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9月12日星期二

梁文道:文化政策缺席選舉

【蘋果日報-蘋果論壇】或許很多人已經忘記,這一次的立法會選舉是政府「殺局」,拆毀了市政局和區域市政局之後的第一次立法會選舉。這是有多年歷史的「三級議會」制度崩解之後的選舉。我們可以從這一次選舉看出政府「殺局」,到底殺掉了些甚麼,同時總結一下「三級議會」時代的政治遺產。

市民參與空間縮減

還記得一九九九年中,當政府執意解散市政局和區域市政局這兩個民選議會,把權力收歸中央的時候,藉口之一正是這樣「可以更好地監管」。而所謂的「監管」,不外是指政府本身對該等政務的掌控,和立法會的監督。於是原來交由兩個市政局制訂政策,兩個市政總署負責執行的工作,現在分別撥給了食物環境衛生署及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政府的掌控大大加強,但市民的參與空間卻急劇縮減。

可悲的是,立法會在人手編制和預算沒有相對增長的情況下,自然無法代替前市政局監督環保及食物衛生與文康事務的職責。關於這點,大家只要看看「殺局」之後的立法會,到底對這些方面作過多少次質詢就知道了。所以「市政局做得到的,立法會一樣做得到」這種論調,只是胡謅。

再看此次立法會選舉各個候選人的政綱,除了一向關心文化政策的何秀蘭,和剪綵剪上癮的前民政事務局局長藍鴻震之外,就再沒有人把文化政策此一市政局時代的重要領域納入政綱。可見政府殺局,各大政黨政團在一時的爭論過後,同樣也很配合地「善後」。

市政局和區域市政局曾一度被視為政黨們培養第二梯隊力量的溫。有關政務的議題在此次選舉的缺席,反映了所謂的年輕一代還無法登上大台,影響黨內主流派操控的立法會競選策略,尤民主黨為甚。

政黨忽視重要領域

另一方面,這也顯示了香港各個政黨的基本性格。試問一個負責任,對政策有通盤且融貫的理解和藍圖的政黨,怎可能在那麼短的時間,因為某個範疇現實的政治舞台消失,就放棄了相應的發言領域?很多人都批評香港的政黨只是反對黨或保皇黨,既沒有做執政黨的能力,也沒有執政的雄心。也有很多人為他們辯解,指現在的政策架構根本只能迫?韞L們當反對黨。

但問題是,在還有市政局和區域市政局的年代,各政黨明明握有制訂政策的權力和本分,卻不是甘於單純的監督,讓權於兩個市政署,就是跑去搞所謂的地區工作。現在看到他們這般有始無終,輕易地放棄了以往自己黨團有這麼多人投入的領域,我們也實在不用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