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4日星期日

梁文道:愛國就是愛國貨

【蘋果日報-牛棚讀書記】一直很喜歡大熊貓,覺得牠是當之無愧的國寶,於是心裏頭就總是在大熊貓和國寶中間畫上等號。凡聽到有人說某某國寶,腦海必定首先浮出一個大熊貓低頭啃竹子的意像,然後才迅速將它轉換成別人所講的那些珍貴寶貝。比如去年轟動一時的〈國之重寶〉展覽,明明大家排隊去看的是《清明上河圖》,我偏偏想起了一頭很肥也很重的大熊貓。再前幾年,前任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和伏明霞結婚,每聽人說他娶了國寶,我腦子裏那頭不理世事猛嚼竹葉的大熊貓身旁就多了一個笑咪咪的禮服男子,十分詭異。

熊貓本無國籍,穿行山野之間,不知有漢,何況魏晉,我們怎麼會給了牠一個身份證呢?美國歷史學家葛凱在《製造中國:消費文化與民族國家的創建》裏點出了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大規模國族化運動的特色:「通過在名字前加上『民族』或者『國』的字樣,中國人生活的其他方面也在被民族化,並且被賦與了民族化的名字,包括『國藥』、『國語』、『國父』和『國劇』以及『國旗』和『國歌』」。這也正是長期困擾我的問題,從飛禽走獸、花鳥蟲魚和長河高山等自然萬物,一直到日常飲食、家具服飾以及藝術文學,這一切一切是怎麼和「國家」拉上關係的呢?一百年前可還沒有這些「國X」什麼的觀念吧?更妙的是,喜愛這些「國X」竟然也是愛國的表現,比如說「愛用國貨」。

一群愛國青年最近正在杯葛法國百貨公司「家樂福」,盛況不減前兩年抵制日貨的風潮。其實中國人抵制外貨也有八十多年的歷史了,只不過近年的抵制運動少了一個前輩們最關心的元素和口號,那就是愛用國貨了。原因可能是全世界的人現今都在使用國貨,就算「家樂福」裏賣的也是國貨,再談「愛用國貨」那就什麼都抵制不了了。但當年的情況很不一樣,中國從往昔的貿易出超變成入超國,再加上「半殖民地」的狀態,政府連關稅自主權也沒有,要挽救被打得抬不起頭來的本國產業,還真得愛用國貨不可。

《製造中國》講的就是那段抵制外貨愛用國貨的歷史,從政府的動員,商界的投機,一直到民間學子的熱情,各種角色一一登場,合演了一台民族產品博覽的大戲。在一般史書裏面,它本來真的只是一齣戲,無足輕重,表現的是大家的愛國熱情,頂多再加上當年經濟結構的問題。但是在葛凱的筆下,這一幕卻是現代中國國族主義形成的關鍵,因為對大部份平民百姓而言,所謂民族,所謂民族精神,皆是很抽象很形而上的東西,只有透過日常生活中可見可觸的物品,大家才能學懂當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或者可以這麼說,就像演戲,要演好中國人,最容易的方法就是從他穿的衣服使的道具下手了。當人人都能一眼辨明什麼東西是中國的,國家就不再只是個觀念而已;當人人都時常操演中國人這種角色,大家就會自然而然地變成中國人了。

說來容易,做起來可不簡單。首先,該怎麼定義國貨呢?一件西裝本來絕不能算做國貨,只有堅守傳統唐裝或者改較現代的中山裝才比較像樣;但萬一一件西裝是國產的,而一襲旗袍用的是日本料,那又該怎麼辦呢?依據葛凱的記述,當年的「愛國商人」或者「民族資本家」想出了資本、經營者、生產者與原料等鑑別國貨的四大標準。按照這套標準,「家樂福」賣的東西起碼是一半甚或四分之三的國貨,抵制或不抵制,大家可以自己計算一下。

好玩的插曲還有很多,我最喜歡一個寄宿小男生的故事。天涼了,小男生的媽媽寄來一件自己打的毛衣,但那毛料卻是日本貨。小男孩一方面怕冷,更要珍惜母親的心意,另一方面又不願穿日本毛料。忠孝難全,如何是好?結果有志氣的男孩天天挨冷風在學校操場跑步禦寒,日子有功,成了該縣賽跑冠軍!不用說,這是商會辦的愛國刊物上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