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牛棚讀書記】以前我不懂,為甚麼有那麼多人喜歡買電影的原聲唱片(Soundtrack),使得稍有規模的唱片行都要開設專櫃,去滿足那些看了電影還要屍骸的迷哥迷姐。屍骸,就是電影音樂在我腦子裏的過去印象。那些唱片猶如親友骸骨,讓悼亡人帶回家去沉思想念,彷彿死者音容宛在。
其實我也買這種唱片,可是我從不敢正面面對自己買它們的理由,因為我總搞不懂應該如何看待這些唱片:它們到底是可以獨立地聽的音樂?或者只不過是一部電影的「配樂」呢?其中當然有聆聽價值極高的作品,但在欣賞的時候又總是無法排除記憶裏的那些動人畫面,這又會不會不夠純粹?如果有些音樂極好,甚至遠勝它原來要陪襯的影片,這是否說明了作曲者和導演的合作有問題?
於是我讀羅展鳳的《映畫×音樂》,一本中文世界裏難得專談電影音樂的書。她寫寇比力克與哥普拉實在寫得好,這兩人用古典音樂也實在用得出神入化。例如《2001太空漫遊》,誰會想過圓舞曲大王約翰.史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竟然可以如此脫俗,在一部科幻電影裏面,為星球和飛行器如此伴舞,演出一場太空華爾滋?羅展鳳很詳細地交代了寇比力克一直以來對音樂的看法,又把《藍色多瑙河》在《2001太空漫遊》中出現三次的場面一一分析。她的?述清楚又引人入勝,讀了之後使影迷更佩服寇比力克的大師手筆,他對這曲子的深刻認識,令他可以更瀟灑地使用它。難怪有人是從看寇比力克的電影開始,才愛上古典音樂。
羅展鳳這本書叫我驚訝的是,竟有一章專談小津安二郎的電影音樂。或許是我遲鈍,在我的回憶中,小津的電影似乎總是沒有音樂的。一段段平穩細瑣的對話和平常生活,靜靜的鏡頭,怎還容得下多餘的吵耳樂聲?但羅展鳳卻說:「細聽小津電影中的音樂,往往發現其低調簡單的調子見精緻細膩,平淡中充滿了一股懾人的生命力,單獨聽來,更有一種舒緩的淨化之感……」這麼說來,小津不是不愛用音樂,而是用得太好,以致於我聽過卻不覺其在。那麼寫作那些獨單聽來也十分美好的曲子作者又是誰?原來叫做齊藤高順。看來我得訂回來聽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