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日報-兵器譜】雖然羅馬教廷在公元五世紀的時候把2月14日定為紀念聖人華倫泰(St. Valentine)的日子,試圖遮掩原有的羅馬狂歡節Lupercalia;但是後人還是成功地把屬於聖人的這一天扭轉成了歌頌愛情的世俗節日,甚至使得聖人的名字成了情人的象徵。為甚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除了原有異教習俗的頑強生命力,與世人對浪漫愛情的渴望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聖人華倫泰本身沒有太多故事,成不了有力的傳奇。
事實上連誰是華倫泰都有很大的疑問,這個名字在拉丁文裏是「有力量」的意思,乃當時常見的男性取名。至於被封聖的華倫泰,起碼就有三個,其中兩個都是意大利半島上的殉教者。當初教廷把2月14日定為紀念日,原意就是要在同一天裏紀念三位同名的殉道者。可惜的是,即使在早年已甚為詳備的聖徒傳裏也找不到太多有關這三個人的記述。既然沒有材料,就不可能形成故事與傳說;沒有故事與傳說,屬於他們的這一天就不可能產生太多別具色彩和象徵意味的儀式。所以教會想用聖人壓制異教的行動就只好落空了。
反例是在中世紀之後,三位華倫泰中間的一個羅馬神父,終於得到了他的傳說。據說這位神父德高望重,曾被押至仍視基督信仰為邪說的羅馬皇帝面前,誓死不肯放棄信仰。後來他被投入獄中,等候極刑。只是到了這生死關頭,他仍不忘向獄卒傳教。有一個獄卒見他的信仰這般堅定,於是就故意留難他,看他能不能勸他的神治好自己又盲又聾的女兒。孰料神父就在被處決的前夕,真憑禱告的力量恢復了獄卒女兒的視力與聽覺。
這個故事對一般信徒而言,是典型的早期聖人傳說,其中既有奇蹟,還有以身殉教的壯烈情節。所以歐洲今天有好幾座傳說埋了他部分遺骨的教堂都格外神聖,格外受歡迎。維也納市中心的「聖史提芬大教堂」(Stephansdom)也是其中一座,我曾在那裏見過有人在聖人祭壇前獻花,花束上還別了一小張卡片。湊近一看,我才發現那是張Hallmark出品的情人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