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5月30日星期一

梁文道:星戰迷迷甚麼

【都市日報-兵器譜】我們這些看《星球大戰》長大的人,常常碰上一個溝通問題。例如:「你記不記得第一集裡的Obi-Wan,他怎麼好像從來沒見過Luke似的﹖」另一個人或許會說:「你說甚麼﹖Luke在第一集根本還沒出生,Obi-Wan遇上的是Luke的老爸,Anakin Skywalker」。

這個問題就是到底星戰系列的哪一集才算第一集。如果從放映的順序看來,第一集應當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播映的哪一集;但若從故事的發展秩序來講,哪一集卻是「第四集」。

這個第一集的定義問題上,我們正好可以看見作為一部商業電影,《星球大戰》的特異不凡。一般系列的商業電影往往是第一集順序開拍,第二集三集接續推出。

如果有所謂「前傳」,如《驅魔人前傳》或即將開拍的《奪寶奇兵前傳》,哪也往往是因為眼見正傳風行,製作人才動腦筋回頭補上正傳之前的故事再撈一筆。

但《星球大戰》卻很不一樣,喬治.盧卡斯一開始就想好了故事的大綱,卻決定中間落墨,從第四集拍起。

於是當年我們還小,在戲院裡見到一艘小型的太空船在另一艘巨大的宇宙戰艦上空飛過,哪艘戰艦如此巨大,小船好像怎麼飛都還飛不出它的範圍,我們就從這個很有隱喻意義的視覺效果開始,墜入哪無窮無盡但又封閉自足的宇宙,成了一群星戰迷。

我們沉迷,就因為展現在眼前的一切是這麼浩大甚麼叫做「共和國軍隊」﹖「黑武士維達」到底是誰﹖每個人物每段情節背後好像都有千頭萬緒的索,然而我們在哪些特技構成的震撼之中迷失,不知就裡地從一個銀河史詩的中間片斷進入,不知開始,更不知何處為終。

喬治.盧卡斯還在唸大學的時候,開始構思《星球大戰》。他很喜歡各種神話及中古歐洲的騎士傳說,並曾求教著名的神話學家約瑟夫.坎見(Joseph campbell),請他指導《星球大戰》的刻本寫作。

所以《星球大戰》雖然有著科幻電影的外貌,骨架卻非常傳統。聲光科技之外,師徒父子之間的情仇,英雄的墮落與再生,泛靈論式的「力量信仰」,黑暗的誘惑,騎士團般的組織,才是星戰系列的原始動機。

傳統素材搭出的宇宙戰爭,使得《星球大戰》成為荷李活電影工業在征服全球的霸業裡,一段可以不斷追索不斷衍生的現代神話。

所以星戰迷和一般的商業片「粉絲」不同,他們都是一群需要一個說不完的神話的意義追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