴散到整個內地。港獨聲音的出現,「好處」是減弱了香港的示範效應,使內地百姓由於民族大義不再同情和羨慕港人的民主運動。但它的壞處卻更加明顯,因為這將會是一場易放難收,比起疆獨藏獨更不可控的分離運動,是擺在眼前的國安威脅。往昔美國奉行「engagement with China」的基本政策,利用香港演變中國的動機其實並沒有以前傳統左派所猜疑的那麼大。但是美國今日若要圍堵中國,尤其是在冷戰專家「傳統基金會」等智囊機構捲土重來的現在,從旁攪動香港政局,使香港變成中國內患,讓中國不得放手於南海亞太與美爭強,這種機會或許就會變得相當之高了。
故此,宋哲的發言並非無的放矢,它其實反映了中央對香港情勢的根本擔憂。假如港獨是真問題,假如香港的穩定乃國家安全的關注重點。那麼接下來要考慮的,自然是梁振英是否仍然合適出任特首,以及「梁振英路線」能不能保障香港的局面了。
然而我從來相信,任何有一定身份和位置的中央官員的涉港言論都該嚴肅看待,因為他們沒有隨意發言的空間,而且一定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就拿宋哲這篇文章來說好了,它最有意思的地方,是以其資深外交官的身份,再次強調了香港「本土分離勢力」和「外國勢力干預」這兩者之間的關係。換句話說,他對這兩種現象的評論不是彼此無關的兩個論點,而是互相連繫的一套形勢判斷。你可以從理論和事實情況的角度去分別質疑宋哲這兩點是否站得住腳,但是不能忽略他藉着這兩點的關聯所要表達的看法。因為這套看法不僅僅代表了中央對港未來走向的預判,而且還很有可能是梁振英不再參選,以及「梁振英路線」失效的原因。
這種把「本土分離勢力」與「外國勢力」聯結起來的判斷,正正是上週拙作所說的「從國安角度」去觀察「世界局勢走向」的結果。
要說世界局勢,目前最讓人憂心的其中一個問題必是「新冷戰」的可能。很多評論家都指出親俄反中的特朗普上台之後,會打破過往幾年中俄友善的態勢,反過來聯合俄羅斯去鉗制中國。事實是否如此,當然仍待觀察(最近一件有趣的插曲,是俄羅斯的喉舌媒體『今日俄羅斯』在一檔對美國播放的節目裏宣稱中國的『殲—20』戰機盜竊了美國技術,幾乎完全配合特朗普陣營的反中宣傳)。
但難以否認的是,幾十年前由基辛格設計,尼克遜開展的「engagement with China」的美國對華政策主線,已經來到了一個轉折關口。當年出於冷戰考慮,美國決定聯中制蘇,並且試着透過擴展對華聯繫,將中國拉進美國主導的全球秩序之中。他們認為,這種做法最理想的結局是以經濟開放和成長帶動政治改革,逐步演變中國。就算中國無法徹底走向西式憲政民主,至少也會是個無害友善的美國好伙伴。現在任教於普林斯頓大學的Thomas J. Christensen,曾是美國國務院負責東亞事務的資深外交官,他在近著《The China Challenge: Shaping the Choices of a Rising Power》裏頭就以當年小布殊總統時期的對華政策為例,總結美國這種「中國好,美國好」的心態:「We wish China well and want to help extend your fantastic run of double-digit growth rates. Chinese growth is good for everyone. Our biggest concern is that you are not doing everything necessary to maintain it」。
可是美國政商學界的這種共識近年已有重大改變。西方國家當中第一個能講流利中文的領導人,前澳洲總理陸克文(Kevin Rudd)在前年發表於《金融時報》的文章裏頭便說:「Beijing's long term policy is aimed at pushing the US out of Asia altogether and establishing a Chinese sphere of influence spanning the region.」。中國「大好友」,高盛出身的前美國財政部長鮑爾森(Henry Paulson)更對媒體表示:「The long standing consensus that China's rise is good for the US is beginning to break down.」。
請注意,這兩位「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的話都是早在特朗普上台之前就說過的,並不是最近幾個月的馬後炮。正如故友孔誥烽兄在一篇論及美國親中派悔悟的文章裏所說的:「無論誰當選,外交政策最後都會被華府外交體系的職業官僚主導」。特朗普起用對中鷹派納瓦羅(Peter Navarro)等種種對華不友善的舉措,並非什麼不按牌理出牌,而是整個美國外交官系統、國際關係學界、商界智囊,以及各大智庫機構集體轉向的結局。就算希拉里勝選,這個基本情況也不會有太大差別。事實上,奧巴馬的「亞太再平衡」就已經反映了這個趨勢。
由備受尊重的左翼記者John Pilger所攝製的《即將到來的對華戰爭》,近日走紅網絡。如果你出於立場問題,覺得這部片子太過危言聳聽。那不妨看看前引Thomas Christensen,以及Aaron Friedberg和Michael Pillsbury等人這幾年的言論和著作,這三人全是長年參與美國外交和國安事務的內行人,都曾信奉「engagement with China」路線,現在又都發現這條路線走不下去,甚至悲觀地指出未來的中美爭霸必不可免。從種種跡象來看,一場針對中國的新冷戰已經擺在眼前,具體情形雖未可知,但大勢已成。香港在這盤棋局當中,除了可以擔當練乙錚先生說的「中國經濟窗口」之外,還有什麼樣的位置呢?
窗口是雙向的,香港這個門戶在可能到來的經濟壁壘裏頭當然對中國有用。可是反過來看,對外開放的香港也有機會變成美國等國家對中國施加政治影響力的門道。八九六四以來,中國政府就在提防香港會變成顛覆基地,怕港人會把民主普選的訴求擴散到整個內地。港獨聲音的出現,「好處」是減弱了香港的示範效應,使內地百姓由於民族大義不再同情和羨慕港人的民主運動。但它的壞處卻更加明顯,因為這將會是一場易放難收,比起疆獨藏獨更不可控的分離運動,是擺在眼前的國安威脅。往昔美國奉行「engagement with China」的基本政策,利用香港演變中國的動機其實並沒有以前傳統左派所猜疑的那麼大。但是美國今日若要圍堵中國,尤其是在冷戰專家「傳統基金會」等智囊機構捲土重來的現在,從旁攪動香港政局,使香港變成中國內患,讓中國不得放手於南海亞太與美爭強,這種機會或許就會變得相當之高了。
故此,宋哲的發言並非無的放矢,它其實反映了中央對香港情勢的根本擔憂。假如港獨是真問題,假如香港的穩定乃國家安全的關注重點。那麼接下來要考慮的,自然是梁振英是否仍然合適出任特首,以及「梁振英路線」能不能保障香港的局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