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其實不必僭建醜聞,梁振英也早就註定做不了「強勢特首」。不單單是他心目中的班子七一之前湊不齊,甚至也不是之前的「豬狼」惡鬥撕裂了建制派,而是因為人所共知的「深層次矛盾」。因為香港特首不能是任何政黨的成員,所以他的團隊根本不算團隊,反倒像是電影裏頭那種聚在一塊幹件大案,幹完之後分錢散伙的江湖組合。因為他不屬於任何政黨,所以一切政黨也都不用給他面子,又如電影常見的場面,黑社會講數鋪鋪講完鋪鋪清。請問這樣子的特首又怎能強得起來?想當初曾蔭權以能吏的形像上任,聲言要「打好呢份工」,七年下來,他有「強政勵治」過半年嗎?
當政府在立法會拉票要費盡氣力,說妥這幫,那幫又不爽,最後弄到沒人把它當回事的時候,誰有能力站出來懾服四方?當特首連他那所謂的「團隊」都團結不了,人人卸責搶功,彼此勾心鬥角的時候,又有誰能一拍桌子大家閉嘴。想想這個問題,就不難明白近年「西環治港」的說法是怎麼來的了。為什麼老是有某議員接到「西環」電話就回去乖乖投票的消息?為什麼總有人看見官員走進「西環」溝通溝通?因為這才是今天特區的最高權威。
政府勢弱,只好乞靈「西環」;這招果然有效,它就會上癮一樣地依賴這劑藥到病除的妙方。反過來看,政客要接到神秘電話才心不甘情不願地去「支持特區政府施政」,官員要聽到訓導主任「勸告」才肯好好做功課,這個政府又還有什麼權威可言?它肯定還要繼續沉淪,就像個中毒甚深的道友。循環下去,就很難怪大家要有做好迎接「第二班子」的準備了。
因為制度設計,特區政府註定是無能的;因為政府無能,西環就會漸漸成為現實的權力中心。無論倒梁還是挺梁,恐怕誰都擋不了這股結構形成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