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報財經新聞-書海迷航錄】由於直到目前為止,我都只喜歡過女人,而我是個男人。所以當我第一次知道這個世界有同性戀這回事之後,我就對同性之間的愛情故事很好奇。並非因為我從來對陌生的有偷窺之慾,而是我很想知道作為一個異性戀,在看同性戀的情慾故事時會有何感受。我們的主流社會充斥著各種有關愛情的影象、文字與聲音,裏頭總是一女一男的角色、橋段和情節。在這樣的環境底下,一個同性戀者如何養成?她在看著那些悲壯、悽酸的異性愛情巨片時,可會生起一點無奈,可會比我多一重主動去轉化主角的性別?有時候我甚至想如果同性戀才是主流,我在看著充滿她們的措辭的小說時,我會不會有透不過氣的壓迫感?我須不須要遮掩一下自己的什?
具政治效果的愛情故事
對像我這樣的人而言,《月亮的騷動》雖然又是一本平常的愛情故事集,只不過是一本《她她的初戀故事:我們的自述》,但有非常的政治效果。據說這本由金曄路主編的二十六個港澳女孩第一次喜歡上另一個女孩的經驗自述集,是近期商務網上書店暢銷榜中的十大之選。我猜讀者之中除了厭倦主流愛情故事和外文書,想知道更多熟悉環境中其他同志的經歷的人之外,可能也有抱著和我相同看法的異性戀。
對我這類人而言,《月亮的騷動》的第一個政治效果是它竟然真的很平常。雖然結集在「她她的初戀故事」這個名目之下,但這初戀與我熟悉的初戀很相似,同樣的患得患失,同樣的牽腸掛肚,同樣的事過惘然。如斯平常,如斯平常地叫人共鳴,可以令最把同性戀當作異類的人也發現「正常人」不只是自己。就此而言,我強烈推薦這本書給明光社的朋友。
它的第二個政治效果,相反地,來自於那些故事的不一樣。不只是二十六個人有二十六個故事,個個不同;而且因為這是女孩子與女孩子的愛情,而非主流的男女模式。所以我們可以發現這些主流以外的愛情受到了怎樣的壓抑,人類之間最根本的情誼與交往怎樣被監控和限制。又由於這些是女子間的故事,而非泛泛的同志愛情列傳,所以有不同的感性與情調、纏綿及溫柔。
無所謂「真正」性傾向
對我而言,最大的發現還是性慾傾向在這些故事主人翁身上的流動。不少作者的初戀對象後來有了男朋友,也有作者在第一次愛上一個女子之前也曾暗戀甚至交往過男人(所以這不是一個人的初戀體驗,而是一個女子與另一個女子的初戀體驗。)它們說明的不是一個人怎樣發現了自己原來是直或彎,也不是一個人終於會找到自己的「真正」性傾向,而是一個人可以擁有的情慾潛質,人類在不同的所謂「性傾向」之間的變化能力。當然你可以說這些女子受到社會壓力與潮流影響被迫轉向,但你不能否認在這種邊緣裏,人會變得更自由更開放的可能性。換句話說,這本書可以發揮解放的作用。
2001年10月27日星期六
梁文道:別人的經驗使你解放
2001年10月13日星期六
梁文道:美食的神話與現實
【信報財經新聞-書海迷航錄】我在電台做書話節目的拍檔江瓊珠不時被人誤為江獻珠,也有人以為她們是姐妹。老實講,有時我也覺得如果江瓊珠真的是江獻珠那就太好了。江獻珠不只是個成功的食譜作家,又在報刊雜誌上寫食經,還是廣州知名美食家江太史的孫女,可說是幼承庭訓。江家另一名人南海十三郎則是她的叔叔,在《蘭齋舊事與南海十三郎》這本憶述故人故事的書裏,無論是廣州,江家的美食文化還是南海十三郎的身世遭遇,她都有第一手權威性的說法。書裏除了太史蛇羹等名饌的本相真原之外,還有很多令人神往的事。例如吃荔枝,她江家就有極為矜貴的吃法。原來江太史自己有一個宏大的荔枝園,凡耕種施肥之法盡皆考究,不在話下。每年糯米熟成,她們就會在黎明時分到園裏自採自啖。原因是糯米懼光,日曬之後糖分變酸,口感就不對了,只好「經過夜晚的溫涼,糯米方能顯出其香、甜、鮮、脆的最佳狀態」。
這都是已去的美好日子,住在這由盛轉衰的「美食之都」,讀來徒令人傷感。江獻珠近撰《傳統粵菜精華錄》及《古法粵菜新譜》二冊,又是一個令人慨嘆生不逢時的例子。這兩本書原文出自「特級校對」陳夢因的《食經》,江獻珠加以編撰,配上食譜,還有圖片示範,的確是圖文並茂,掌故與實用並重的粵菜文化導引。余生也晚,孤陋寡聞,此前從未讀過香港「食經鼻祖」陳夢因先生(筆名「特級校對」)的文章,再加上有江獻珠以現代人的角度加以註解,自是第一時間買回來捧讀。豈料不只愈看肚子愈餓(這是我的一個毛病,看人寫食,總是不能自制地有生理反應),而且還很痛苦地發現這種飢餓感竟是永遠無法消除的。
陳夢因先生見多識廣,對傳統粵菜有極深的認識,他寫的食制之中,有不少是「食在廣州」時代的作品,惟年份久遠,聽其作法之繁複品味之精玄,往往令人有如聞神話的感覺。例如做太史豆腐要用雞汁,但這汁竟不是煲一鍋雞熬出來的,而是不加水蒸出來的!好在他有江獻珠這入室弟子,親手操作之後為師傅的經補上了譜。於是神話似乎有了重現人間的可能,掌故成了彩色的照片活現眼前,蒸雞汁是真有其事的。
但你可千萬別以為自己跟著書動手下廚,就可復活粵菜極盛時期的景象於家中飯桌之上。過去一二十年來,香港的傳統零嘴小吃在政府政策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下,愈搞愈糟,在便利店用微波爐「叮」熱魚蛋就可算數;另一方面大富大貴之家只懂在貴價材料上花錢,於是有的食材因為準備費時賣不出好價漸漸消失。貧富差距固然加大,吃的工夫則平等喪亡。在這兩本書裏有的菜,明顯是如今一般人家花不起工夫去做的,有一些則根本是材料都找不全了。例如鼎湖上素這所有坊間酒樓都誇稱會做的菜,照書中看來竟沒有人做得對。要照歷史原樣做好這道昔日廣州四大酒家代表菜之一,原來得有桂花耳、石耳和口蘑,可這三樣材料在如今的香港是根本找不到的。所以看這套書的心情是很矛盾的,陳夢因的食經愈是精采,遺憾也就愈大。
2001年10月6日星期六
梁文道:這個聲音很中國
【信報財經新聞-書海迷航錄】過去幾年,香港文化學術界很流行談本土脈胳裏的中國因素,例如公園設施裏的亭台流水,建築上的紅牆綠瓦,電影中的燈籠清裝,文學裏的人物形象與語言。雖然我們常說香港文化也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但另一方面卻不會把整個香港的現代都會文明都歸入中國文化的範圍之內,反而能在一幢幢的玻璃幕牆大樓之間一眼就指認出一座飛簷很「中國」。在此,我們所謂的「中國」是一種別具一格的文化傳統;又如「上海灘」的唐裝,無論怎樣西化,還是會被看作傳統中國的象徵。既然在這個被認為是中國一部分的城市裏有這多中國的代表,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它們為什可以代表中國,它們有多中國化,和它們是否符合真正的中國傳統了。
有關這些問題的討論,表面一點的是爭辯那些服飾建築是不是真的夠中國正統、合禮法規矩,這當然也有意思,但問題在於它們總假設了一個中國傳統的穩當存在,忽視了所謂傳統並非一成不變的死物。所以有須要更深入一點,先把中國文化的本真性懸而不論,去看看這些中國元素實際上發揮了什作用,它們跟本土脈胳發生了什關係,如何轉變演化等等。在這後一類討論裏,我們往往發現本地文化的中國因素代表了香港人對中國的想像和情感投射。因此中國因素在香港各個文化領域裏的出現,就不能只是真不真確正不正統的問題,而且還是怎樣被構造被處理,和它們的後果如何的問題了。
余少華的《樂在顛錯中–香港雅俗音樂文化》在這個背景下是一本難得的論著。其難得處之一在於香港雅俗音樂裏的中國因素本來就是極其顯眼,而又乏人探討的領域,余少華卻花了不少力氣來處理它們。其二是近年以文化角度研究音樂的不少,但在流行歌詞和單純的樂壇歷史之外,還能從音樂角度很技術性地去分析的就不多了。余少華任教於中文大學音樂系,對於這個系裏幾位青年學者的勤奮和創意,我向來配服。余少華擅長音樂史和民族音樂學,又曾是香港中樂團的團員,自然有不凡的內行看法。
在這本論文集裏,余少華由譚盾為香港回歸譜寫的交響曲談起,說到唐滌生、南音、顧家輝、黃霑和許冠文,細數了坊間流行音樂曲式和歌詞的組織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為何在一段時間裏只奏不唱。看過之後,弄得我好像也有點入了門能充內行的感覺。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是他對香港文化環境裏音樂上中國因素的分析。例如他談徐克的《笑傲江湖》等港片的配樂,不但很正確地指出了演員明明彈的是琴,而聲帶播出的卻是箏等極不專業的張冠李戴;還進一步鋪陳出此種現象反映出的對中國的看法。
作為一個學者,他沒有苛責黃梅調、時代曲和鄧麗君等流行音樂「扭曲」了正統中國音樂,反而承認它們塑造了幾代人對中國音樂的聆聽習慣及印象。並且再進一步,余少華質疑什才算是真正的中國音樂。比如關於現在大家習慣了的中樂團,他不只介入中樂是否適合交響化的討論,還從中樂傳統裏的合奏觀念變化,二十世紀裏中樂樂團的歷史,各項樂器形制的沿革入手,說明如今所謂的「正統中樂」根本就已經是一個西方化了的樂種和實踐,而這個偏離傳統的過程是社會、政治和經濟等各種力量共同促成的。面對這種情況,余少華一方面從美學的角度陳其得失;另一方面還是客觀地表示了在音樂學上,並沒有所謂正統或不正統的中國。總括而言,這是一本關於我們聽來很中國的聲音、它們為何中國、如何中國的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