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港聞】這是一篇早該寫出來的文章,但因為印尼地震之事耽擱了兩個禮拜。這篇文章的其中一個目的,是回應上月27日南方朔在此發表的《誰是香港的中流砥柱》。但現在才寫以下的東西也未必過時,因為我不只是回應南方朔,也是在整理回歸7年來各種關於香港歷史和社會性質的討論,然後試圖提出一種不同於主流的「香港論述」。南方朔向來是我非常欽佩的評論家,博聞強記,下筆字字千鈞,實在是我們年青一輩效法的對象。但是在他這篇概述香港問題的文章裏,卻有許多我不敢苟同未必接受的說法,因此不得不在此引伸探究。南方朔很正確地從香港「脫殖民」的歷史入手,分析如今我們面對的問題,但是恰巧在這個分析裏他忽略了香港解殖史的複雜性。如果要看清香港解殖經歷和過去歷史的面目,我們有必要先從對目前香港狀的描述開始。不論你是中產階級還是草根階層,不論是商界大款還是邊緣勞工,不論是民主派還是保守派,大家一談到近年香港社會的情,最常使用的字眼或許就是「衰落」。「衰落」和「進步」這一對詞?,根據德國概念史學家ReinhartKoselleck的研究,是在啟蒙運動時期開始才有了今天的意義,用以描述一個社會的轉型和變化。但是歷史和社會不是生物,本無所謂衰頹落後,也談不上演化進步。因此「衰落」乃是一種隱喻,可以模模糊糊地拿來形容主觀的感受。當所有人都說香港衰落的時候,我們必須注意這只是表達大家的感受。問題是香港如何衰落?對不同的人而言這衰落會不會有完全不同的意思?我們又是用什麼標準去說明香港現在確實衰落了呢?
有些人說香港衰落是覺得政府不如以往強勢,形同一堆「肉團」(劉迺強語),有些人則認為政客搞事使得社會大亂(如部分商界精英所言),還有人覺得政府行事離民主道路愈來愈遠(泛民主派的意見)。打工仔因為搵食艱難覺得香港衰落,大商家則因為「營商環境惡化」而感到香港不如以往。有人只因為香港說普通話的人要比說英文的人多,就認為香港不行了。更有人把黃霑、梅艷芳等人的死都算在香港衰落的帳簿上。可見雖然大家都說香港衰落,但每個人的意思和各自抱持的理由都不盡相同,甚至彼此矛盾。
一談衰落,就必然預設了香港曾經有過相當興盛的時候。由於每個說香港衰落的理由都不一樣,因此大家對於香港興盛時期的理解也就當然有異了。有人懷念那時儘管談不上民主但政策的擬定夠科學,有人說過去政府親商但還不至於像今天這麼一面倒,有人說香港人以前獨立自強不求施捨,有人則說往日的香港人人有機會向上爬。不管大家從什麼角度去判斷以前的香港好,至少大部分香港人都同意以前的香港的確不錯。這就牽涉到對香港社會和歷史的理解了。南方朔正是從這裏開始他的推論,認為「香港的相對繁榮富裕,使它對母國的感情相對較為疏冷」,進而導出又在「國際政治及媒體勢力對香港微妙的操弄」底下,「香港搞好是不正常,搞不好才是正常」的說法。因此香港政府陷入了朝弱野強、無論做什麼都不對的癱瘓狀態。他認為香港的「時代精神」視特區政府為中央政府的代理,所以對香港政府的不信任也是歷史上對母國疏冷的延伸。南方朔針對這個情列出的解決方案之一,是要北京和特區政府建立起「一組符合人類普遍經驗,而且又必須有說服力的『香港論述』」。
可是香港過去真有這麼好?北京和特區政府及他們的支持者又真的沒有一套「香港論述」嗎?我以為香港的昔日興盛其實只是一種被誇大的神話。而政府及其支持者也的確生產過一套「香港論述」,只是這套論述既不完全符合「人類普遍經驗」,更沒有說服力。並且這套官方論述正正就是建立在舊日興盛的香港這個神話上的。
如果要準確分析今天香港的各項問題,就得理解眾人口中的「衰落」是什麼意思。如果要搞清楚香港究竟怎樣衰落,我們就得揭穿那個很美好很值得懷念的興盛香港,到底是什麼一回事,它又如何普及成了一種影響廣泛而又霸道的意識形態。關於這個問題,我們下回細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