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1日星期二

梁文道:底線


【新世紀】不只是內地的一些朋友懷念上個世紀的80年代,就連少數香港人也都還記得那些年間的旅遊經歷。那時候的內地,窮是窮了點,然民風淳樸。在國營飯莊吃飯,服務是肯定不行的了,但我們也肯定吃到嘴裡的羊肉必定真的出自羊身上,喝到嘴裡的酒也絕對害不死人。就連在大街上拿張地圖出來認路,騎車路過的都會主動停下來幫忙,就更不必說遇到什麼交通意外。萬一碰上偷盜了,大夥一定得跑出來救急。那個時候要是向他們預言,未來的中國將是一個汽車會直接從倒臥馬路小女孩身上碾過、麻辣鍋裡的油幾乎全是地溝油的國度,他們會相信嗎?他們可以想像得到嗎?

於是,最常被用來解釋這幾十年巨變的禍首就是市場了。大家都說改革開放好,可改革開放也同時改掉了人心,凡事皆向錢看,讓競逐利益的市場取代了一切體系一切價值。

然而事情真是這麼簡單?奉行市場經濟的國家和地區多矣,市場化程度遠比中國要高的地方更是不缺,怎麼又不見他們常出這些天良喪盡的醜聞?莫非人家的新聞紀律抓得比我們還好,負面新聞都上不了報?

今天,敗壞社會的魔手終於下探到了教育系統的最基層,從小學到幼兒園,各種新聞叫人看得頭昏腦漲。例如河北平山縣那家幼兒園,兩個小女孩中毒身亡,下手的居然是另一家幼兒園的園長。他這麼做的理由,只是為了敗壞「競爭對手」的聲譽,好讓自己的幼兒園生意大增。有不少論者把這件慘劇的責任算在市場頭上,覺得這是「辦園掙錢多、監管不嚴、興辦幼兒園成了一宗徹頭徹尾的生意,為了掙錢不擇手段」的後果;出路自然是要教育部門多加監管,同時提高辦園者的入場門檻。

的確,幼兒園是一塊政府干預最少的教育空地,多年來亂象叢生。那麼小學和中學又如何?這可是政府牢牢掌握的領域,既說不上是「監管不嚴」,也很難用「生意」去形容,怎麼還會出現海南萬寧這種小學校長連同公務員跑去涉嫌姦淫六名女學生的可怕事件呢?對於這事,除了修改現行法律,很多人想到的補正辦法仍然是政府監管,比如說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入職要求、定時檢核他們的品德和資格,以及大家都很熟悉的「加強宣傳教育」。換句話說,就是要政府在它已經監管得最嚴實的領地裡頭再監管一把。

關於中國社會道德的淪喪,從這兩件事可以看到一種流行的解讀,那便是過度發達的市場經濟大概會敗壞人倫,而對治它的最佳辦法則莫過於出動政府那只有形的大手。那麼政府又該如何表現它的作為呢?當然就是擴大監控,「加強宣傳教育」。

所謂的「加強宣傳教育」,往往就是集中老師校長去聽幾次課,同時在他們的工作環境張貼更多的標語口號。通常的情況是每出一類事件,便會針對這些事件製作一批新的口號。就拿海南萬寧的校長開房案來說好了,新的標語會不會是「嚴禁姦污女生」和「校長不准帶學生開房」呢?

我假想出來的這些口號當然很荒謬,因為大家都會覺得「這種事還用得著宣傳教育嗎」?沒錯。但簡單採取更多的監管和教育難道就不荒謬嗎?你該如何設計一套教育方案使得教育工作者不會侵犯學生?又該推行一套怎麼樣的入場標準去確保幼兒園園長不會毒殺幼兒?

過去十多年來,駭人聽聞的道德事件接踵而至,一樁比一樁嚴重,各種宣傳教育都起到了什麼作用?食品造假的情況並沒有因政府的監管而改善,道德的危機也不曾因政府的介入而扭轉。反過來講,市場經濟就必然會沖昏大家的腦袋,讓百姓們自動變成無所不為的小人嗎?縱觀市場經濟發展的歷程,又有哪一個教育市場化程度比中國還厲害的地方,會鬧出害死競爭對手的學生這種事呢?

這就是大家常常掛在嘴邊的「底線」問題了。再自由的市場,再劇烈的競爭,你也不該想到下毒殺人這一招——它原本就是一個連想都不可能想得起來的手段。再細緻的宣傳,再周全的教育,你也不會想到要告訴老師不能強姦學生;因為強姦本來就是罪惡,又哪用得著專門宣傳來叫老師不准犯罪呢?底線的失守不因市場而起,底線的維護亦不因政府而立。因為底線就是底線,有些事情你不能碰,如此簡單,如此分明。

不要問我中國到底是怎麼了,也不要問我該怎麼辦。我寧願這一切都是一場夢,一場噩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