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22日星期三

梁文道:復古莫札特

【都市日報-兵器譜】音樂界把今年定做「國際莫札特年」,因為今年是莫札特誕生250周年。於是很多音樂廳早就做好準備,推出特別節目大事慶祝;唱片公司更是不會錯失促銷的好時機,一套套的專輯甚至全集排著隊出版。

這種盛況,在1991年已見識過,那年是莫札特逝世的200周年,一生一死,五十一百,都是音樂產業搞市場營銷的好藉口。但比起15年前,今年有個明顯不同的地方,那就是標榜「本真」的唱片和演奏越來越多。喜歡古典音樂的人一直有個謎思,就是盡量追求作曲者的原意。所以唱片評論常見:「XXX的技巧完美,但是很難讓人信服這是對於巴哈最準確的詮釋」;又或者「XXX是值得祝賀的,因為他讓我們無瑕地聽到貝多芬的聲音」。也就是說,一個樂團也好,一個獨奏家也好,不只要在老曲子上玩出新意,還要不懈地尋找作曲家最真最原始的意思,如此演繹方可稱作「權威」。

約30年前,追求原意開始變成追求原音,在大堆學者考證支持下,出現了一批古樂團和用古樂器演奏的表演者。此後一發不可收拾,時至今日,古樂變成龐大的門類。所謂古樂,指的不是中世紀和更古老的音樂作品,而是用當年的樂器、當年的演奏手法演繹當時的音樂。例如莫札特其實是個很近代的人,但當年的樂團規模和今天相去甚遠,我們實在不該用上百人大樂團去演奏他那些原本是寫給幾十人小樂隊的交響曲。這說法聽起來很有道理,因為莫札特年代的樂器和今天的大不相同。比方說鋼琴,如今的鋼琴是種發展得相當完美的樂器,發出來的聲音幅度大,音量雄渾;但莫札特彈的維也納琴卻只有5組61個鍵,發音清脆,彈起來有特殊的顆粒感。

再說音高,18世紀的音高標準要比今天低上半度,按古樂家看法,彈一首G小調的曲子實際上該變成降G小調。再嚴格一點的,甚至要講究演奏和聆聽的環境。

像巴哈的大部分作品,就該在教堂裡演出,因那裡的音響效果才是當年巴哈聽見的聲音。古樂大師嘉迪納近來推出一系列極受好評的巴哈聲樂唱片,均是在教堂裡錄音。古樂潮流興起後,許多「老」一派的音樂家認為演奏不能盲目崇古,使用古樂器更不一定是古人的意願。他們爭辯:假使可以的話,莫札特也會樂意把他的歌劇交給今天編制龐大的樂團演出。換句話說,莫札特以前使用人數少一大半的樂隊,其實是被迫的;如果條件許可,他老人家一定覺得樂手人數愈多愈妙。爭來爭去,還是音樂演奏的「本身」迷信累事,總覺得演出得「真」,甚至比「美」還重要。到底我們聽音樂是為了美好的感受還是為了聽實話呢?維也納和薩爾茲堡有不少專門哄遊客的莫札特音樂會,樂手都戴上假髮穿上古裝製造復古的氣氛。

看來今年他們該給聽眾們也配上一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