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27日星期三

梁文道:沒有音樂活不下去

【都市日報-兵器譜】有些學者在動物身上找到了靈感,他們發現鳥類的鳴叫常有求偶的作用,於是猜測人類唱歌也有相似的效果,也就是說人的音樂本能其實是種求愛工具。幼兒如果自幼就懂得聞歌起舞,那可以看作是為將來接受伴侶作準備;假如孩子開始能唱歌哼音樂了,那就是在琢磨自己的求偶本領了。

照這樣說法,人類最早的音樂豈不就像情侶間的山歌?看來不大可信,而且也沒有足夠證據。

要從生物演化的角度說明人類音樂本能的用處,實有點困難。好在有一種特別的新學問,叫做「認知考古學」(cognitive archaeology),專門研究古人感知與思維的能力和心智發展的過程。這批學者裏也有探討音樂問題的,他們發現比起視覺藝術,音樂有個很大的特點,那就是它格外曖昧。例如原始人的壁畫,他們畫牛,那就是牛,你誤會它是豬的機會不太大;但音樂就不同了,你很難明確指出一段旋律描繪的是甚麼,表達的又是甚麼。幼稚園的小朋友或許都會跟拍子唱同一首歌,可是他們對這首歌的感受則可能各有不同。

由於音樂如此暖昧,含義如此豐富,所以處理它的對應機制也一定非比尋常,那就是一種人類獨有的「隱喻」能力了。所謂「隱喻」能力,指的就是用一件東西代替另一件東西,用一個符號表示一種與之完全無關的情緒,比如說用太陽代表熱情,用花朵代表愛。有些認知考古學家認為音樂的起因儘管難說,但它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維護和發揚這樣的隱喻能力。無論聽音樂還是製作音樂,我們總是要主動發揮想像去理解它的意義,去傳達一些感受;因為音樂本身不會自動代表甚麼,只有透過人類的隱喻能力,音樂才能表示些甚麼。

那麼這種能力對人類的生存有好處嗎?當然有,要不然音樂就不會演化成人的本能了。音樂需要的隱喻能力是種很有彈性的認知機能,這種機能使得我們能夠將原來投擲打獵用的石頭變成記事的工具,再做成銳利的石斧;使一個原來用在領域甲的東西可以變做領域乙的利器。正是這種機能,使得人類在面對不同處境的時候,發揮出最大的想像力和彈性,做出不同的選擇,以回應環境的挑戰,解決各式各樣的問題。

而這麼重大的能力,它的出現和茁壯是與音樂同步的;沒有它,音樂不會出現;有了音樂,它就成長得更快更靈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