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道文集
香港雜評
2018年7月29日星期日
梁文道:Me too的後遺症?
›
過去一個星期的中國輿論實在熱鬧,先有問題疫苗,後有「me too」運動的持續發酵,真叫人目不暇給。這兩件事情表面上看一點關係都沒有,但我有一些朋友就是覺得二者之間的關係並不簡單。為什麼疫苗事件正在閙得如火如荼的時候,會忽然殺出一批女子訴說自己當年被人侵犯的經驗呢?而且她們控訴的還...
2018年7月22日星期日
梁文道:摩爾人的最後嘆息
›
《摩爾人的最後嘆息》主角「摩爾人」,在橄欖樹叢當中終於倒下之前,看見了暮光下屹立遠山的阿罕布拉宮:「歐洲的紅色城堡,德里的與阿格拉的城堡的姐妹,互相交織的圖形與秘密智慧,遊樂庭院與泉水花園的宮殿,一種失去了的可能性的紀念碑;它在自己的征服者早就倒下之後,仍然聳立着,就像是一段失去...
2018年7月8日星期日
梁文道:魯什迪這個名字(摩爾人的最後嘆息之八)
›
「摩爾人的最後嘆息」(Suspiro del Moro)後來成了一個地名。這個地點,你現在還能在地圖上面找到,算是一處小有名氣的景點。而穆斯林西班牙的末代統治者,阿布.阿布杜拉.穆罕默德十二世於此再次回頭眺望家鄉格拉納達最後一眼,然後重重歎了一口氣的這則傳說,無論是在歐洲,還是在...
2018年7月1日星期日
梁文道:摩爾人的遠去(摩爾人的最後嘆息之七)
›
1492年1月2日,儘管是在南歐,但是清晨的天氣依然清冷。自從杜甫出生的前一年開始,一直到古騰堡印刷術開始流行,曾經統治西班牙長達八個多世紀的摩爾人最後王朝繼承者,阿布.阿布杜拉.穆罕默德十二世,身着黑色天鵝絨長袍,來到了山城格拉納達城外一小片平地上,身邊是一小隊同樣穿着黑色衣服...
2018年6月24日星期日
梁文道:改變世界歷史的年份(摩爾人的最後嘆息之六)
›
1492年1月2日,哥倫布跟隨着阿拉貢國王斐迪南二世,以及卡斯提爾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的隊伍,踏進了摩爾人在歐洲的最後據點——格拉納達的城門,一舉頭,就看見了天主教王國的旗幟早已高懸在阿罕布拉宮的塔樓上。要再多等半年,他才能正式冠上「世界海洋上將」的御賜頭銜,出發尋找前往印度和中國的...
2018年6月3日星期日
梁文道:如何對歐洲人訴說穆斯林的故事?(摩爾人的最後嘆息之五)
›
【蘋果日報】前幾天,一位在歐洲居住多年的青年旅行作家向我們報告他最近聽說到的新奇性實驗,其中幾種道具的使用方法不可思議,叫人眼界大開。然後不知怎的,話題忽然沉重,大家開始談起歐洲的移民問題以及宗教衝突。這位作家說:「為什麼穆斯林就是這麼保守,這麼極端?」接下來的討論,我在大陸已經...
2018年5月20日星期日
梁文道:身份的騙徒(摩爾人的最後嘆息之四)
›
【蘋果日報】「非洲人萊昂」確實就像他自己所說的:「我親眼見證過城市的衰落和帝國的消亡」。在他那個年代,整個地中海世界,恐怕都沒有人擁有過他這樣的經歷,難怪他的《非洲描述》(Della descrittione dell'Africa et delle cose notab...
2018年5月13日星期日
梁文道:葉慈的亡靈朋友(摩爾人的最後嘆息之三)
›
【蘋果日報】愛爾蘭大詩人葉慈和他那個年代一些歐洲文人和知識份子一樣,沉迷於神秘主義,熱衷通靈,不只創辦過一個叫做「都柏林秘術兄弟會」的組織,還領導過以推動塔羅牌和卡巴拉知名的「黃金黎明會」。1914年6月,葉慈在一次降靈會遇上了一個自稱「非洲人萊昂」的亡靈。此後多年,葉慈都沒有辦...
2018年5月6日星期日
梁文道:永遠的安達魯斯(摩爾人的最後嘆息之二)
›
【蘋果日報】如果帕慕克的記憶正確,到了20世紀上半葉,伊斯坦堡的一些殘存猶太居民仍然在家中的牆壁上掛着當年格拉納達老房子的鑰匙的話,那麼哪些當年被迫離開安達魯斯的穆斯林又該怎麼辦呢?據說直到今天,特別是在北非,每當有人說起安達魯斯(Al-Andalus)這個名字的時候,它的聲音就...
2018年4月29日星期日
梁文道:純真博物館(摩爾人的最後嘆息之一)
›
【蘋果日報】皇帝回來了,排隊擠在遊客身後,逐一巡覽他年幼時曾經居停的每一座殿堂和房間,面帶曖昧的微笑,聆聽導覽員的講解。歷歷在目的往事,成了其他人口中不盡詳實的故事。 這本身就是一個絕佳的故事,或者說是故事的動機。所以不論是李翰祥還是貝托魯奇,在他們拍攝末代皇帝溥儀生平的時候...
2018年4月15日星期日
梁文道:還是中國好──識睇梗係睇留言
›
【蘋果日報】正所謂「識睇梗係睇留言」,我在網上無論是看什麼,都得一字不漏地把留言也全部看遍。自從視頻彈幕興起,那就變得更忙了,一邊要留神正片內容,一邊還得關顧如彗星般一劃而過的彈幕;好在很多時候,閃閃發光的彈幕要比正片精彩,所以也就不用擔心會錯過什麼,專注彈幕便好。這類即時留言好...
2018年4月8日星期日
梁文道:前事不忘
›
【蘋果日報】聽說,在香港現在只要反對共產黨的統治,就等於反對整個國家體制,反對一國兩制,甚至是不愛國的表現了。於是前陣子,一群民主派議員就在鏡頭面前,為了要不要集體高喊「結束一黨專政」的口號而猶豫了半天,十分尷尬。看到這個場景,我不禁想起香港反對勢力老海鮮中的老海鮮,「華叔」司徒...
2018年4月1日星期日
梁文道:存在就是宣傳
›
【蘋果日報】上星期剛剛說完中國遊客的話題,不到兩天,又有媒體報導兩名中國遊客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一個車站的祈禱室裏小便。雖然這個祈禱室就在公共廁所旁邊,雖然祈禱室裏面的洗腳槽長得是有點像男廁的小便池;但外牆上的符號應該還是很清楚,只要當心一點,搞錯的機會其實不大。更何況事發當時還...
2018年3月25日星期日
梁文道:什麼時候都是最危險的時候
›
【蘋果日報】三月到底,又是日本「花見」季節。近些年來,每逢這個時節,許多媒體就在摩拳擦掌,等待報導中國遊客擠爆日本京都奈良一帶等賞櫻景點的盛況。今年一月,我恰好在京都工作,本該淡季,遊客稀少,但走在祇園花見小路,眼前所見,耳側所聞,皆讓我有種身處西門町或者朝陽區的錯覺。京都一年最...
2018年3月4日星期日
梁文道:強人與大象
›
【蘋果日報】2月23號,安邦保險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吳小暉被正式起訴。2月25號,中共宣佈修憲,取消國家主席任期的限制。2月28號,開國元帥陳毅的兒子陳小魯猝逝。在不到一個星期的短短幾天之內,我們目睹一個時代的正式終結。 依照共產黨對於宣傳口徑的把控以及消息傳播管理的紀律,「消...
2018年2月25日星期日
梁文道:「國學大師」的資格
›
【蘋果日報】按今天所謂的「主流價值觀」來看,楊振寧先生無疑是愛國的。不止在去年以九十五歲的高齡,高調宣佈放棄美國國籍,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更曾發表如「中國結束一黨專政將不利於科學發展」等見解驚人的言論,幾十年如一日地辯護現政權所做的一切。反過來,要是依照《蘋果日報》一般讀者...
2018年2月18日星期日
梁文道:狗年香港新陰陽
›
【蘋果日報】我不懂命理,不能預測狗年的流年吉凶;但至少我能肯定一件事,鄭若驊女士絕對會繼續順利平安地擔任香港的律政司司長。因為什麼僭建、誠信、和專業操守,在政治面前全都不堪一擊。今年應該是香港開始走進政治掛帥時代的元年,因為走向這條道路的基石,已經在過去幾年漸次鋪成,其餘一切只是...
2018年2月11日星期日
梁文道:你們在說「國學」嗎?
›
【蘋果日報】除了一次大型活動匆匆一面不算,我從來沒有機會見過饒宗頤先生。但據親近過他的朋友說,他的為人是非常謙虛的。然而再怎麼謙虛,我猜他對自己的學問,還是很有自信的,否則也就不會以「選堂」為號了。可他的學問,我年輕的時候並不懂得。第一次讀他的著作,是《中國史學上之正統論》,剛上...
2018年2月4日星期日
梁文道:廣東人就該說廣東話?
›
【蘋果日報】在香港堅持說廣東話,推動粵語文化;這究竟是一個香港主體的體現,甚或包含了些許港獨的意味;還是一個歸根認祖的愛國行為呢? 過去幾年,因為政治形勢的緊張複雜,時常會出現一些讓我覺得難以理解的現象。舉個簡單的例子,晚清陳澧著有《廣州音說》,其中有這麼一段非常有名,時常被...
2018年1月21日星期日
梁文道:舉報民族
›
【蘋果日報】記得很多年前,我曾經寫過一篇雜碎,關於言論和出版審查的笑話,其中一個笑話,是一位澳洲的中國史學者寫了一本關於國民黨的書,這本書被翻譯成了中文,在大陸出版,譯得也算精審,然而書裏面每次提到臺灣,都莫名其妙的要在臺灣前面加上「我國」二字。於是就變成了一個澳洲人口口聲聲地在...
‹
›
首頁
查看網絡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