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6日星期一

梁文道:知名民間食評人(網絡時代的食經之一)

【飲食男女】2007年某日傍晚,美國一位專門寫吃的博客發佈了一篇文章。他告訴大家,再過一小時,就要首度光顧名廚Thomas Keller開在紐約的餐廳「Per Se」了。他的心情和荷包一樣緊張,因為他估計這一頓夠他在街角一家熱狗檔吃掉七十五個熱狗。結果這店十分美滿,尤其是那侍者以無限優雅的動作捧上來的最後一道菜,它居然是條熱狗!很明顯,這家餐廳看到了他幾小時前才貼出來的文字。於是和他開了這麼一個友善的小玩笑。

後來,很多人都替這位博客高興,並且稱讚「Per Se」的周到和幽默,這件事便成了當年方興未艾的飲食博客小圈子裏的佳話。可是,我不曉得有多少人會和我一樣覺得不妥。仔細想想,這還真是我們這個網絡時代的新現象。許多餐館的員工、大廚,甚至老闆,有事沒事就上網Google一下自己餐廳的名字,或者看看Facebook上頭有甚麼新消息。而「Per Se」正是把這門工夫做到家了,才能在那麼短的時間裏頭去上演一台如此漂亮的好戲。他們到底是花了多少資源去做網絡的公關與營銷,又請了多少人來無時無刻地盯着電腦?還是說他們把原本應該用來休息、用來好好準備晚飯的時間,也用在了網絡民意見的過濾之上?

這位博客遇上這種奇事,當然開懷。第一,人家是他的讀者;第二,人家還認出了他;第三,人家居然很想討他的歡心。得到通常只有名人才配得上的待遇,他怎能不輕飄飄一陣歡喜?然而,身為一個老土的媒體人,我不能不拿這件事和昔日美國報刊的食評規範做比較(請注意,不是和香港乃至於整個華文世界的傳媒主流比較)。從前,一個稱職食評人的首要任務就是避免被人認出,因為這可能會導致超乎尋常水準的招待,破壞了應有的客觀環境。如果一個在網上寫餐飲的博客不忌諱這點,毫不避嫌地刊出自己的生活照,他寫的東西又有多可信呢?當然,他大可抗辯自己不是專業食評人,他的博客就是他的生活筆記,只不過恰巧他愛吃,所以才寫了比較多和吃有關的東西而已。

問題是我們之所以愛看網上這些談吃談喝的文字,就是因為我們喜歡它們的庶民性格,喜歡它們不是專家手筆,離我們不遠,與我們親近。如果一個屬於建制外的博客也成了建制內的名人,臉孔為人所識,那他和那些知名食家還有分別嗎?尤其是在美國這種傳媒規範比較嚴謹的國度,不受規管的「民間食評人」真能比報紙食評家更可信嗎?

說回香港,我們的食家幾乎全是名人,又上電視又帶團,本來就迴避不了餐飲業界的特殊待遇,於是下筆全憑自己的良心和勇氣。有些網上食家就是看不過這點,才開始動手書寫自己的飲食心得。但是久而久之,雖不露相,他們也還是難免要和餐廳酒店的公關打交道,不只吃人家請的飯,甚至還要交為好友。如此一來,對我們讀者而言,不露臉的民間食評人又與做節目的知名食家有甚麼不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