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男女-味覺現象】在寫這篇東西的時候,哥本哈根氣候會議已經進入最關鍵的時候了,可是局面仍然膠着,前景十分晦暗。這場人類史上最大規模最為複雜的會議究竟是成是敗,就要看中美兩國的態度了。美國受到千夫所指,是因為它不止在歷史上積累的碳排放量最多的,而且還是人均排放量最大的國家。其人口只佔全球的百分之五,排出來的溫室氣體卻佔去了全世界的百分之二十五。何以致此?你只要隨便挑一座美國城鎮的 Wal-mart逛逛就知道了。例如芝加哥 Wal-mart裏的一棵椰菜,起碼得經過一千五百一十八英哩的旅程,從遠在加州的農場運來。他們的日常飲食來源如此分散如此多元,這裏頭自然少不了大量的交通運輸,從環境的角度看,這就意味着更多的能源消耗與更多的碳排放。
不要老是駡美國了,看看我們香港自己吧,連中國政府都定出了驚人的減排指標,在發達地區裏人均排放量排名靠前的香港卻不肯定下任何實際目標。這座城市平日自詡為「亞洲國際城市」,「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可到了這個緊要關頭,特區政府竟然無恥地說自己原來還是一個「發展中地區」。
比起美國,我敢說香港人的飲食來源要國際化得多了。假如你覺得我拿聖誕和除夕大餐上的和牛、生蠔和鵝肝舉例太極端,那我們就回顧一下自己過去一年吃過的家常食品吧,裏頭有哪一樣不是進口的呢?
根據傳統經濟學的教導,香港不養雞不養豬不發展農業是絕對有好處的,因為我們地少人多,強項不在這裏。與其耗用那麼多的土地人力去搞食材生產,還不如把地賣掉蓋樓,請人去幹「高端」服務業。世界各地應該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會種稻的地方種稻,適合做成衣的就做成衣,然後互通有無皆大歡喜。這套原理在邏輯上本是無懈可擊,可惜經濟學家當年在構想這個原理的時候還不知道石油是運輸交通的主要能源,更不曉得甚麼叫做全球暖化。暖化的影響在這種說法裏頭只不過是經濟以外的「外部效應」,難以估量。
一群八零後的新青年為了反對政府的高鐵方案要拆遷菜園村,在立法會門外手捧白米不眠不休地苦行三天。很多人笑他們太傻,都甚麼年代了,還在那裏高舉本地農村的價值,難道加快廣州來回速度的價值還比不上在香港種出來的菜嗎?
那些青年的道理很難叫老派的香港人明白,因為他們太過習慣一個高度人工的環境。很久以前,西瓜是盛夏的消暑妙品;很久以前,荔枝是要把握時間品嘗的稀世絕珍。可是我們今天的飯桌上卻一年到頭都看得見西瓜的粉紅果肉;如果你願意,你還能在冬天最冷的日子吃到貴價的雪藏荔枝。奇怪的是大部分人都不覺得這是不正常的,我們只會讚嘆貿易的發達技術的進步,但想不到在冬天從遠方運來西瓜,和把荔枝存進雪藏庫裏保鮮要耗去多少能源,又得排放多少廢氣。
對於那些仍然沉迷於夏天大開冷氣吃「四季火鍋」的老派人而言,眼下一批關心哥本哈根會議的熱心分子,一群為了菜園村而奮戰的青年,以及頂着烈陽在田地裏勞作的城市新農夫,根本就是堆不可理喻的新人類。沒錯,有人已經活出新時代了,有人卻還躲在自己的殘破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