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錯了嗎?
好幾個月以來,只要扭開電視機,就可以發現一個香港政府教育及人力統籌局的廣告不停地播放,主旨是教育社會大眾「求學不是求分數」。
與此同時,馬路邊上和巴士車身卻有著數不清、分不明的補習社廣告,內容除去那些男的帥氣女的美豔的「名師」,就是吹噓自己的成績如何優異,學生們的考分如何脫胎換骨。
兩種廣告,兩種價值觀的對碰,勝出的當然是補習社和它代表的那種「萬般皆下品,唯有考試高」的心態。
兩個禮拜之前,香港「會考」放榜的結果成為社會話題,因為一方面二十五人考得「十科全優」的佳績,照例被尊為「狀元」(多封建的一個名詞呀);另一方面則有破紀錄的兩萬多名學生應政府「求學不是求分數」的號召,一齊考了全科零分的結果出來,這樣的考試差距實在太過駭人。
可是過了兩個星期之後,網絡上之所以仍有人樂此不疲地議論,卻是為了其中一個「狀元」不顧母校反對,毅然決斷地替補習社拍廣告。
他甚至還和自己就讀的中學劃清界限,公開在媒體上指責學校老是勸他不要只顧分數,阻止他報考十個學科。
這位被許多人批為「叛徒」的學生又告訴記者,自己兩年來完全沒有社交生活,斷絕了一切興趣嗜好,一門心思都寄託在考試上了。
大家可以批評這個年輕人忘恩負義,也可以指責他成了個百分百的考試機器。但是只要冷靜細想,難道他真的錯得很離譜嗎?難道補習班加強了學生的考試能力也是錯的嗎?這位老實的同學不是罪人,他只是受害者。
求學還能求甚麼
「求學不是求分數」這種美麗的口號是不會受到質疑的。今天任何能夠談上兩句教育理論的人,都會認同學業成績不能展現學生的所有能力,所有成就。一個人的才能是多元化的,知識經濟和全球化社會也需要多元的人才,所以考試絕非社會選拔人才的唯一途徑,而一個考試不行的他也不是別無登龍之道。
可惜理論是理論,現實卻是另一回事。最近香港「最高層次」的諮詢架構「策略及發展委員會」提出了貧富差距惡化的趨勢,和青少年失業率難以下降的困境,這幫地位崇高有頭有臉的大哥大姐,想出的對策竟然是「改善教育」!這個建議就和那個叫大家不要太著重分數的廣告一樣荒謬。
因為我們都知道香港社會現在最大的問題,不是年輕人還受不夠教育,而是能夠滿足那麼多不同類型人才的位置根本匱乏。我們目睹著大批青年一個課程接著一個課程地讀,文憑和證書拿了一張又一張,但還是人浮於事,工作朝不保夕。更別說那些上了當借錢去念副學士,以為自己將來有機會一圓大學夢,最後卻給卡在中間不上不下的可憐蟲了。
青少年失業率那麼高,不只是他們的能力不夠好,老闆們看不上眼。更重要的原因是,本來適合學歷較低者的工種正在日漸縮減消失。這是整個社會結構的趨勢,不是個人主觀就能改變的。
很多人都說我們已經告別了「文憑社會」,可惜的是那個不單單注重文憑和考試的社會卻遲遲未來。年輕人如果「求學不是求分數」,又還能求甚麼?特別是香港官方正把經濟定位為「國際金融中心」,我們要那麼多多元化的人才又有何用?即使是政府本身的外判商,在聘用保安的時候也要看會考成績。那兩萬多名會考零分的學生難道可以在求職的時候說「我的成績雖然不好,但我的人品不壞」嗎?政府一方面鼓吹求學的目標要多元,學者很配合地描繪未來人才多樣化的美麗圖像,但同時卻又無視社會向上流動階梯日益窄化單一的趨勢,這是否太過不負責任?政府那「求學不是求分數」的廣告又算不算虛假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