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11日星期日

梁文道:小心暴力

【蘋果日報-牛棚讀書記】原來和香港一樣,其他主辦跨國大型經貿會議的城市在會前也會有各式各樣的暴力傳媒。比如說加拿大的魁北克,它是二○○一年美洲國家高會的東道主。一個打算和兒子一起去抗議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擴大了貧富差距的母親聽到了傳聞:「如果我去魁北克,我兒子會不會被噴灑胡椒?」另一個渥太華的小學老師則說:「我很擔心自由貿易會造成教育民營化,我想去參加魁北克的示威活動,但是安全嗎?」

近年聲名響遍「反全球化運動」的加拿大作家娜歐米.克萊恩(Naomi Klein)不斷跟蹤和參與一場又一場的大型示威集會,持續報道國際貨幣基金會、世界銀行和世貿遇到抵制的詳情。《破窗》(Fences and Windows)是本2002年出版的舊文集了,但它還是能夠起到很大的參考作用,讓我們看到那些「暴亂」的真相,認識那些遊走全世界的「暴徒」到底是誰。

真相其實很簡單,那些千里迢迢繞全球跑的人根本不是暴徒,正正相反,他們才是暴力的受害者。例如有個種油菜的歐洲農夫,他要抗議世貿組織太過保護知識產權,等於向平民橫施暴力。為甚麼?因為「孟山都」公司有架運滿基因改造油菜種子的卡車在經過他的田地時,掉了一些混在他自己的農作物裏。從這個農夫的角度看,這叫做基因污染,改造過的油菜籽污染了他的有機油菜籽。從「孟山都」的觀點來說,農夫透過這批作物賺錢卻是侵害它的專利產權。最後法院接受「孟山都」的說法,這位農夫被控偷竊,要賠兩萬美金。

包括這個農夫在內,來自世界各地懷抱不同目的的人,湊成聲勢浩大的「反全球化運動」。但是所有他們到訪的城市都把這些真正的受害者描述為「暴徒」,而媒體關於他們的暴力傳聞,根據娜歐米.克萊恩,大部份都來自當地保安部門。的確,是有一部份人會用石頭砸麥當勞;但還有更大部份的人只不過是想阻塞交通,靜坐在會場入口,好阻擋會議舉行。但是警方總是分不出暴力和公民抗命,甚至拒絕作出這種區分,把所有用公民抗命方式示威的人都看成「搞事份子」。

於是胡椒噴霧、水炮和塑膠子彈一一登場,於是警方總是先行一步去封鎖示威人士的集會中心不讓他們出門。當然事情怎樣發展下去就不難想像了,雙方的追逐戰正式開打,有人流血,有人被捕。在電視上看到一片煙霧和喧嘩的我們,很自然地就會把一場運動看成暴亂,而忘卻讓它變成暴亂的往往就是警方。

自從西雅圖之後,各城的保安部門學精了,懂得利用這種媒體造成的印象,先嚇倒所有本來打算參加遊行的人,例如開頭提到的那位母親和老師。不過香港和其他城市還是有分別的,在魁北克那場會議之前,娜歐米.克萊恩和麥克.翁達傑(Michael Ondaatje)等六千多名加拿大作家、學者、法官、律師和演藝人士聯署了一封公開信,警告當地警方不能對示威人士採取警察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