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31日星期日

梁文道:給「一部分」讀者的回覆

【蘋果日報】我不用臉書,但我依然存在於臉書的世界,裏頭有一個叫做「梁文道文集」的專頁,不知是誰把近年的拙作都收集在上面。偶爾會有些朋友在那裏留言,以為我一定看得見,見我久不回復,最後才曉得原來它和我沒有關係。於是再不情願也好,每隔一陣子我也要上去看看,免得自己錯過了什麼重要的信息(比如說有人要請我吃飯)。雖然我暫時還沒在那裏收到請飯的邀請,但好處是能看到很多讀者的批評,其中不少見解是平常自己不會想得到的。例如前天我看到有人回應我上周所寫的〈只准賣馬槽,不准過聖誕〉,他說:「文道,你寫這篇文章有過調查嗎?大陸抵制聖誕節是極小一部分人,而且有這種聲音難道不正常嗎?一個社會不應該有不同的意識形態嗎?在大陸即使是縣城裏的小書店也有好多版本聖經在賣,你打開淘寶搜索新約、舊約等看看有多少賣家!文道,你什麼時候開始墮落的?」,同時他還認為我這種文章很能夠反映我的「狹隘、仇視、自負」。我很高興,至少在他的心目中,我曾經有過沒墮落的時候。而他提出的挑戰,也的確給了我一個機會去談一些有趣的問題。

聖經在大陸到底可不可以公開發售?

這個問題其實很容易回答。首先我們要知道,任何在大陸市面上流通的合法出版物必須要有「書號」。而聖經不止沒有書號,沒有圖書條形碼,甚至也沒有圖書再版編目數據(CIP);在這個意義上講,聖經在大陸根本不能算是法律定義下的「圖書」。第二,聖經就和其他宗教書籍一樣,是一種特種刊物,它的印刷和出版不像其他圖書那樣要經過文化局,卻是受到宗教局的管理。第三,它又和同為宗教書籍的佛經以及古蘭經的不同。在大陸,許多出版社都能正式出版佛經,因為它們可以被當作是一種哲學書籍;而古蘭經則長期由中國社科出版社負責(馬金鵬先生在寧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古蘭經譯注》例外);聖經的出版單位卻是「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等宗教機構(就連國家宗教局主管的宗教文化出版社,也都沒有出版過聖經),因此不能被納進正常的書籍流通渠道。

既然如此,為什麼我們還是能夠在一些書店和網店上面看到聖經呢?請仔細看看,書店裏面所賣的聖經絕大部分都是聖經部分篇章的譯注,他們是被當成一種學術研究成果來出版和發售的,研究為主,經文只是附錄。至於正兒八經的聖經全書,雖然你在小部分書店還是能夠買到,網上更不必說;可它們實際上卻是非法的。講好聽點,這就是所謂的「灰色出版物」,處在一種政府不管你,你就沒事,一管那就是大事的中間地帶。

我非常同意,抵制聖誕節在今天並沒有成為一個非常廣泛的運動,它確實只是「一部分人」的聲音而已,中央政府既沒有發出「紅頭文件」,不少高級酒店和商場的節慶促銷活動也還是一切照常。而一個社會有不同的意見和主張,有人討厭聖誕要抵制洋節,有人歡天喜地要大報佳音,這也的確是正常的。問題在於那一部分要抵制聖誕節的力量,可不是一般人的聲音。安徽共青團、瀋陽藥科大學團委,以及湖南衡陽市政府等機構,當然不能夠代表國家機器整體,可它們確實是在一定範圍內掌握權力的官方和執政黨機構。更何況它們並不只是要發出一些「聲音」,提出一些意見,然後期待大家的討論爭辯;它們給出的是一些形同於命令的「通知」。相反的,有沒有任何黨政機構在這段期間公開反駁,主張大家應該開放對待聖誕節呢?把一些黨政機構的通知和命令看作是一種「聲音」,然後將一些反對這些通知的民間意見看成是另一種不同的聲音,似乎要以此說明中國社會其實也是一個正常的多元現代社會,這是近幾年我在許多中國時局討論當中常常看到的思路。我非常懷疑,這樣子說話的人是不是太不懂得「國情」,把自己當成「外賓」了?

除此之外,每當有人對時勢提出批評意見,總也有人要說這些意見太過偏頗,只看到了局部,顧不到全局,不止不客觀,甚至還對中國帶着狹隘的仇恨。因為中國太大了,所以你不能夠只是執着一隅。那麼反過來說,如果有人要稱讚中國的高鐵網路鋪得又密又好,我們是不是也應該指出他的偏頗呢?因為中國實在是太大了,他沒有看到許多連正常公路都沒法通行的地方。批評難道一定是種仇恨的表現嗎?我們批評一件事的時候,難道一定要同時肯定其他大部分東西都是好的嗎?按照這種邏輯,以後官方媒體也不應該再隨便批評美國有嚴重的槍械問題了,因為絕大部分的美國人都還正常的活着,並沒有死在槍下,隨意開槍犯罪的只是極少數人而已。這就好比一個醫生是不能夠隨便對病人說你有病的,正確的講法應該是:「你只是心肌有點梗塞而已。客觀而全面的看,你的手腳都是健全的,視覺和聽覺也是正常的,肝臟腎臟腸胃全都沒有問題。」

2017年12月24日星期日

梁文道:只准賣馬槽,不准過聖誕

【蘋果日報】我在大陸坐飛機,偶爾會遇上一些猶太教的拉比。除了河南極少部分猶太人的後裔之外,中國信仰猶太教的恐怕屈指可數;猶太教又一向不主動傳教,他們來中國是幹什麼的呢?後來看到報導,才曉得原來中國有一千五百家專門生產猶太「潔食」(kosher)食品的工廠。無論是做餅乾零食,還是種植人參,整個過程都不能夠沒有拉比的監督甚至參與。那些拉比之所以來到中國,是因為這裏是世界的工廠。

這座巨大的工廠,不只生產符合猶太教規的食品,而且還是許多其他宗教的後援。河北省有一座人口不足兩萬的小鎮,叫做黨城,鎮上有好幾家石雕工廠,他們負責替南歐和拉丁美洲的天主教教堂生產雕像。如果你去旅行,在意大利一個鄉間小村莊裏頭的教堂,看見一些聖母瑪利亞或者十二門徒的雕像,且別急着讚歎當地傳統匠人的手工藝術;它們極有可能就是從黨城過去的,百分百地made in China。幾年前金融風暴,歐美發達地區極度不景,中國許多石雕工廠也都跟着進入了困境。可是專靠教堂石像賺錢的這些工廠就不同了,就像其中一個老闆對記者說的,歐債危機再嚴重,教堂也還是需要聖母瑪利亞吧。看來這確實是門好生意。

基督徒大概都知道,在中國流通聖經是很困難的。除非你是信徒,在教堂或者團契裏面能夠取到一本聖經;一般教外人士在書店和網上幾乎是絕對沒有可能買到聖經的。就算市面上偶爾有一些聖經譯本,多半也得加點學術包裝,好降低它的宗教成分。儘管如此,世界上最大的聖經印刷工廠也還是得坐落在中國。南京的愛德印刷廠,早在五、六年前,就已經突破了一億冊的總印數,他們生產各種語種的聖經,行銷全球七十多個國家。不止產能高,聽說他們的質量還相當好,能夠製作世界上最薄的聖經紙所作的精美聖經。很多老外慕名而來,前去參觀,並且不乏達貴。英國聖公會的坎特伯雷大主教韋爾比(Justin Portal Welby)也曾在幾年前剛上任時訪問過這個世界奇觀,當時他說:「今天的參觀訪問是一次令人鼓舞的經歷,它讓我了解到在中國能如此開放、自由地生產、印刷、發行聖經,展示上帝的恩典」。即便這不是客氣有禮的外交辭令,他也不算說錯。中國在聖經的生產和印刷上面的確是有自由的,發行也不是問題,只要最後不在中國派送和販賣就好。

最近大陸很多機構不是正在推動黨員跟學生別去湊熱鬧過聖誕嗎?但你上淘寶看看,應節的裝飾品還是一項不缺,光是最具宗教意味的馬槽微縮景觀,至少就有好幾十款。一邊替全世界各種宗教生產他們最需要的東西,另一邊嚴格管控它們的流行;在我看來,想要瞭解今日中國社會境況,恐怕很難找到比這個看起來十分諷刺的矛盾更加鮮明的案例。「開放」的意思大概就是這個樣子:只要和錢相關,一切都好說;可是只要碰到意識形態,那就寸步難行。

聖誕節的問題就在於它是個意識形態問題,打從很多年前開始,就有些老領導老幹部不滿中國人過洋節的潮流了,特別是聖誕節這種帶着宗教意味的節日。安徽省共青團的公眾微信號前幾天甚至發表文章,認為聖誕節應該是恥辱節才對,因為它會讓我們想到西方列強對近代中國的入侵。也有些又紅又專的評論家分析,認為聖誕節的背後,是西方反華勢力亡我之心不死的又一明證。(奇怪的是,多少年來,各種喉舌媒體反覆暗示美帝就是西方反華勢力的總旗手,但特朗普政府最近正式宣佈中國是美國競爭對手,真的認了自己是反華勢力,我們的官方卻又急忙出來否認,強調中美共榮共存,和諧的很)。這聽起來是不是有點義和團的味道?其實它不是,因為義和團運動的背後多少都還有點佛道以及中國民間宗教的色彩。而在這幾年在「文化自信」的大旗揮動下,有些愛國青年竟然連佛教都不能接受了,覺得它也是印度「阿三」的舶來品,算不上是根正苗紅的國產貨。難怪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印順大和尚」也得急忙出來表態(可千萬別和已經往生淨土的臺灣印順長老混淆):「十九大報告就是當代的佛經,我已經手抄了3遍」「而且還要準備再抄10遍」。這是有苦衷的。既然基督教有太強烈的西方色彩。伊斯蘭又常常和新疆聯繫在一起,非常危險。佛教又跟印度相關,印度則和我們有邊境爭議。那麼道教又怎麼樣?千萬別搞錯,真正的重點還是宗教本身。

我知道這很牽強,但在這個情況底下,每當看到中國替各大宗教生產商品的新聞,我都會莫名其妙地聯想起馬克思所說的「異化勞動」。除了薪資之外,印刷聖經的工人和他所做出來的那本聖經,其實一點關係都沒有。任何宗教的神像在我們這裏都只是商品,並且只能是商品。按照馬克思青年時期的講法,異化勞動是會帶來精神空虛的問題的。恰巧現在就有很多人認為,中國人面對的最大問題之一,就是精神的空虛以及生命意義的匱乏。且以自身經驗為例,我只不過是個在媒體上面說說文化介紹書的人,但偏偏行走大江南北,總是收到各種的觀眾讀者來信問我一堆生命意義的問題,卻把我當成人生導師。但無論我再怎麼說明自己不適合回答這種問題,這類提問還是屢見不鮮。尤其可怕的,是偶爾有些六七十歲的人,竟然也會滿臉苦惱地跟我討論人活着到底是為了什麼?十有八九,這類討論最終都會指向另一個問題:「我是不是該找一個宗教來信?」

他們這麼容易就想到要信一個宗教,是因為宗教總是和終極關懷相關。「終極關懷」所關懷的,無非就是人如何面對死亡?人死之後會怎麼樣?假如一死百了,那麼生命還有什麼意思呢?這全是任何人都會想也該想的問題,中國人當然也得關心這些問題;除非我們「中國特色」已經特色到了中國人根本不擔心這個問題的地步,達到了人類演化史上的新境界。讓我詫異的,是我們有那麼多人(包括中老年人)會公開為這個問題憂心。其實要解決這些問題,不一定需要宗教,世界上有許多無神論者一樣可以活得安心自在。傳統中國也不見得是宗教性特別強烈的一個國度,我們的先人卻照樣找得到安身立命之道。今天的問題是宗教也好,非宗教的精神傳統也好,所有能夠照顧終極關懷的精神資源,在中國似乎都沒有一片自由自在的立足之地。

你可以因為雕神像而發財,但是你並不能夠因此解決你的生命問題。共產黨一定明白這個道理,也一定明白今天的中國是個什麼樣子的社會?所以這幾年才會常常強調「信仰」。但他們所說的信仰能夠對治人生最終極的問題嗎?這個信仰的實質意義又是什麼呢?不要百姓信仰宗教,只要他們信仰黨和國家,信仰黨的領導,信仰國家會變得越來越強大。難道黨真能負責一切?包括料理我面對死亡時的疑惑和恐懼?國家強大了,我也就不怕死了,可以放心的去了,是這樣子嗎?

2017年12月17日星期日

梁文道:室內之必要

【蘋果日報】自從人類第一次踏上月球表面,到現在已經快有五十年了。不知道將來的人會怎麼看我們過去所經歷的這五十年,如果單從一種很傳統的科幻想像來說,他們會不會覺得我們這五十年是技術停滯的五十年呢?居然在空間旅行上面沒有任何跨越。記得我小時候,很多人還在預言人類到了21世紀初期應該就要在火星建立殖民地了。但現實卻是1972年之後,人類就連月球都沒有再上過一次。在我那個年代,還有一種被認為是未來洲際之間必然的交通工具,叫做「協和號」客機。它能以兩倍的音速,在一萬五千米高空飛行,從倫敦飛到紐約,只要三個半小時。可是最後,它不止不能普及,而且還被乾脆放棄。如果算上今天繁瑣擾人的安檢程序,現在坐一趟飛機所花的時間,其實比三十年前還要長。假如縮短空間距離是技術進展的目標之一的話,我們其實是退步了。

當然,幾十年前的人一定想像不到。原來我們在縮短空間距離的努力上的最大進展,竟然就只在手掌上面。出門不再必要,這是一個卧遊的年代。給我一部手機,我就能夠舉起全世界。

據說旅行的妙用之一是逃避現實。當然,無論我們去什麼地方旅行,我們始終都還處在這個現實世界之中。你去了巴黎,會遇見巴黎的現實;你坐在飛機上,那是飛機的現實;你在一個酒店的小房間裡頭休養,則有這個房間裡的現實。這些現實都不一定讓人愉快。人生實苦,那個在一般意義下總是帶着負面意涵的「現實」二字,是怎麼躲也躲不掉的。既然如此,何不乾脆認命?好好呆在房裡就是,正是躲進小樓成一統。

一生絕大部分時間都在今天的意大利和俄羅斯度過的法國人薩米耶.德梅斯特(Xavier de Maistre),可能是西方文學史上最有名的卧遊旅行作家。1790年,因為一場決鬥,他被判軟禁在家四十二天。那是歐洲文學史上最流行壯遊旅行文學的時期,似乎每個有點自尊的作家,都應該要來一趟長途旅行,記下自己所見的種種奇觀,去的地方越是遙遠越好,寫出來的東西越是離奇越妙。所以有些作家索性虛構,或者明言自己去的是烏何有之鄉,又或者假裝去過一些根本未曾踏足的異邦。受困在家的德梅斯特,反其道而行,帶著諷刺的心態,把那四十二天的經歷寫成了《在自己的房間裡旅行》。不是開玩笑,這真是一本遊記。就像德國學者斯蒂格勒(Bernd Stiegler)所說的:「室內旅行牽涉到的是一種陌生化,使吾人從日常的居住經驗之中退出,再用嶄新的角度去探索和描述」。「旅行不一定要抵達一個烏托邦,或者設定任何一個最終的目的地,反而可以是理應熟悉的此時此地;這種書寫不必描述一個如夢似幻的世界,它寫的是最庸俗的生活空間;不必去最遙遠的帶有異國風情的地方探險,就在當下,就在這個房間裡面」。「只要一個觀察者開始在室內旅行,這些被每一天的生活的灰黴所遮掩的空間,就會轉化成為最真實的經驗領域」。《在自己的房間裡旅行》是本令人一新耳目的遊記,讓人發現我們果然能在方寸之地漫遊,在一張椅子的椅腿上面看到最有趣的故事,在一塊地毯的邊角遇見壯美的天地。

雖然都是卧遊。但它和我們現在坐在沙發上上網衝浪,漂流全世界的那種卧遊是很不一樣的。我們如今偏好的卧遊,真能叫我們忘記現實,甚至身邊人的存在;而且不必自主,因為我們的眼球全都等着被人爭奪。但德梅斯特的卧遊,卻是把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身前最即時最直接的現實上面,關注其中所有的細節;同時還要我們發揮自主的想像力,就像燈塔的光束,一一掃過所有晦暗的角落。

在德梅斯特出版《在自己的房間裡旅行》的時候,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已經走紅大半個世紀了,當時有很多人模仿魯濱遜的模範,寫一些背景設定在遙遠荒島上的故事。它們的共同點是儘管場所偏僻蠻荒,主角又只有一兩個人;但其真正關懷卻是整個不在現場的人類社會。也就是說它們要在一個人和一個島嶼上面,以文明的缺席去寫出它的存在。德梅斯特沒有這麼大的野心,他真的就只是寫他的住宅,一棟小小的,長方形的都靈公寓,如此而已。所以也就有人不滿,這是真正的躲避現實,忘記了外面更大世界的存在。凡是還帶着點知識份子良心的人,多半不會喜歡這種小資格調。

雖然德梅斯特沒有寫到窗外的世界,純粹內向;但是我們都知道一個房子必然有窗。憑窗眺望,外面的世界還是存在的。俗話講,距離產生美。透過窗戶,重度空氣污染下的街景有時候竟然也有一種朦朧。就好比我們偶爾會喜歡坐在窗前,看看外面的雨景,如果此時我真的走在街上,也許就很狼狽了;但幸好我在室內,路人的狼狽就成了我家牆上的一幅畫。我知道,這是一種更糟糕的小確幸,很沒有良心。不過熟悉攝影的人都知道,窗戶也是一個框架,它能夠為紛亂的世界定下一個觀察的角度,把看似迷茫的人間整理成一套得可以理解的敍述。更何況距離也是思考乃至於批判的前提,不站遠一點,沒有任何間隔,你就會被完全吞沒,不自覺地成為餵養現世母體的其中一塊小小飼料。

是的,一間有窗的房子就像一個「暗室」(camera obscura),早在《墨經.經說下》中被描述過的光學現象,透過一個小孔,外面的風景被顛倒過來,投射在室內的一面牆上。先有距離,然後有光,畫家就可以細緻地描繪這個在時間之流中被暫停下來的世界切片,不只透視萬物彼此的距離與各自的位置,更確定了觀照這個世界的主體所在,難怪很多人都認為它是文藝復興繪畫的起源之一。這自然是一種審美;可文藝復興從來都不只是一場美學運動,它更是理性的,以人的尺度去重新丈量世界,乃至於再想像新秩序之可能的嘗試。

2017年12月10日星期日

梁文道:左

【蘋果日報】曾經有過一段時間,中國的左翼知識份子很熱衷和印度及其他東南亞國家交流。因為大家都是第三世界的發展中國家,大家都曾經歷過來自西方的猛烈的現代化衝擊,大家都處在全球資本主義的體系當中,面對着許多相似的問題和困難。我有一些朋友,他們非常認真地相信我們能夠在印度的知識份子和社區發展經驗當中學到不少教益,所以時不時就邀請一些印度著名學者來華演講。我還記得好幾年前,有一位在後殖民研究領域裏面聲名卓著的印度思想家,在參觀完中國幾座大城市之後,回答記者的提問,循例要談對於中國的印象。可能有點出乎記者意料,他對上海和北京等極度發達的大城市的第一印象居然是:「真奇怪,為什麼中國沒有貧民窟?」

是的,在中國的大城市,你是看不見貧民窟的。這是否說明中國確實要比印度發達呢?中國是不是早已實現了均富的目標,再也沒有窮人了呢?這個問題,直到今天都還是在比較中國和印度的時候必然要提起的話題。頗有一些自由派朋友,他們抓住了這一點,指出印度到底是個民主國家,不搞拆遷,更不強迫窮人離開城市,就算生活條件再糟,到底不用動不動就被人趕出去。當然,這是個誤會,其實印度也是會拆遷的。例如他們的前首相,英迪拉.甘地的那個惡名昭著的寶貝兒子桑賈伊,他曾經雄心萬丈地拆除德里的貧民窟,用推土機一口氣製造了70萬難民。不止如此,他還針對這些印度版的「低端人口」大規模地施行男性結紮手術,試圖透過閹割,使得窮人不會再有後代。整個瘋狂計畫的破產,並不是因為窮人的反抗太有力,而是他居然還要讓操辦這個計畫的所有公務員以身作則,自己先閹了自己。我不知道這算不算是公平的另一種演繹。

可見中國到底和印度不一樣。最起碼我們的官員不會在清除城市「低端人口」的同時,讓執行計畫的公務員自己也把自己的房子給拆了。

就在北京清除「低端人口」,北方各省為了確保頭上一片青天而停止燃煤供暖,終於使得有人凍死在繁華的都市街頭的時候,大街上最常見的時興口號卻叫做「不忘初心」。到底不能忘記的那個初心是什麼意思呢?自從習近平率領政治局常委去上海瞻仰過中共一大會址之後,這個地方就成了很多官員的朝聖新景點,他們全都有樣學樣地重溫入黨誓詞,立志要「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如果不忘初心指的就是不能忘記共產主義奮鬥的目標的話,那麼為什麼官方文件上面會出現「低端人口」這麼駭人的說法呢?「無產階級」什麼時候開始成了低端人口?黨的執政基礎,國家的領導階層,從什麼時候變成了必須被清理,必須被排除的障礙?我算是讀過不少馬克思和列寧,但我從來沒有見過他們使用「低端人口」這樣的說法,更不要說是在一個負面意義上使用這個名詞。我只知道國號叫做「中華人民共和國」,而非中華人口共和國。共產黨應該相信的是馬克思主義,而非社會達爾文主義。但真的有人還在認真對待馬克思,甚至認真對待左翼之為左翼的根本原則嗎?

我在大陸做讀書節目,介紹過不少可能會被認為非常「右派」的書。但天可憐見,我骨子裏卻總把自己當成是個左派,於是為了平衡,又為了時機,本想趁?《資本論》第一卷出版150週年的機會,好好討論一下這部現代思想史上不可迴避的巨著。沒想到合作夥伴竟然非常擔心,他們認為講馬克思太政治化了,很危險。我講英國《大憲章》甚至《1984》,他們都不覺得有問題;但講馬克思反而倒變得很可怕了。後來的事實證明他們的判斷很明智,在今天這個時代,馬克思果然是危險的。其實不止馬克思危險,就連最基本的中國共產黨黨史也都是危險的。有一次我講到陳獨秀,說他是中國共產黨的創黨總書記。審查人員十分敏感,急忙刪去那個段落,因為他們認為這是個不方便的事實。一些年輕朋友也覺得奇怪,這不是最根本的事實嗎?有什麼問題呢?於是我代替審查專家向他們解釋,陳獨秀後來轉向了托派。他們大惑不解,到底什麼叫做「托派」?那種表情就跟很多年前我在北京一家重點大學演講,講到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時,學生們臉上的困惑是一樣的。他們都想入黨,甚至已經是黨員了,現在可能還要跟隨潮流大談「不忘初心」,但是他們不知道黨史,更加不知道馬克思。

所以不難明白,為什麼在北京清除「低端人口」這件事情爆發出來之後,所有激烈表態反對的知識份子,都是被認為屬於自由派的那一群人,但卻幾乎沒有任何一個新左派出來公開說過一句話。當年他們也有好些人倡導要和印度交流,但和我那幾個仍然充滿儍勁的朋友不同,他們關心的原來不是「全世界無產階級聯合起來」,也不是一個國家之內的人人平等;卻是中國要和其他非西方國家聯合起來爭取政治和經濟發展道路上的「話語權」,是世界舞臺上國與國之間的平等。這種左派的眼中沒有人民,只有國家,是連馬克思本人恐怕都不能夠理解的左派。

2017年12月2日星期六

梁文道:講究

【飲食男女】小時候跟着外公長大。我在他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其中有不少是直到今天都依然令我掛念,並且願意盡量景從的。惟有一樣,我實在不敢恭維,那就是他喝茶的辦法。他總是愛用一個大壺泡一壺又濃又黑的茶,從早到晚不停加水,也不停地加茶葉。直到最後,我根本不能肯定那到底還算不算是茶?我外公是河北人,他喝茶的這種習慣,讓我自小就種下了一種對於中國北方人的偏見,那就是北方人其實都不太懂茶。說起來,這好像不只是我個人問題,而是南方人對於北方人喝茶習慣的整體印象。在我們這裏,有人喝茶,喝到能夠分辨出一款茶到底是產自武夷山某座山峰的向陽面,還是向陰面的地步。而北方人呢 ,我們總以為他們所謂的喝茶,就是抓一大把茉莉茶碎丟進大缸,然後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把熱水猛灌進去了事。

茶是中國人的國飲,有太多人過着一天都離不了它的日子。既然如此,為甚麼我們就不能多花一點點心思和功夫,去稍微講究它一下呢?就好比抽煙,我是個老煙槍了(大家千萬別學,這可是件很不好的壞事)。大概二十多年前,也不怕人家說我裝模作樣,竟然抽起了煙斗。理由其實很簡單,煙反正是要抽了,為甚麼就不能夠去考究一下煙草的品質和口味呢?煙斗好玩的地方,就在於不同的斗得配上不同的煙絲,而不同的煙絲又可以搭配不同的場合與時間,其變化也無窮。更別說煙絲還能陳年存放,就跟人家喝酒一樣,隨歲月而成熟,風味與它少年時的青澀不可同日而語。

既然說到酒,我就想到酒鬼了。如何區分一個酗酒的酒鬼,與一個懂酒愛酒的飲家呢?在我看來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看他講不講究。真正的酒鬼,是不必去多理會他在喝甚麼酒的,酒的味道和品質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酒精的存在。我年輕的時候還真見過有酒鬼喝到傾家蕩產,窮途潦倒,真的甚麼酒也買不起了,最後乾脆喝掉一瓶偷來的酒精,結果暴死。而飲家則很少這樣子喝死,首先我們當然能夠肯定他不會去喝酒精。和酒鬼相反,他喝酒喝得有節制。他衹是講究一些,但並不表示他放肆。

在正派人士看來,煙酒都不是好東西,為良人所不取。那我們就專心說茶跟咖啡好了,這今天世上最通行的四大致癮農產品當中比較健康,也比較正常的兩樣。假如我們能夠區分酒鬼和飲家,而其關鍵則在於「講究」二字。那麼,我們是不是也能夠把所有天天喝茶喝咖啡的人,粗分成這兩大類呢?毫不計較,成天到晚灌茶湯;或者一天能喝幾十杯咖啡而面不改容的(例如法國大作家巴爾扎克,他每天都喝幾十杯咖啡,傳說他是這麼死的),我可不可以說他們是茶鬼咖啡鬼呢?好像不行。因為我們的日常詞彙裏面祇有酒鬼,而沒有茶鬼跟咖啡鬼。理由很簡單,因為大多數喝茶跟喝咖啡的人,都不算很講究他們喝這些東西的品質和辦法。人家人數一多,倒顯得正常了。我這麼稱呼他們,後果會很悽慘。

請不要誤會,我不是主張甚麼品味上的區隔,搞一些沒必要的歧視。我衹是簡單的以為。茶跟咖啡反正是我們常喝的了,與其漫不經心的把它們吞進肚裏。我們其實可以稍微講究都那麼一點點,讓它們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一些間歇的美好,暫時中斷乏味日常的庸碌,泛進一股色彩別樣的幽香。真的,一點點就好,不必太多。

我曾經在一家日本手沖咖啡店,遇過求道似的咖啡職人。你一進店,他就很緊張的先向你解釋,他家只賣咖啡,沒有餐點,沒有零食,沒有別的任何飲料。甚至那咖啡,也不會做出任何加奶的變化。既然你懂了,他就會按你的要求,從一個個罐子裏面小心翼翼地取出點選好的咖啡豆,仔細而精準的測量它們的重量,用最穩定而規律的動作去研磨那些豆子。他煮水也不忘測量水溫,估計用的水也不是等閒。印象最深的,是他注水的動作。其他人多半都是手臂轉動,把水壺的壺嘴朝着盛載了咖啡粉的濾杯,由內向外一圈一圈轉出去。可他卻手臂不動,用上了整個腰部的力量,站在原地像是跳韻律舞一樣的打圈。整個過程,他不發一言。而我們所有坐在那裏等着喝杯咖啡的人,也都緊張地不敢作聲,衹是沉靜注視,像看某種古代巫術祭祀一樣地看着他的一切動作。好不容易,咖啡總算端到你的眼前了。此時,所有人聚精會神,先是有點裝模作樣地先聞一聞它的香氣,然後恭恭敬敬地用雙手舉起杯子淺吮,再長長吁出一口至福的嘆息(他們是日本人,你懂的)。

喝完咖啡,回到馬路邊上,我真是大大地舒了一口氣,心裏祇有四個字:「有必要嗎?」也許那杯咖啡是好的,也許這麼莊重地喝會讓我喝出不一樣的咖啡味道,但這實在不是日常,而是異常。我當時忽然記起了以前在中國各地長途大巴上面,常常看到的那種人手一瓶的即溶咖啡玻璃瓶,裏面總是泡着茶水。那些我並不認識的旅伴們無所謂地灌水,泡茶,和喝茶的神情,此刻回想,竟多了一分帝力於我何有哉的閒適。

喝茶也好,喝咖啡也好,多講究一點,總是可以的。祇不過這一點應該是屬於日常的,不必誇耀,也不必太過神聖。畢竟我們都只是凡人,有時候圖的就是平凡中的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