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26日星期三

梁文道:香港的「回歸」

香港「同胞」?

最近許多大陸媒體都在預備香港回歸十周年的特輯,原來香港已回歸十年了嗎?或者,容我以一個香港人的身份再去追問,香港回歸了嗎?

回想九七以前,形容「回歸」這件事,其實還有另一個說法,而且相當普遍,起碼比得上「回歸」,那就是「過渡」了。

但是時至今日,已經沒有人再用這個詞彙了,因為它十分地政治不正確,彷佛意味著香港由英國轉到中國這件事不是一樁值得歡慶的民族大業,而是兩個政權之間不帶情緒的一次交易。

即便如此,我仍然想問,我們真的「回歸」了嗎?常聽說香港人自以為是,覺得自己比起內地其他省市優越,高高在上,甚至還歧視內地人。因此香港的回歸仍不算真回歸,因為他們之中仍有人不認自己中國的身份,說難聽點,裡面甚至可能還有些「港英餘孽」呢?

可是回過頭看,內地又預備好要接納這個兒子了嗎(或者說「女兒」,一切國族論述中的最愛)?所有的官或發言、所有的傳媒報道,我們香港人都成了「香港同胞」,加上澳門,就叫做「港澳同胞」;再加台灣,則是「台灣和港澳同胞」。但我卻未曾見過有人把上海人稱做「上海同胞」,將北京市民稱為「北京同胞」的。稱呼事小,其後的意識卻值得研究。

「同胞」二字本有血濃於水的感覺,非常親切;但在這樣的語境底下卻成了一種隔開香港人與內地人的身份標識。

親近的言語反而變做陌生的區別,實在吊詭。

我又看過許多中國城市排行榜,或者是比較適宜居住的程度,或許是比較環境保護的成效。每次緊張地察看,都令人慨嘆地發現香港十大不入,甚至根本進不了榜。難道香港就這麼不宜人居?難道香港的環境已被污染到了這個地步,比不上幾十個內地城市?

當然不是,關鍵在於直到近年幾份評量城市經濟發展的報告出來以前,根本沒有人會把香港列作中國城市。為甚麼?我們不是回歸了嗎?這些排行榜還是中國的傳媒和研究機構設計的了。

香港何時能進入中國

各式各樣的城市排行榜,之所以少了一個香港,原因其實不止是意識層面的領先,還是種種或隱或顯的體制屏障。有時是某些有城市背景的主辦單位刻意不想香港加入;更多的時候,卻是發現香港到底在另一個基礎之上,樹立於另一種制度之中,硬要比較似乎不公。

也就是說,我們必須承認一國以內兩制的現實。在這兩種制度底下,有截然不同的教育政策、住房政策、醫療政策和城市規劃原理,因此就有兩種不同的城市面貌與生活方式。所以在評比宜居城市、住屋價格一類的排行榜時,把香港排除於內地各大城市之外,應該是合理的做法。

但是如此一來,卻也抹殺了「一國兩制」一個很重要的策略意義,那就是共存的兩制互相學習,甚至競爭。總將內地外於自己的視野,是很多人詬病香港的地方;可是難道反過來把香港丟到外面,又是有意義的做法嗎?

香港是個自由港,一隻內地的影音產品可以隨便進入,所有製作公司都能夠輕易打進這個市場,與各國對手一爭長短。

相反地,香港的電影和電視若要北上,可說是困難重重,不只受到內地審查;還會為了地方上保護既得利益的原因,遭到多般限制。

其實放在出版物乃至於一切文化產品上,情況也是一樣。只要有消費者,就會有入口商,理論上任何書刊香港都看得見。可是香港的報紙、雜誌、書籍,就算用開繁簡字體的差異不論,有多少可以自由進出羅湖關呢?

在體制上,這是個政治考慮與商業利益的問題,不過在文化上,久而久之,它會形成另一種文化後遺症。那就是香港人有了解內地民情民心的基礎,但是內地人卻總是無法正確判讀香港的實況。這不只是文化的表面隔閡,還會加重已存的偏見,許多一般百姓就著道聽途說的消息,往往很輕易地下了定論:「香港人就是這樣,得了那麼多好處,還要不滿這個不滿那個的。」

到了最後,它還是意識區隔。不是香港人還不夠「認同」祖國,不,香港人起碼個個都能「認識」中國;而是內地人不夠認識香港。回歸九年了,儘管還有了自由行,但我們始終是「香港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