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男女】記得好幾年前,我曾經在這個專欄裏介紹過人類學家薩林斯(Marshall Sahlins)所說的「原初豐裕社會」,說明遊獵採集時代的人類活得不一定很苦;相反地,他們無憂無慮,悠閒自在。他幾十年前提出這個觀點的時候是很革命的,挑戰了人類不斷進步,生活愈來愈幸福的傳統想法。沒想到時至今日,加上許多考古學家和古人類學者的發現,「舊石器時代的遊獵採集文明要比今天幸福」,竟已漸漸匯入主流,成了一種新常識,開始動搖所有人對農耕革命的看法。
以色列歷史學家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才三十多歲便寫出了一本在薄薄數百頁內說完整個人類故事的暢銷書《人類大歷史》(Sapiens: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譯成 23種語言,紅遍全球。他這本書便是這個新常識的好例子,在全書開頭的第一部,他就斷言:「有證據顯示,自從採集時代以來,直到現代,智人的腦容量其實是逐漸減少的!不難理解,要在採集時代存活下來,每個人都必須有高超的心智能力;而等到農業時代和工業時代開展,人類開始能依靠別人的技能生存下來,就算低能力的人也開始有了生存空間。例如只要肯挑水,或是當個生產線的工人,就能活下來,並把自己那些平庸無奇的基因,傳衍下去。」
請注意,這是本針對一般讀者的大眾讀物。哈拉瑞這麼說,等於是在挑戰大部分人對於史前人類的固有印象,而且還是從更根本的地方入手,非常刺激地告訴我們,我們可能比自己的祖先「愚蠢」。接下來,他就開始一一數算農耕革命的常規壞處,也是現在許多學者都會認同的共識:
「採集者之所以能夠免受飢餓或營養不良的困擾,秘訣就在於多樣化的飲食。相較之下,之後農民的飲食往往種類極少,而且還不均衡。特別是在近代,許多農業人口都依靠單一作物為主要熱量來源,可能是小麥、馬鈴薯、稻米之類,這樣一來就會缺少其他人體所必要的維生素、礦物質或其他養分。例如在中國偏遠鄉間的傳統典型農夫,早上吃飯、中午吃飯、晚上吃的還是飯」。
由於只靠單一作物,邏輯地想,農耕社會的人類除了營養不良之外,一定還會遇到更嚴重的問題:
「一旦來場乾旱、火災、大地震,把當年的稻米或馬鈴薯摧毀殆盡,就會引發嚴重的饑荒。雖然採集社會還是難以倖免於自然災害,而且也會碰上食物短缺或饑荒的情形,但通常他們處理起來就是比較游刃有餘。如果主要食物短缺,他們可以去採集其他食物或狩獵其他動物,又或是直接遷徙到受影響較小的地區」。說得沒錯,西方近代史上最惡名昭彰的「愛爾蘭馬鈴薯危機」就是單一作物饑荒的最好例子。
既然農耕,人類生活的方式自然也得跟着適應,從游動轉成定居。表面上看,安居一處總比到處流浪要好。然而,如此一來,女性的生育率便會增加,每個嬰孩都得提早斷奶,改吃米麥煮成的粥,然後好讓母親回到田裏幫忙。「人口一多,就耗去了原本的糧食剩餘,於是耕種面積又得加大。這時,由於人群聚居之處易有疾病肆虐,孩子吃母乳的比率愈來愈少,穀類則愈來愈多,再加上要共享這些粥的兄弟姐妺也愈來愈多,讓兒童死亡率一路飆升。在大多數的遠古農業社會裏,至少三分之一的兒童無法長到二十歲成人。然而人口出生率仍然大於死亡率,人類養育子女的數字也居高不下。」
結論?就像「原初豐裕社會」那個觀念所暗示的,人類活得愈來愈累,工時日益增加。於是原本叫人不必擔心食物匱乏的農耕革命,使人不用逐水草而居的定居生活,反而把人類推上了一條更加辛苦的不歸路。就像電腦、互聯網,以及電子通訊技術的革命一樣,本來是為了讓生活更便利,最後卻讓所有人二十四小時都下不了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