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皇帝回來了,排隊擠在遊客身後,逐一巡覽他年幼時曾經居停的每一座殿堂和房間,面帶曖昧的微笑,聆聽導覽員的講解。歷歷在目的往事,成了其他人口中不盡詳實的故事。
這本身就是一個絕佳的故事,或者說是故事的動機。所以不論是李翰祥還是貝托魯奇,在他們拍攝末代皇帝溥儀生平的時候,都忍不住要重新演繹這一段傳說中的插曲。幾乎就在這兩位導演構思他們的電影的同時,土耳其小說家帕慕克也見到了已經80多歲的奧圖曼帝國末代王子阿里·瓦希布(Ali Vâsib)。王子那時候終於回到了土耳其,手上拿的卻是遊客簽證,所以很想在找一個工作,有一份比較穩定的收入,然後終老故土。由於他常年流亡在埃及的亞歷山大,擔任一座敗落博物館的館長,所以飯桌上便有賓客建議,他何不乾脆去當年自己住過的擔任講解員呢?王子覺得這真是個好主意,便開始和賓客想像,他要是真當上了厄赫拉莫爾宮導遊,會怎麼樣和遊客介紹自己曾經學習和休息的房間。帕穆克寫道:「我記得後來以一個年輕小說家尋找新視角的熱情來構建這些畫面:『這裏,先生們,』王子以他一貫的極其客氣的語調說道,『是七十年前我在隨從武官陪同下學數學的地方!』然後他會從那些手持門票的人群身邊走開,跨過那條不允許遊客跨越的線(由懸掛在黃銅立架之間的老式絨線標記,就像在我的博物館的頂層一樣),再一次坐在他年輕時坐過的桌子邊。他將用同樣的鉛筆、直尺、橡皮、書本,演示自己在過去是如何學習的;坐在桌邊,他還會向那些博物館參觀者解釋:最尊貴的客人們,我過去就是這麼學數學的。」
一年之後,王子就在亞歷山大嚥下了最後一口氣,他始終沒有達成的心願卻啟發了帕慕克的靈感,於是便有了後來的《純真博物館》。帕慕克回憶:「腦海中有了這個念頭之後,我第一次想像同時成為博物館導遊和藏品之一的快樂,就像凱末爾那樣;以及向遊客講解一個已經故去多年的人的一生的激動——用他在世時用過的所有私人物品。這是純真博物館的第一顆種子,同時作為一部小說——小說主人公凱末爾經歷了同樣的快樂——和一個地方。從一開始,我就同時孕育了寫一部小說和建立一個博物館的想法。」是的,《純真博物館》既是一部小說,也是一座真實的博物館,敍事同時在兩個面向作用,分別以文字和物件的展布追憶那一去不返的純真年代。這座博物館就和小說一樣,裏頭陳示的東西都是真的,全是帕慕克自己多年來從舊貨市場和古董商那裏蒐羅回來的物件,但構成其展示原理的邏輯則是虛構,是帕慕克這本小說裏的故事。比如說一套茶具,解說詞介紹那是小說主人公用過的東西。這套茶具百分百來自小說設定的年代背景,然而,小說中出現的角色就只不過是那個年代曾經活過的人群的暗影和幽靈,唯獨身為靈媒的小說作家才能夠呼喚出他的存在。
我們都知道,記憶並不可靠;但利用真實存在的材料,去虛構一段記憶,卻又完全是另一回事了。虛構記憶,背後必須要有強大的動力和情緒。這不一定是惡意(比如說復仇的意志,以及把自己變成無辜受害者的需要),相反的,它可能十分美好。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懷舊,通常被我們懷念的過去(所謂『黃金年代』),若不是根本不曾存在,就是被人過度渲染,甚至連最沉迷往昔的人都有可能暗自知道這一點事實。不過我們依然懷舊,因為我們對現實都不太滿意,總覺得該有另一種更好的可能性。而那個更好的世界之所以可能,是因為我們願意相信它真的在歷史上出現過,所以它不是一種烏托邦般的幻想,而是一種現實,只不過接下來沒有朝着更好的方向延續罷了。所以懷舊一方面指向的其實是未來,另一面則是堅守過往未曾完全實現的許諾。懷舊連接起了虛幻的過去和未來,即便它再荒誕也好,也總算是給了我們一種身份和歷史上綿延不絕,藕斷絲連的保證。人類非常需要這種歷史感,它是我們穩當存活在現世的基礎,讓我們覺得自己腳踏實地。
清朝和奧圖曼帝國都曾惡名昭著,前者號稱「亞洲病夫」,後者則是「歐洲病夫」。但換上另一副眼鏡,很多人有時候卻覺得它們的年代其實也算盛世,於是開始追憶這兩座巨大帝國的黃金年代。為什麼?根據最傳統的政治學定義,帝國必然是一種多民族、多文化、宗教也一樣多元的政體。對比起今日中國和土耳其,甚至整個世界的那種越來越靠向單一民族主義,越來越信靠某種狹隘認同,排斥其他身份的傾向,帝國起碼顯得比較寬容。就拿那兩位末代王孫曾經居住過的宮殿來說,沒錯,它們過去確實是王族的私產,但裏面的收藏千奇百怪,無所不包,覆蓋的範圍不單來自整片帝國的轄土,更有不少異域的珍寶。它顯示的既是帝國的宏大,同時也是一種對外界的好奇。如果用今天的套話來講,形容這些故宮所改建的博物館是整個民族的共同財富的話,該怎樣從那裏面的物件去述說我們當下對這個民族的認知呢?例如北京故宮博物院裏頭那藏傳佛教和薩滿教的遺跡,以及用蒙文和滿文銘刻的碑石,新一代的中國年輕人能夠把它們和自己的身份認同聯繫起來嗎?
帕慕克的「純真博物館」位處一條叫作「Çukurcuma」的街道。經過上世紀90年代開始的經濟繁榮,伊斯坦堡這片區域現在是一塊很時尚的地方,有許多古董商,也有新派的畫廊、酒吧和咖啡館。但這條街附近卻曾是有名的貧困地區,佈滿了日久失修的老房子,街上坑坑窪窪。在上世紀50年代,以針對外族人為目標的「伊斯坦堡暴動」以前,住在這片區域的,是一些希臘人,猶太人和亞美尼亞人。他們被「土耳其,是土耳其人的土耳其!」這種口號,以及無日無之的騷擾與破壞嚇跑了,紛紛奔逃,留下一大片空洞的樓房,原本生機興旺的街區這才成了貧民窟。
這些外國人的祖先原本都是帝國的臣民,其中最有趣的是「西班牙猶太人」(Sephardic Jews)。1492年,天主教王國「重新征服」了整個伊比利亞半島之後,宗教迫害隨之而來。原來在穆斯林王國統治下,生活還算安穩的猶太人被逼大批逃亡。當年的奧圖曼帝國正當全盛,蘇丹展開雙臂擁抱這些擁有知識和營商經驗的猶太難民,歡迎他們來到帝國的首都落戶。一開始,他們還以為自己只是暫住,不曉得這一住就是五百年。帕慕克後來回憶,有些猶太老人家手上居然還留存着當年西班牙格拉納達老家的鑰匙,相信自己有一天回去的時候會用得着。
2018年4月29日星期日
2018年4月15日星期日
梁文道:還是中國好──識睇梗係睇留言
【蘋果日報】正所謂「識睇梗係睇留言」,我在網上無論是看什麼,都得一字不漏地把留言也全部看遍。自從視頻彈幕興起,那就變得更忙了,一邊要留神正片內容,一邊還得關顧如彗星般一劃而過的彈幕;好在很多時候,閃閃發光的彈幕要比正片精彩,所以也就不用擔心會錯過什麼,專注彈幕便好。這類即時留言好看的地方之一就是它夠及時,是受眾的第一反應,不用準備,也沒有雕琢,往往情緒大於理性,因此我以為它最能讓我看到某種社會情緒的分佈。不知道是不是我太過敏感,又或者先入為主,我發現,這幾年大陸網絡留言所表達出來的情緒還真的跟以前不一樣。
例如最近看到陳丹青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拍的節目《局部》第二季,剛剛推出的第一集是對大都會館藏的總掃描,從古埃及一直走到中國藝術,儘管輕描淡寫,卻叫人目不暇給。而彈幕上最常出現的一個詞竟然是「掠奪」。有一批人不斷強調,這全是美帝國主義在世界各地掠奪回來的珍寶;另一批人則從頭到尾反駁,誇讚他們掠奪得好,要不留在中國經過文革,恐怕都得嘿嘿。於是一整集節目就變成了文物掠奪到底對不對的爭論。在這裏面只有一兩把聲音指出了一個最根本的問題:和大英博物館不同,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絕大部分的收藏其實都來自於買賣和私人捐贈,而非一般人心目中那種明刀明槍的搶奪。當然,那種「買賣」也並非毫無疑問。比方說,大都會中國廳裏的鎮廳之寶《藥師經變》圖,乃上世紀20年代,幾個美國人在山西洪洞廣勝下寺用1600銀元買回來的寶貝。當年地方人士覺得賣了這樣一幅殘破元代壁畫,便有錢保住極待修葺的寺廟,係美事一樁,還特此勒石記功。用今天的角度看,這叫做無良奸商碰上無知鄉民,在很多國人眼中,仍然是廣義掠奪的一種。但我分明記得,幾年前在其他網絡文章看到介紹大都會所藏中國藝術時,關於掠奪的討論並非主流,大部分人當時都在忙着稱讚那些收藏美輪美奐。
比起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更能刺激情緒的當然是日本。每次只要有人說到日本,戰爭的記憶,領土的爭議,定必在留言當中永劫回歸。正好我自己的節目最近就介紹了幾本關於京都的日本文學名著,不論我說的是川端康成和日本近現代審美意識的興起,還是三島由紀夫那種巴代伊(Georges Bataille)式的極限美學追求,這些中日之間的永恒話題都會不斷地回來找你。這裏面最值得注意的,是有一批意見指出京都美則美矣,但總不如它所模仿的唐代長安和洛陽「大氣」,好像他們都真的見過唐朝的長安跟洛陽似的。但到底什麼叫做「大氣」?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這個定義不太明確的審美判斷用詞,就跟大家心目中的中國綁在了一起,可以用來區分中國文化以及世界上所有非我族類。泰國先王普密蓬去年國葬,新聞鏡頭掃過那金碧輝煌的泰國王宮,有人會留言「漂亮是漂亮,但遠不及我們中國大氣」。一部講述大馬士革在內戰之前的建築文化紀錄片,也有人會說烏邁耶大清真寺鋪滿大理石板的中庭是很有氣勢,「但究竟比不上我們中國傳統建築的大氣」。
前陣子我還在一個清談節目裏面,說到在緬甸禪修的經驗,想不到這也會刺激起幾個觀眾的民族情緒。他們說:「禪修都還要跑到緬甸?捨近求遠,裝逼!」「禪宗是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為什麼一定要到緬甸禪修?媚外」。其實這個話題,我在很多年前的另一個節目裏面也曾談過,那時候觀眾的反應最多就是有疑問罷了,「原來緬甸也有禪宗嗎?」「緬甸禪修是不是和中國的不同?」
我非常清楚,並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禪修和禪宗其實有概念上的差異,更不是所有人都曉得南傳上座部佛教的禪那(jhāna)傳統。不過幾年前我遇到的一些觀眾,要是看到這類有問題的東西,他們首先會提出疑問。現在這幾個觀眾,卻一上來就是批評,並且基於中外之別,民族尊嚴。
國家既然強大了,民族既然有自信了,為什麼神經反而好像變得更脆弱了呢?在這個文化當中孕育成長,對它懷抱極深的感情,自然沒有什麼不對,可是也用不着在任何場合裏頭都直覺地反映出民族文化優越感吧(不管它到底有多悠遠多大氣)。最近一位來自英國的全球史學者在上海演講,介紹他近著所談的印度棉製品在世界傳佈的過程,內容相當生動有趣,很能開人眼界,是當前全球史研究的好個案。對於這樣一場講座,你猜讀者會有什麼反應?沒錯,是「綾羅綢緞及瓷器比印度的棉織品更早通過絲綢之路成為全球貿易品」。
後來我跟一個朋友談起這種現象,他倒提醒了我。一來,我們都知道在網上留言的只是少數;二來,「很多人大概都像我這樣,面對現在所謂的『主流』,根本已經不想再說話了,寧願保持沉默」。
例如最近看到陳丹青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拍的節目《局部》第二季,剛剛推出的第一集是對大都會館藏的總掃描,從古埃及一直走到中國藝術,儘管輕描淡寫,卻叫人目不暇給。而彈幕上最常出現的一個詞竟然是「掠奪」。有一批人不斷強調,這全是美帝國主義在世界各地掠奪回來的珍寶;另一批人則從頭到尾反駁,誇讚他們掠奪得好,要不留在中國經過文革,恐怕都得嘿嘿。於是一整集節目就變成了文物掠奪到底對不對的爭論。在這裏面只有一兩把聲音指出了一個最根本的問題:和大英博物館不同,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絕大部分的收藏其實都來自於買賣和私人捐贈,而非一般人心目中那種明刀明槍的搶奪。當然,那種「買賣」也並非毫無疑問。比方說,大都會中國廳裏的鎮廳之寶《藥師經變》圖,乃上世紀20年代,幾個美國人在山西洪洞廣勝下寺用1600銀元買回來的寶貝。當年地方人士覺得賣了這樣一幅殘破元代壁畫,便有錢保住極待修葺的寺廟,係美事一樁,還特此勒石記功。用今天的角度看,這叫做無良奸商碰上無知鄉民,在很多國人眼中,仍然是廣義掠奪的一種。但我分明記得,幾年前在其他網絡文章看到介紹大都會所藏中國藝術時,關於掠奪的討論並非主流,大部分人當時都在忙着稱讚那些收藏美輪美奐。
比起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更能刺激情緒的當然是日本。每次只要有人說到日本,戰爭的記憶,領土的爭議,定必在留言當中永劫回歸。正好我自己的節目最近就介紹了幾本關於京都的日本文學名著,不論我說的是川端康成和日本近現代審美意識的興起,還是三島由紀夫那種巴代伊(Georges Bataille)式的極限美學追求,這些中日之間的永恒話題都會不斷地回來找你。這裏面最值得注意的,是有一批意見指出京都美則美矣,但總不如它所模仿的唐代長安和洛陽「大氣」,好像他們都真的見過唐朝的長安跟洛陽似的。但到底什麼叫做「大氣」?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這個定義不太明確的審美判斷用詞,就跟大家心目中的中國綁在了一起,可以用來區分中國文化以及世界上所有非我族類。泰國先王普密蓬去年國葬,新聞鏡頭掃過那金碧輝煌的泰國王宮,有人會留言「漂亮是漂亮,但遠不及我們中國大氣」。一部講述大馬士革在內戰之前的建築文化紀錄片,也有人會說烏邁耶大清真寺鋪滿大理石板的中庭是很有氣勢,「但究竟比不上我們中國傳統建築的大氣」。
前陣子我還在一個清談節目裏面,說到在緬甸禪修的經驗,想不到這也會刺激起幾個觀眾的民族情緒。他們說:「禪修都還要跑到緬甸?捨近求遠,裝逼!」「禪宗是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為什麼一定要到緬甸禪修?媚外」。其實這個話題,我在很多年前的另一個節目裏面也曾談過,那時候觀眾的反應最多就是有疑問罷了,「原來緬甸也有禪宗嗎?」「緬甸禪修是不是和中國的不同?」
我非常清楚,並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禪修和禪宗其實有概念上的差異,更不是所有人都曉得南傳上座部佛教的禪那(jhāna)傳統。不過幾年前我遇到的一些觀眾,要是看到這類有問題的東西,他們首先會提出疑問。現在這幾個觀眾,卻一上來就是批評,並且基於中外之別,民族尊嚴。
國家既然強大了,民族既然有自信了,為什麼神經反而好像變得更脆弱了呢?在這個文化當中孕育成長,對它懷抱極深的感情,自然沒有什麼不對,可是也用不着在任何場合裏頭都直覺地反映出民族文化優越感吧(不管它到底有多悠遠多大氣)。最近一位來自英國的全球史學者在上海演講,介紹他近著所談的印度棉製品在世界傳佈的過程,內容相當生動有趣,很能開人眼界,是當前全球史研究的好個案。對於這樣一場講座,你猜讀者會有什麼反應?沒錯,是「綾羅綢緞及瓷器比印度的棉織品更早通過絲綢之路成為全球貿易品」。
後來我跟一個朋友談起這種現象,他倒提醒了我。一來,我們都知道在網上留言的只是少數;二來,「很多人大概都像我這樣,面對現在所謂的『主流』,根本已經不想再說話了,寧願保持沉默」。
2018年4月8日星期日
梁文道:前事不忘
【蘋果日報】聽說,在香港現在只要反對共產黨的統治,就等於反對整個國家體制,反對一國兩制,甚至是不愛國的表現了。於是前陣子,一群民主派議員就在鏡頭面前,為了要不要集體高喊「結束一黨專政」的口號而猶豫了半天,十分尷尬。看到這個場景,我不禁想起香港反對勢力老海鮮中的老海鮮,「華叔」司徒華先生。1985年他首次擔任香港立法局議員,當時他在宣誓就任的時候,拒絕按照誓文規定效忠英女皇,結果不止沒有被DQ,反而逼得港英政府要修改誓詞。今天非常「愛國愛港」的譚惠珠女士,在那個年代則是地位非凡的「四料議員」,也就是說,她發誓效忠英女皇至少發了四次。不止如此,她更一度充當了中英談判期間的英方代言人,參與了英方「主權換治權」的提議。重提往事,並非只是想要讓仍然在世的一些貴人尷尬,凸顯所謂神聖政治原則的前後不一;我更想說明的,其實是整個局勢變化背後的動力。
司徒華先生後來領導以「結束一黨專政」為宗旨之一的「支聯會」,這句口號不知道喊了多少回。但在他離世之後,親中勢力大佬吳康民先生固然屢次追憶他的愛國情懷;被認為是中央治港強硬政策的幕後智囊「強世功」教授,也都曾表白司徒華先生是他心目中最值得尊敬的反對派。假如司徒華先生活到今天,繼續在六四燭光晚會上面拿着麥克風高呼「結束一黨專政」,那他到底還算不算是個愛國者呢?強世功教授和吳康民先生又要不要改一改對他的評價呢?
之所以有這番變化,是因為中國政府在過去幾年已經徹底重構了對於國家、主權和政權的論述及定位。劉進圖兄早在去年便曾發表文章,指出現在的中國政府似乎已經遺忘了昔時鄧小平關於愛國者的定義:「愛國者的標準是,尊重自己民族,誠心誠意擁護祖國恢復行使對香港的主權,不損害香港的繁榮和穩定。只要具備這些條件,不管他們相信資本主義,還是相信封建主義,甚至相信奴隸主義,都是愛國者。我們不要求他們都贊成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只要求他們愛祖國,愛香港。」在我看來,這不是遺忘,而是整個鄧小平時代正式告終的其中一個徵象。既然鄧小平一手推動的領導人任期限制都已經被推翻了,香港「愛國者」的定義又怎麼不能改動。仔細觀察中國政局的最新動向,以及宣傳機器上面的討論,大家一定可以看得到,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已經被重新提升到一個不可能再高的高度。中共執政被寫入憲法正文,必須被尊重為國家的基本原則,完全改變了鄧小平當年推動的《八二憲法》。既然如此,鄧小平時代在香港可以喊的口號,今天也就順理成章的成了最新禁忌;那年頭被各方尊重的愛國者,現在也許就有了要重新評價的必要。
一國兩制底下,想要理解在香港發生的任何事情,根本不可能無視中國因素。不單單是因為香港確實太小,大陸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波及這座城市;更是因為香港的局勢往往也會意外地反向觸發整個國家的變化。想當年佔中初起,右翼本土主義方興未艾,我曾說過必須當心這兩個性質截然不同的運動,會不會在大陸被當局有意地詮釋為同一回事,借此整肅和收編整個國家的民間力量和知識份子,然後又返回來變成進一步壓制香港反對力量,以及言論及運動空間的資本。當然,這種話在那時候是沒有人要理會的,很多朋友指責我不應該動不動就把大陸扯上香港自家的事,香港人爭取自己的民主,甚至爭取自己的自治,到底和中國民間有什麼關係?他們似乎真的相信,只要我們關起門來,眼睛不往北瞧,這才叫做真正的香港人本位。
後來果然有很多堅信自由主義原則的民間運動者被捕,甚至至今繫獄。又有一些原來立場算是溫和自由派的學者,改頭換面,針對香港問題把話說得越來越狠,加入強世功教授的陣營,就算不是對港政策的智囊,也是關鍵時刻的北京代言人。而香港,經過一輪宣傳和嚴格的訊息把控之後,也變得和新疆及西藏一樣,在許多老百姓心目中,是民族不能不統一,國家不能不強硬,政權不能不穩固,黨的統治不能不徹底的最佳明證。我知道也許直到今天,香港還是有很多人會認為「強國人」心裏面怎麼想是他們的事,香港人大可不理。他們大概不曉得(也可能是真的覺得不重要),如今在香港實行更加猛烈的政治手段(包括追擊戴耀廷教授),在大陸是一件多麼得民心的好事,越是這麼幹,政府的威信就越高。於是硬手治港,反而成了回應民意訴求,不得不如此。
在這一刻,要是有人重讀當年強世功教授關於香港乃是中國作為一個新形態國家的核心的著名論述,以及陳冠中先生對他的反駁,我們恐怕會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司徒華先生後來領導以「結束一黨專政」為宗旨之一的「支聯會」,這句口號不知道喊了多少回。但在他離世之後,親中勢力大佬吳康民先生固然屢次追憶他的愛國情懷;被認為是中央治港強硬政策的幕後智囊「強世功」教授,也都曾表白司徒華先生是他心目中最值得尊敬的反對派。假如司徒華先生活到今天,繼續在六四燭光晚會上面拿着麥克風高呼「結束一黨專政」,那他到底還算不算是個愛國者呢?強世功教授和吳康民先生又要不要改一改對他的評價呢?
之所以有這番變化,是因為中國政府在過去幾年已經徹底重構了對於國家、主權和政權的論述及定位。劉進圖兄早在去年便曾發表文章,指出現在的中國政府似乎已經遺忘了昔時鄧小平關於愛國者的定義:「愛國者的標準是,尊重自己民族,誠心誠意擁護祖國恢復行使對香港的主權,不損害香港的繁榮和穩定。只要具備這些條件,不管他們相信資本主義,還是相信封建主義,甚至相信奴隸主義,都是愛國者。我們不要求他們都贊成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只要求他們愛祖國,愛香港。」在我看來,這不是遺忘,而是整個鄧小平時代正式告終的其中一個徵象。既然鄧小平一手推動的領導人任期限制都已經被推翻了,香港「愛國者」的定義又怎麼不能改動。仔細觀察中國政局的最新動向,以及宣傳機器上面的討論,大家一定可以看得到,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已經被重新提升到一個不可能再高的高度。中共執政被寫入憲法正文,必須被尊重為國家的基本原則,完全改變了鄧小平當年推動的《八二憲法》。既然如此,鄧小平時代在香港可以喊的口號,今天也就順理成章的成了最新禁忌;那年頭被各方尊重的愛國者,現在也許就有了要重新評價的必要。
一國兩制底下,想要理解在香港發生的任何事情,根本不可能無視中國因素。不單單是因為香港確實太小,大陸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波及這座城市;更是因為香港的局勢往往也會意外地反向觸發整個國家的變化。想當年佔中初起,右翼本土主義方興未艾,我曾說過必須當心這兩個性質截然不同的運動,會不會在大陸被當局有意地詮釋為同一回事,借此整肅和收編整個國家的民間力量和知識份子,然後又返回來變成進一步壓制香港反對力量,以及言論及運動空間的資本。當然,這種話在那時候是沒有人要理會的,很多朋友指責我不應該動不動就把大陸扯上香港自家的事,香港人爭取自己的民主,甚至爭取自己的自治,到底和中國民間有什麼關係?他們似乎真的相信,只要我們關起門來,眼睛不往北瞧,這才叫做真正的香港人本位。
後來果然有很多堅信自由主義原則的民間運動者被捕,甚至至今繫獄。又有一些原來立場算是溫和自由派的學者,改頭換面,針對香港問題把話說得越來越狠,加入強世功教授的陣營,就算不是對港政策的智囊,也是關鍵時刻的北京代言人。而香港,經過一輪宣傳和嚴格的訊息把控之後,也變得和新疆及西藏一樣,在許多老百姓心目中,是民族不能不統一,國家不能不強硬,政權不能不穩固,黨的統治不能不徹底的最佳明證。我知道也許直到今天,香港還是有很多人會認為「強國人」心裏面怎麼想是他們的事,香港人大可不理。他們大概不曉得(也可能是真的覺得不重要),如今在香港實行更加猛烈的政治手段(包括追擊戴耀廷教授),在大陸是一件多麼得民心的好事,越是這麼幹,政府的威信就越高。於是硬手治港,反而成了回應民意訴求,不得不如此。
在這一刻,要是有人重讀當年強世功教授關於香港乃是中國作為一個新形態國家的核心的著名論述,以及陳冠中先生對他的反駁,我們恐怕會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2018年4月1日星期日
梁文道:存在就是宣傳
【蘋果日報】上星期剛剛說完中國遊客的話題,不到兩天,又有媒體報導兩名中國遊客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一個車站的祈禱室裏小便。雖然這個祈禱室就在公共廁所旁邊,雖然祈禱室裏面的洗腳槽長得是有點像男廁的小便池;但外牆上的符號應該還是很清楚,只要當心一點,搞錯的機會其實不大。更何況事發當時還有人上去提醒勸告,然而人有三急,這兩個大漢也就顧不上那麼多了。朋友便拿着這條新聞質問:「你是否依然覺得他們不是典型的中國遊客?仍然認為他們的行為只是他們自己失禮,而你不覺得羞恥?」是的,這種事就算發生的再多,我依舊保持原來的看法,真不以為他們能夠以國家的名義代表我。
對於這類屢見不鮮的新聞,我更關心的其實是大家對它們的反應。然後我看內地環球新聞網上的網友留言,絕大部分網民就像我上次所說的一樣,紛紛譴責這兩個人丟盡了中國人的臉;可是和幾年前不同,最近這種事件發生之後,必然會有一批人懷疑這兩人其實是不是中國人,覺得他們有可能是韓國人甚至日本人也說不定;更有一些人覺得這或許是國外媒體的炒作,目的是要羞辱中國人,破壞中國人的莊嚴形象。最有趣的是,居然也有意見認為馬來西亞表面上說是尊重宗教,不容這類褻瀆神聖的惡事,但照樣還是得發簽證,說到底都是為了我們中國人有錢,叫他們有本事就乾脆不發簽證給中國遊客算了。但凡遇見涉及中國的「負面消息」,便猜測這是反華勢力有心炒作;但凡外人批評中國遊客,就叫他們有種就別讓中國遊客去花錢。這兩類近年愈益常見的主張,我歸因為「新紅旗下的蛋」,乃近年「主旋律」主宰的宣傳環境下培養出來的新人類心態。
今天不談這些「新紅旗下的蛋」,只說宗教。為什麼人家認為這件事情關乎宗教尊嚴,卻有人只跟他們談錢?難道要賺遊客的錢,就得先做好犧牲宗教尊嚴的心理打算嗎?在大家的心目當中,宗教到底意味着什麼?我拿着這件事向認識的人簡單問了幾個問題,比如說他們知不知道穆斯林祈禱之前,必先淨身?結果我發現大部分被我提問的年輕人都不曉得這個規矩。要是我再追問下去,為什麼他們會不知道?有人就會說那是因為以前唸書從來沒有教過,也有人說那是因為自己沒有接觸過穆斯林,還有人認為那是因為中國的穆斯林人數太少,所以才對他們缺乏認識。中國信奉伊斯蘭的人真的很少嗎?當然不是,兩千五百萬人已經是世界上很多國家的總人口了。
好吧,我承認,放在十四億人當中,兩千五百萬確實是個少數。但放眼全球,伊斯蘭教徒大概在十二到十六億人之間,相當於中國人口,同佔人類總數的五分之一,而且有不少恰恰就分佈在「一帶一路」沿線當中。馬來西亞這個伊斯蘭教主導的國家,不正是被中國視為實現「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夥伴嗎?那麼在舉國上下高談一帶一路,有不少學生、遊客,乃至於工人和投資者都被鼓勵要放眼這一大片區域的今天,讓大家多知道一點伊斯蘭信仰的基本常識,難道不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嗎?最起碼也可以讓出國遊客知道祈禱室和廁所的分別,以及祈禱對大部分穆斯林的重要吧?
為了讓大部分漢人多瞭解點國內「少數民族」的生活習慣,在和其他國家穆斯林打交道時必須知道的禁忌,過去幾年,我有好幾次想在內地媒體介紹伊斯蘭信仰入門知識;但幾乎毫無例外,每一次都被勸阻了事。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它「太敏感了」。再詳細點的半官方說法,是不希望有人宣揚伊斯蘭教。問題是介紹伊斯蘭,和替伊斯蘭傳教,能夠是同一回事嗎?牧師讀經講道,學者授課討論聖經,乃至於在大眾媒體上述介《聖經》這本書,為什麼在有些人看來竟然是性質一樣的事情呢?
我最近在讀書節目介紹了幾本跟古代絲綢之路和東西方文化往來相關的東西,大家知道,這裏頭一定離不開宗教。因為如果不談佛教、祆教、摩尼教,以至於景教,這個課題幾乎就無從說起。可是我憑經驗就知道,一說宗教(包括那些已經絕跡的),必然就有觀眾覺得厭煩,或者單純地表示對任何宗教信仰都沒有興趣;或者懷疑這些東西全是騙人的鴉片,落後於時代的迷信。更一定有人認為我是掛羊頭賣狗肉,借着讀書節目宣傳宗教信仰(意思是介紹一本和景教相關的書,就等於宣傳景教)。果然,確有少數觀眾非常不滿我在讀書節目裏談到一些和宗教相關的書籍,他們似乎真的相信我是在以一人之力傳佈着好幾種不同的宗教,而且還是已經滅絕了的古代信仰。
有這種想法的大腦,是國家意識形態機器的天然容器,兩者可謂一拍即合,而且互相生成,彼此支持,雞生下了蛋,蛋又孵出了雞。因為他們全都相信,任何一種在公共領域當中出現的東西,必定都是宣傳。一本讓人認識基督信仰的書,哪怕它再客觀也好,其實也與一份傳教手冊無異。便和我十來年前說過的一樣,這就是為什麼「台獨」有如過街老鼠,在內地人人喊打,是禁忌中的禁忌。但如果你認真去追問,究竟什麼是台獨?如何定義台獨?它的思想起源是什麼?這個政治思潮和運動的歷史階段演變如何?中間出過什麼代表人物?你會很奇特的發現,在所有批判它的人當中,幾乎沒有幾個能夠回答上述最根本的問題。換句話說,絕大多數在罵台獨的人,其實根本不知道台獨究竟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那是因為根據公共領域當中「存在即宣傳」的原理,一部客觀詳實地去分析上述問題的書,就必然是一份台獨的政治宣傳。請注意,我談的甚至還不是最基礎的自由主義觀點下的言論和出版問題,主張鼓吹台獨的書刊和言論也有其面市流佈的自由;而是一些可能帶着批評立場,只不過力求客觀而全面地陳述台獨面貌及歷史的書籍,也都缺少存在的機會。
在這種情況底下,說不定將來有一天,國家旅遊局真的要發佈一份遊客指南,告訴遊客前往伊斯蘭國家應該要知道什麼基本情況,注意那些禁忌,也會被一些憤怒的網民舉報,指責這是趁機宣傳伊斯蘭教。
對於這類屢見不鮮的新聞,我更關心的其實是大家對它們的反應。然後我看內地環球新聞網上的網友留言,絕大部分網民就像我上次所說的一樣,紛紛譴責這兩個人丟盡了中國人的臉;可是和幾年前不同,最近這種事件發生之後,必然會有一批人懷疑這兩人其實是不是中國人,覺得他們有可能是韓國人甚至日本人也說不定;更有一些人覺得這或許是國外媒體的炒作,目的是要羞辱中國人,破壞中國人的莊嚴形象。最有趣的是,居然也有意見認為馬來西亞表面上說是尊重宗教,不容這類褻瀆神聖的惡事,但照樣還是得發簽證,說到底都是為了我們中國人有錢,叫他們有本事就乾脆不發簽證給中國遊客算了。但凡遇見涉及中國的「負面消息」,便猜測這是反華勢力有心炒作;但凡外人批評中國遊客,就叫他們有種就別讓中國遊客去花錢。這兩類近年愈益常見的主張,我歸因為「新紅旗下的蛋」,乃近年「主旋律」主宰的宣傳環境下培養出來的新人類心態。
今天不談這些「新紅旗下的蛋」,只說宗教。為什麼人家認為這件事情關乎宗教尊嚴,卻有人只跟他們談錢?難道要賺遊客的錢,就得先做好犧牲宗教尊嚴的心理打算嗎?在大家的心目當中,宗教到底意味着什麼?我拿着這件事向認識的人簡單問了幾個問題,比如說他們知不知道穆斯林祈禱之前,必先淨身?結果我發現大部分被我提問的年輕人都不曉得這個規矩。要是我再追問下去,為什麼他們會不知道?有人就會說那是因為以前唸書從來沒有教過,也有人說那是因為自己沒有接觸過穆斯林,還有人認為那是因為中國的穆斯林人數太少,所以才對他們缺乏認識。中國信奉伊斯蘭的人真的很少嗎?當然不是,兩千五百萬人已經是世界上很多國家的總人口了。
好吧,我承認,放在十四億人當中,兩千五百萬確實是個少數。但放眼全球,伊斯蘭教徒大概在十二到十六億人之間,相當於中國人口,同佔人類總數的五分之一,而且有不少恰恰就分佈在「一帶一路」沿線當中。馬來西亞這個伊斯蘭教主導的國家,不正是被中國視為實現「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夥伴嗎?那麼在舉國上下高談一帶一路,有不少學生、遊客,乃至於工人和投資者都被鼓勵要放眼這一大片區域的今天,讓大家多知道一點伊斯蘭信仰的基本常識,難道不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嗎?最起碼也可以讓出國遊客知道祈禱室和廁所的分別,以及祈禱對大部分穆斯林的重要吧?
為了讓大部分漢人多瞭解點國內「少數民族」的生活習慣,在和其他國家穆斯林打交道時必須知道的禁忌,過去幾年,我有好幾次想在內地媒體介紹伊斯蘭信仰入門知識;但幾乎毫無例外,每一次都被勸阻了事。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它「太敏感了」。再詳細點的半官方說法,是不希望有人宣揚伊斯蘭教。問題是介紹伊斯蘭,和替伊斯蘭傳教,能夠是同一回事嗎?牧師讀經講道,學者授課討論聖經,乃至於在大眾媒體上述介《聖經》這本書,為什麼在有些人看來竟然是性質一樣的事情呢?
我最近在讀書節目介紹了幾本跟古代絲綢之路和東西方文化往來相關的東西,大家知道,這裏頭一定離不開宗教。因為如果不談佛教、祆教、摩尼教,以至於景教,這個課題幾乎就無從說起。可是我憑經驗就知道,一說宗教(包括那些已經絕跡的),必然就有觀眾覺得厭煩,或者單純地表示對任何宗教信仰都沒有興趣;或者懷疑這些東西全是騙人的鴉片,落後於時代的迷信。更一定有人認為我是掛羊頭賣狗肉,借着讀書節目宣傳宗教信仰(意思是介紹一本和景教相關的書,就等於宣傳景教)。果然,確有少數觀眾非常不滿我在讀書節目裏談到一些和宗教相關的書籍,他們似乎真的相信我是在以一人之力傳佈着好幾種不同的宗教,而且還是已經滅絕了的古代信仰。
有這種想法的大腦,是國家意識形態機器的天然容器,兩者可謂一拍即合,而且互相生成,彼此支持,雞生下了蛋,蛋又孵出了雞。因為他們全都相信,任何一種在公共領域當中出現的東西,必定都是宣傳。一本讓人認識基督信仰的書,哪怕它再客觀也好,其實也與一份傳教手冊無異。便和我十來年前說過的一樣,這就是為什麼「台獨」有如過街老鼠,在內地人人喊打,是禁忌中的禁忌。但如果你認真去追問,究竟什麼是台獨?如何定義台獨?它的思想起源是什麼?這個政治思潮和運動的歷史階段演變如何?中間出過什麼代表人物?你會很奇特的發現,在所有批判它的人當中,幾乎沒有幾個能夠回答上述最根本的問題。換句話說,絕大多數在罵台獨的人,其實根本不知道台獨究竟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那是因為根據公共領域當中「存在即宣傳」的原理,一部客觀詳實地去分析上述問題的書,就必然是一份台獨的政治宣傳。請注意,我談的甚至還不是最基礎的自由主義觀點下的言論和出版問題,主張鼓吹台獨的書刊和言論也有其面市流佈的自由;而是一些可能帶着批評立場,只不過力求客觀而全面地陳述台獨面貌及歷史的書籍,也都缺少存在的機會。
在這種情況底下,說不定將來有一天,國家旅遊局真的要發佈一份遊客指南,告訴遊客前往伊斯蘭國家應該要知道什麼基本情況,注意那些禁忌,也會被一些憤怒的網民舉報,指責這是趁機宣傳伊斯蘭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