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日報-兵器譜】在很多人看來,當前世界最嚴重的問題其實不是恐怖主義與所謂「反恐戰爭」之間的惡性循環,而是滋生了各類極端思想的全球貧富懸殊。但是怎樣處理這個嚴峻的現實,則是各有說法,莫衷一是了。
比方說援助,這本是比降低富國農產品補貼,和改變全球經貿秩序都要來得及時的措施。但是最近卻有許多研究指出西方國家的援助不只幫不了不發達的第三世界,甚至造成天大的傷害。前天我在此介紹過的《白人的負擔》就是持這種觀點的論著。
後來我在《紐約書評》(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上看到《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尼可拉斯.克里斯多夫 (Nicholas D. Kristof) 的書評,他提出了援助失效的其中一個重要理由,是我們很多人都忽略掉的,那就是文化的作用。
例如在埃塞俄比亞的一條村落裏,很多瘦弱飢餓的母親抱著營養不良的孩子,向外來的訪客抱怨乾旱如何造成了災荒,土地裏甚麼都長不出來了。可是明明在兩百呎外就有一個湖,他們為甚麼不引水灌溉呢?原來自古以來,這條村子就沒有引用湖水的傳統。就算不知水道灌溉的方法,去裝水回來總行了吧?可那些年輕力壯的男子又會說裝水是娘們才幹的活,堂堂男子漢又怎能頂著個大缸來回運水呢?
所以許多機構特別強調教育的重要,試圖改變這些地區的生活習慣和傳統觀念,使他們更能接上國際援助的軌道。因此一個致力於減少肯雅兒童寄生蟲疾病的慈善組織就大力推動衛生教育,想叫孩子們小心自己的生活環境(例如食水)是否安全。後來有經濟學家做過調查,發現比起直接派發除蟲藥,這些教育計劃的功效等於零!原因是幾百年下來的生活方式,不是你用一年工夫說變就變得了的。
我們實在不能把接受援助的人想像成一無所有的「裸人」,不能只是因為他們窮苦就得剝除一切的文化背景和社會習俗。就算到了生命受到威脅的地步,人還是人,有個別的偏好,也有集體的傳統。援助者常常把自己想像成從天而降的救主,以為只要一現身、一拋出金錢與物資,受苦受難的蒼生黎民就會一擁而上;我們怎麼給,他們就怎麼收。
援助失效,往往就是出於這種自傲,忽視了從受援者的角度來看他們的需要,忽視了他們自有的存活方式。即使是慷慨的援助,也要懂得尊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