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男女】我曾經在一家出了名有型有趣的鄉郊餐廳晚飯,它就和當今許多新派三星館子一樣,每道菜的外觀都被佈置得美輪美奐、別出心裁。其中一道,就連一桌桌見多識廣的食客都忍不住叫出聲來。
原來那盛菜的方形厚盤是塊液晶光板,能不斷在盤面上展示出各種顏色所構成的圖案,隨着客人一路吃掉盤子上的菜餚,它的構圖和光彩也就一路變化,直至客人食畢,整塊光板才由一片星雲漸漸轉至完全暗淡的漆黑。這時候,每個人腦子裏想的,大概都是該不該拿出手機為它拍照。不拍,似乎對不起自己,這到底是個值得留影存念的動人表演。但拍了(並且傳上網絡),卻又好像對不起大廚,猶如看完推理小說或懸疑電影之後忍不住劇透,壞了後來食客的興致。而劇透,大家知道,是種極不道德的重罪。我曾見過網上有人痛斥洩漏電視劇劇情的家伙,詛咒後者「劇透一時爽,全家死光光」。
有些大廚不許客人拍攝食物,正是擔心相片流傳開去之後,以後再來嘗這些撚手名菜的客人就不驚喜了。可見今日餐飲真是表演,有花容月貌的角色,也有高潮起伏的劇情。吃飯拍照,好比睇戲影相,確實會有罪惡感,好像侵犯了人家的智慧產權。難怪做 show一流的英國「Fat Duck」老早就下令禁止食客開動相機。
今天說到食物的「版權」,重點和以往大不相同。從前的廚師在乎的是烹飪當中的秘訣,深怕某種調味料組合或者準備食材的方式被人偷學。只不過單純點的歲月,大部分廚師都不曾想到要為那些秘訣註冊。惟有大型商業機構如「可口可樂」,和號稱用了「十一種香料去特別醃製」的「家鄉雞」,才會去買這種法律上的保險。但這十幾年來,廚師關於智慧產權的意識加強了,他們想要保護的東西也變了;他們現在最關心的是一道菜的樣子。
連「飛人」佐敦的入樽姿勢都會有律師想去註冊的美國,當然也最盛產這類和菜式外貌相關的案子。最有名的,莫過於去年紐約的「New York Pizzeria」控告其前任老闆一事,這家大眾化餐廳認為自己有套「特殊的飾盤方法」,而它的上一手波士則把這套方法用在了他開的一家新餐廳裏,形同盜竊。在此之間,美國還發生過好幾起類似的案件,大廚控告離職副手,東主控告離職大廚,焦點皆在擺盤上頭。他們在法律上的觀點是把一道菜的擺盤比作「商品外觀」(trade dressing),比方說可樂的瓶身,『Beat』耳機的外殼圖樣,和『Crocs』膠鞋的造型等等),乃其「產品」的識別特徵。
然而,包括「New York Pizzeria」在內的這些案件,大部分都以原告失敗結局。因為在美國的法律裏頭,「商品外觀」要得到保護,至少得符合「第二含義」(Secondary meaning)以及「非功能性」這兩個條件才行。也就是說一個廚師必須證明自己某道菜的外觀早已在消費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由此產生「第二含義」,讓他們一看就能認出這是誰的手筆。他還得證明這道菜的擺盤和裝飾沒有甚麼功能,不像雪條裏的棍子,沒了棍子就不算是雪條,純粹是樣子而已。這兩個條件對大多數廚師來講,都太難滿足。首先,他們的手作仔功夫不像可口可樂,不太可能做到家喻戶曉,使人一看樣子就知是誰家出品這個地步。其次,他們的訓練和專業往往強調form follow the function,要是承認自己的擺盤方式原來除了好看就一點用也沒有,恐怕是件很丟人也很難說得過去的事。
儘管如此,廚師也非完全無技可施。為了保護當今食客最在意的菜式外觀,他們還可以走條截然不同的道路。
2015年10月30日星期五
2015年10月25日星期日
梁文道:認識世界,要從它的全部細節開始(在漢諾威重讀萊布尼茲之三)
【蘋果日報】「你為什麼只說XXX,卻隻字不提XXX」,這真是一句有意思的話,我時常見到有人如此評論,指責某個人以偏概全,不夠公允,甚至懷疑他刻意扭曲事實,有用心和道德上的問題。當然,我也領受過不少這類批評,只不過我無法回應,因為我不可能把自己說過的話全部重講一遍。例如「你只是大談香港族群主義的危險,為什麼不講一講中國的民族主義狂熱,那難道不是更可怕更浩大的一股潮流?」或者反過來:「你為什麼光是斥責大陸的族群思考模式,難道香港人不也是以偏概全,過度地典型化了不同族群和地域的差異?」我是不是要把過去十多年來關於民族主義和族群分化的所有言論全都搬出來,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好幾次,才叫做公正客觀?當然不可能。
同樣地,我也能夠理解那些論者,他們沒有在發表意見和評論之前先把你過往一切言論都先消化好的責任和義務,雖然他們擁有發表意見的權利。所以我們才會看到一個向來主張民主憲政的學者遭到譏諷,說他在某篇文章裏頭討論民主政治的陰暗,是為虎做倀;一個一貫懷疑資本主義全球化的知識份子被同道罵成走狗,因為他居然在一次演講裏頭點到了全球市場的好處。他們全都以為自己已經說過的東西不必再說,尤其不用每一回公開發言都得像唸咒誦經似的重複自己。但他們其實是必須這麼做的,因為這是個只有此時此地的年代,一切評論及判斷皆以當下所聞所見為準,沒有人關心你說了多少年民主政治的好話,也沒有人在乎你左了多少年,我們只看到你今天讓我看到的東西,然後我憤怒我留言,說你「為什麼只說XXX,卻隻字不提XXX」。
所以萊布尼茲總是挨罵,因為大家全都曉得他的名言:「在一切可能世界當中,這個世界最是完美」;可沒有人知道他還講過什麼做過什麼,更沒有人會讀過他一切文字。那不單是評論者的責任問題,而是根本不可能。他曾經表示,一個人不能單從他已經出版的作品去瞭解他的思想。可是有人能夠看完他那一大堆未曾在生前面世的書信、筆記和文稿嗎?柏林科學院曾經整理過這堆東西,結集成八大系列,合共一百二十卷四開本的文庫。但這不是全集,因為他還留下了更多,據說直到今天,他死後三百年,「萊布尼茲檔案」仍在編輯他的遺產,尚未清理完畢。這些文檔涉及到的題材包括形而上學、邏輯、化學、物理學、植物學、心理學、史學、詞源學、倫理學、啟示神學、臨床醫學在比較症狀上的系統歸納方法,德國圖書貿易市場的改革建議,俄羅斯在易經研究上應該要有的發展方向,美因茲城的司法體系重整大綱,提倡維也納採用菜籽油做為路燈燈油的芻議……。
萊布尼茲不愧是西方世界最後一個「文藝復興人」,不僅幾乎知道所有他那個時代的科學進展;還胸懷天下,在遊歷過的地方參與各種實務規劃。他甚至還預見了太多後來的事物。例如拓撲學,有人認為他提出的「位相分析」是這門學問的先驅。又因為他曾建議歐洲各國各自派出一個代表,組成全歐聯邦議會,所以有人覺得他是最早構思「歐盟」的先知。
他到底在想什麼?這是個什麼人?且以一件小事為索,或者可以略窺其性格之一二。
話說萊布尼茲逝世時備受冷遇,就連他看着長大,並助其登上英國王位的喬治一世也都懶得參加他的葬禮。主要理由是喬治一世覺得這個假髮大得太過誇張的老怪物不夠盡責,天天忙這忙那,四處旅遊,卻丟下最基本的任務不管。他的任務就是為漢諾威王室書寫一部家族史,好彰顯這個家族久遠的榮耀,替它正在冉冉上升的政治地位打下厚實的基礎。這門功課,經歷了父子兩代領主,三十多年,始終沒有完成。以他的才華能力,這麼簡單的一件事,怎麼會一直做不完呢?喬治一世和他的父親奧古斯特公爵(Ernest Augustus)都等得很不耐煩,都曾不斷催促萊布尼茲,叫他不要只是顧着自己那一堆無關痛癢的研究,應該好好把精力集中在這部家族史上。可是,萊布尼茲也曾明確表示,任何一部嚴謹的、徹底的歷史研究,「都應該從源頭開始」。而奧古斯特公爵不知怎的居然也同意了,所以萊布尼茲就可以放手按着他的計劃去做了。
所謂「從源頭開始」,在萊布尼茲看來,意思就是要先弄清楚漢諾威王室管轄的下薩克森地區史前居民的由來,於是他走進了比較語言學,試圖從當地語言的來源說明這段歷史。後來他又發現這還不夠徹底,因為在人類來到這土地之前的情況也很重要,於是他又一頭鑽進了地質學的領域,並且寫了一本叫做《元神蓋亞》(Protogaea)的小書,打算以它做為整部漢諾威王室家族史的前言。在這本書裏,他提出地球一開始應該是團熾熱的固流體,表面逐漸冷卻凝固,形成後來生物可以棲息生長的外殼。但從週期性的火山爆發推測,它的中心應該還是處在高溫的流動狀態。他又指出,在地殼形成的漫長過程之中,烈焰和岩漿會蒸騰出不少濕氣,那些凝結成雲的濕氣降成雨水回到地表之後,就在地上的坑洞聚成了湖海。基於少量的證據,他做出了相當接近今日科學認識的推論,難怪有些學者把他推做現代地質學的先驅。
這還沒完,因為他不能不理化石的存在。很早以前,他也和當年許多知識份子一樣,認為地下挖出的那些古怪骨頭是上帝開的玩笑。可是經過與當時一批最優秀最先鋒的幾個專家的討論(這是萊布尼茲的最大嗜好,不斷尋找當代各個領域的專家,閱讀他們的論著,並且拜訪他們,和他們研討最新的發現與知識),以及在發掘最多化石的一個意大利坑洞的現場考察之後,他改變了想法。現在,他認為化石是一種已經滅絕了的古代生物的遺骸,被歷次的地表變化及浩劫完整地埋在地下,如果系統地分析研究,應該可以譜寫出一部完整的造物歷史。
所以他的漢諾威王室家族史永遠寫不完,他的老闆懷疑他一直偷懶,儘管後人在他的遺稿中發現他已經為此記下了三千多頁密密麻麻的筆記。這就是萊布尼茲,一具天生下來就是為了百科全書而存在的大腦,總是忍不住要尋根究柢地探索一切問題,無法接受自己在任何一片知識領地上的空白。他終身未婚,也似乎沒有任何戀愛經歷的紀錄,雖然他和不少王后貴女交好,但他和她們一起時談的總是學問。
後來大家都恥笑他儍,說他竟然天真到以為這個世界已經完美得不能再好;可是流傳他那句名言的論者卻往往沒注意到他對完美世界的定義:「以最簡單的律則塑造並規範最多元最豐富現象的世界,就是最完美的世界」。終其一生,萊布尼茲不斷努力的事業就是要找出世界之所以如此的根本原理,以及能夠最清晰最明確地描述眾多現象的語言。前者使他開創出一套哲學史上非常重要的形上學說;後者則讓他建立了數理邏輯,啟發了二十世紀的分析哲學。但和後來只是想創造「普遍語言」和最抽象文法的邏輯實證論者不同,萊布尼茲總是把另一隻眼睛盯住現實,沉迷於這個「現象最為豐富的世界」。就算一葉可以照見全世,他也要窮盡世上每片樹葉的背面。明知一瓢舀不盡無垠大海,他也要一瓢瓢舀下去,至死不休,是人類求知慾與好奇心的最大化身。
號稱最後的「文藝復興人」,有人詬病他在文藝上沒什麼表現。是嗎?他死前一年,拖着病軀,一邊繼續那不可能寫完的王族史,一邊還在修改晚輩詩人彼得森(John William Petersen)的史詩《烏拉尼亞》(Urania)。這首全長十五卷,每卷一千行的拉丁詩是他勸彼得森寫的。可彼得森寫完之後,他卻覺得不夠完美,所以自己抽空替他編輯改進。在他最後的日子裏,他回信告訴彼得森:「我在它上面已經付出了很多精力,為了讓一件如此匆忙寫就的東西變得精緻有序。所以我已經改動了無數的東西,有時候是整頁整頁地修改……」。
同樣地,我也能夠理解那些論者,他們沒有在發表意見和評論之前先把你過往一切言論都先消化好的責任和義務,雖然他們擁有發表意見的權利。所以我們才會看到一個向來主張民主憲政的學者遭到譏諷,說他在某篇文章裏頭討論民主政治的陰暗,是為虎做倀;一個一貫懷疑資本主義全球化的知識份子被同道罵成走狗,因為他居然在一次演講裏頭點到了全球市場的好處。他們全都以為自己已經說過的東西不必再說,尤其不用每一回公開發言都得像唸咒誦經似的重複自己。但他們其實是必須這麼做的,因為這是個只有此時此地的年代,一切評論及判斷皆以當下所聞所見為準,沒有人關心你說了多少年民主政治的好話,也沒有人在乎你左了多少年,我們只看到你今天讓我看到的東西,然後我憤怒我留言,說你「為什麼只說XXX,卻隻字不提XXX」。
所以萊布尼茲總是挨罵,因為大家全都曉得他的名言:「在一切可能世界當中,這個世界最是完美」;可沒有人知道他還講過什麼做過什麼,更沒有人會讀過他一切文字。那不單是評論者的責任問題,而是根本不可能。他曾經表示,一個人不能單從他已經出版的作品去瞭解他的思想。可是有人能夠看完他那一大堆未曾在生前面世的書信、筆記和文稿嗎?柏林科學院曾經整理過這堆東西,結集成八大系列,合共一百二十卷四開本的文庫。但這不是全集,因為他還留下了更多,據說直到今天,他死後三百年,「萊布尼茲檔案」仍在編輯他的遺產,尚未清理完畢。這些文檔涉及到的題材包括形而上學、邏輯、化學、物理學、植物學、心理學、史學、詞源學、倫理學、啟示神學、臨床醫學在比較症狀上的系統歸納方法,德國圖書貿易市場的改革建議,俄羅斯在易經研究上應該要有的發展方向,美因茲城的司法體系重整大綱,提倡維也納採用菜籽油做為路燈燈油的芻議……。
萊布尼茲不愧是西方世界最後一個「文藝復興人」,不僅幾乎知道所有他那個時代的科學進展;還胸懷天下,在遊歷過的地方參與各種實務規劃。他甚至還預見了太多後來的事物。例如拓撲學,有人認為他提出的「位相分析」是這門學問的先驅。又因為他曾建議歐洲各國各自派出一個代表,組成全歐聯邦議會,所以有人覺得他是最早構思「歐盟」的先知。
他到底在想什麼?這是個什麼人?且以一件小事為索,或者可以略窺其性格之一二。
話說萊布尼茲逝世時備受冷遇,就連他看着長大,並助其登上英國王位的喬治一世也都懶得參加他的葬禮。主要理由是喬治一世覺得這個假髮大得太過誇張的老怪物不夠盡責,天天忙這忙那,四處旅遊,卻丟下最基本的任務不管。他的任務就是為漢諾威王室書寫一部家族史,好彰顯這個家族久遠的榮耀,替它正在冉冉上升的政治地位打下厚實的基礎。這門功課,經歷了父子兩代領主,三十多年,始終沒有完成。以他的才華能力,這麼簡單的一件事,怎麼會一直做不完呢?喬治一世和他的父親奧古斯特公爵(Ernest Augustus)都等得很不耐煩,都曾不斷催促萊布尼茲,叫他不要只是顧着自己那一堆無關痛癢的研究,應該好好把精力集中在這部家族史上。可是,萊布尼茲也曾明確表示,任何一部嚴謹的、徹底的歷史研究,「都應該從源頭開始」。而奧古斯特公爵不知怎的居然也同意了,所以萊布尼茲就可以放手按着他的計劃去做了。
所謂「從源頭開始」,在萊布尼茲看來,意思就是要先弄清楚漢諾威王室管轄的下薩克森地區史前居民的由來,於是他走進了比較語言學,試圖從當地語言的來源說明這段歷史。後來他又發現這還不夠徹底,因為在人類來到這土地之前的情況也很重要,於是他又一頭鑽進了地質學的領域,並且寫了一本叫做《元神蓋亞》(Protogaea)的小書,打算以它做為整部漢諾威王室家族史的前言。在這本書裏,他提出地球一開始應該是團熾熱的固流體,表面逐漸冷卻凝固,形成後來生物可以棲息生長的外殼。但從週期性的火山爆發推測,它的中心應該還是處在高溫的流動狀態。他又指出,在地殼形成的漫長過程之中,烈焰和岩漿會蒸騰出不少濕氣,那些凝結成雲的濕氣降成雨水回到地表之後,就在地上的坑洞聚成了湖海。基於少量的證據,他做出了相當接近今日科學認識的推論,難怪有些學者把他推做現代地質學的先驅。
這還沒完,因為他不能不理化石的存在。很早以前,他也和當年許多知識份子一樣,認為地下挖出的那些古怪骨頭是上帝開的玩笑。可是經過與當時一批最優秀最先鋒的幾個專家的討論(這是萊布尼茲的最大嗜好,不斷尋找當代各個領域的專家,閱讀他們的論著,並且拜訪他們,和他們研討最新的發現與知識),以及在發掘最多化石的一個意大利坑洞的現場考察之後,他改變了想法。現在,他認為化石是一種已經滅絕了的古代生物的遺骸,被歷次的地表變化及浩劫完整地埋在地下,如果系統地分析研究,應該可以譜寫出一部完整的造物歷史。
所以他的漢諾威王室家族史永遠寫不完,他的老闆懷疑他一直偷懶,儘管後人在他的遺稿中發現他已經為此記下了三千多頁密密麻麻的筆記。這就是萊布尼茲,一具天生下來就是為了百科全書而存在的大腦,總是忍不住要尋根究柢地探索一切問題,無法接受自己在任何一片知識領地上的空白。他終身未婚,也似乎沒有任何戀愛經歷的紀錄,雖然他和不少王后貴女交好,但他和她們一起時談的總是學問。
後來大家都恥笑他儍,說他竟然天真到以為這個世界已經完美得不能再好;可是流傳他那句名言的論者卻往往沒注意到他對完美世界的定義:「以最簡單的律則塑造並規範最多元最豐富現象的世界,就是最完美的世界」。終其一生,萊布尼茲不斷努力的事業就是要找出世界之所以如此的根本原理,以及能夠最清晰最明確地描述眾多現象的語言。前者使他開創出一套哲學史上非常重要的形上學說;後者則讓他建立了數理邏輯,啟發了二十世紀的分析哲學。但和後來只是想創造「普遍語言」和最抽象文法的邏輯實證論者不同,萊布尼茲總是把另一隻眼睛盯住現實,沉迷於這個「現象最為豐富的世界」。就算一葉可以照見全世,他也要窮盡世上每片樹葉的背面。明知一瓢舀不盡無垠大海,他也要一瓢瓢舀下去,至死不休,是人類求知慾與好奇心的最大化身。
號稱最後的「文藝復興人」,有人詬病他在文藝上沒什麼表現。是嗎?他死前一年,拖着病軀,一邊繼續那不可能寫完的王族史,一邊還在修改晚輩詩人彼得森(John William Petersen)的史詩《烏拉尼亞》(Urania)。這首全長十五卷,每卷一千行的拉丁詩是他勸彼得森寫的。可彼得森寫完之後,他卻覺得不夠完美,所以自己抽空替他編輯改進。在他最後的日子裏,他回信告訴彼得森:「我在它上面已經付出了很多精力,為了讓一件如此匆忙寫就的東西變得精緻有序。所以我已經改動了無數的東西,有時候是整頁整頁地修改……」。
2015年10月23日星期五
梁文道:睇得到的秘技(再談餐廚拍照之二)
【飲食男女】一家餐廳或一位大廚之所以不愛食客拍照,還有一個更加直接緊迫,更加利害攸關的理由;那就是怕你抄襲。
2006年發生過這麼一件著名的案例,去年被迫結業的紐約知名餐廳「wd-50」主廚Wylie Dufresne,在網上發佈評論,指控澳洲名廚Robin Wickens抄襲(當時任職墨爾本的Fitzroy餐廳,後來這家館子也結業了)。正是有圖有真相,在照片上可以清晰看見,原來後者在自己餐廳出品的一系列新菜式,真的和「Wd-50」的出品一模一樣。所謂一樣,不只是食材的搭配一樣,烹調的方式一樣,而且是連擺盤的設計也都完全等同。一家開在墨爾本的館子怎麼會恰巧和一家紐約的餐廳推出同樣的菜呢?
「受害者」不止「Wd-50」,芝加哥美食聖殿「Alinea」的好幾道名菜也赫然出現在Robin Wickens的菜單之上,從圖片來看,它們還真是百分百的兩生花。後來Robin Wickens寫信向那兩家美國餐廳的主廚道歉,說他從來沒有試圖把那些創作納入自己的名下。他只不過是趁着假期去了一趟美國,來次「考研之旅」,在那兩間食肆嘗到了好幾款驚天動地的菜式,所以一回老家就忍不住立刻照着原樣重做,以饗澳洲同好……。
「考研之旅」,問題就出在這種西方許多廚師的必要活動上頭。和華人地區的食肆不同,大家曉得,歐美乃至日本許多第一流的餐廳都會定期歇業,或者暑假,或者寒假,少則一兩個月,最多的甚至連半年都有。有抱負有熱情的廚師在這段假期裏面除了休養生息,一定要幹的一件事就是出去吃。他們平日工作忙得不可開交,根本沒有機會光顧其他同行,只有趁着這段假期四處走走,一方面考察同業發展水平和趨勢,一方面吸取靈感。
「吸取靈感」,意思是去異地看看陌生的烹飪技法和食材種類,研究一下有甚麼東西可以搬回來運用到自己的創作上頭。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分子料理」,本世紀初的「新北歐菜」,能夠釀成一片席捲全球的風潮,靠的往往就是這類考研旅行,難怪有人開玩笑說,當年在 El Bulli」和現在在「Noma」用餐的食客當中,起碼有一半是廚房同業。
就和藝術家不能閉門造車,必須常去展覽看看其他藝術家在幹甚麼一樣,這類廚師的修學旅行本來很正常也很必要,是飲食業不斷進步,飲食之所以形成風尚的重要因素。但任何好廚師大概都會有一手自己的獨門秘方,輕易不能外傳,好比某家拉麵店的湯底組合,某間批薩鋪的麵糰成分,這是他們出奇致勝,長久不衰的秘技,外人吃了就算覺得很好,也不一定吃得出箇中玄妙。如果你的經驗夠,舌頭靈,破解得了廚房背後的秘密,那就是你本事,於是一種技法就此流傳開去,漸漸變成全行共有的知識。
問題在於今天的廚房秘技已不只是你看不到的這些東西,它還擴展到了你看得到的菜式外觀之上。一間餐廳帶給客人的震撼,再也不只是那種一碗表面平平無奇的味噌湯,要你喝下去之後才張大嘴巴去想它到底是怎麼做出來的震撼;它現在還得先聲奪人,以上桌方式的氣勢和華巧去讓你才看它一眼就忍不住驚呼。例如「Alinea」的桌布甜品,沒吃過的人都能大致說得出它就像Jackson Pollock的油畫一樣美麗。說得出,形容得了,可以複述,那是因為它看得見,而且它很主要的成分就是靠眼睛看。如果今天的名館名菜這麼注重視覺,把它也變成了自己的招牌秘方,那當然也就得開始關注可不可以讓人照相這個問題了。誰曉得吃的人會不會是同行?誰曉得他會不會拍了照之後回去模仿?
2006年發生過這麼一件著名的案例,去年被迫結業的紐約知名餐廳「wd-50」主廚Wylie Dufresne,在網上發佈評論,指控澳洲名廚Robin Wickens抄襲(當時任職墨爾本的Fitzroy餐廳,後來這家館子也結業了)。正是有圖有真相,在照片上可以清晰看見,原來後者在自己餐廳出品的一系列新菜式,真的和「Wd-50」的出品一模一樣。所謂一樣,不只是食材的搭配一樣,烹調的方式一樣,而且是連擺盤的設計也都完全等同。一家開在墨爾本的館子怎麼會恰巧和一家紐約的餐廳推出同樣的菜呢?
「受害者」不止「Wd-50」,芝加哥美食聖殿「Alinea」的好幾道名菜也赫然出現在Robin Wickens的菜單之上,從圖片來看,它們還真是百分百的兩生花。後來Robin Wickens寫信向那兩家美國餐廳的主廚道歉,說他從來沒有試圖把那些創作納入自己的名下。他只不過是趁着假期去了一趟美國,來次「考研之旅」,在那兩間食肆嘗到了好幾款驚天動地的菜式,所以一回老家就忍不住立刻照着原樣重做,以饗澳洲同好……。
「考研之旅」,問題就出在這種西方許多廚師的必要活動上頭。和華人地區的食肆不同,大家曉得,歐美乃至日本許多第一流的餐廳都會定期歇業,或者暑假,或者寒假,少則一兩個月,最多的甚至連半年都有。有抱負有熱情的廚師在這段假期裏面除了休養生息,一定要幹的一件事就是出去吃。他們平日工作忙得不可開交,根本沒有機會光顧其他同行,只有趁着這段假期四處走走,一方面考察同業發展水平和趨勢,一方面吸取靈感。
「吸取靈感」,意思是去異地看看陌生的烹飪技法和食材種類,研究一下有甚麼東西可以搬回來運用到自己的創作上頭。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分子料理」,本世紀初的「新北歐菜」,能夠釀成一片席捲全球的風潮,靠的往往就是這類考研旅行,難怪有人開玩笑說,當年在 El Bulli」和現在在「Noma」用餐的食客當中,起碼有一半是廚房同業。
就和藝術家不能閉門造車,必須常去展覽看看其他藝術家在幹甚麼一樣,這類廚師的修學旅行本來很正常也很必要,是飲食業不斷進步,飲食之所以形成風尚的重要因素。但任何好廚師大概都會有一手自己的獨門秘方,輕易不能外傳,好比某家拉麵店的湯底組合,某間批薩鋪的麵糰成分,這是他們出奇致勝,長久不衰的秘技,外人吃了就算覺得很好,也不一定吃得出箇中玄妙。如果你的經驗夠,舌頭靈,破解得了廚房背後的秘密,那就是你本事,於是一種技法就此流傳開去,漸漸變成全行共有的知識。
問題在於今天的廚房秘技已不只是你看不到的這些東西,它還擴展到了你看得到的菜式外觀之上。一間餐廳帶給客人的震撼,再也不只是那種一碗表面平平無奇的味噌湯,要你喝下去之後才張大嘴巴去想它到底是怎麼做出來的震撼;它現在還得先聲奪人,以上桌方式的氣勢和華巧去讓你才看它一眼就忍不住驚呼。例如「Alinea」的桌布甜品,沒吃過的人都能大致說得出它就像Jackson Pollock的油畫一樣美麗。說得出,形容得了,可以複述,那是因為它看得見,而且它很主要的成分就是靠眼睛看。如果今天的名館名菜這麼注重視覺,把它也變成了自己的招牌秘方,那當然也就得開始關注可不可以讓人照相這個問題了。誰曉得吃的人會不會是同行?誰曉得他會不會拍了照之後回去模仿?
2015年10月19日星期一
梁文道:你估你係老幾?(再談餐廳拍照之一)
【飲食男女】一切規則都正在改變,包括拍照。從前我總以為,在一般情況底下,假如我要舉起相機對着人,就一定得先問問人家願不願意被拍。當然,這也不是沒有例外,比方說街頭隨拍,那就是個稍為有些麻煩的情況。可能正是街拍的流行,攝影的簡便,使得我們開始以為任何時候任何地點,我們都有舉起相機(對不起,應該說是手機)就按下按鈕的權利。
尤其是在大陸,我見過自己的同事一路開會一路朝着與會者猛拍,聽說是為了存檔。但他們有沒有先和人家打過招呼呢?似乎沒有。更有些時候,錄影棚外的化妝室,一眾明星藝人與名人,正在接受化妝師的變臉魔法,預備從灰頭土臉,人家看不出來的狀態,轉化成銀幕和熒光幕上那一張張亮麗帥氣的面孔;電視台的工作人員就站在一旁拍照,甚至錄影。他們錄下了日常生活中比較庸俗甚或不堪的對話,更錄下了這些名人原本不欲人知的另一面。他們可有事先問准?沒有。但他們說這些材料有用,可以當做宣傳工具。
拍照是這個時代的天賦人權,與手機俱來,不可剝奪,不可置疑。至於被拍攝對象的私隱和意願,那則是上個世紀的過時束縛,一如再前一個世紀中國大姑娘的裹腳布,說起來可真是又臭又長。
因此很難怪有那麼多食評博客抱怨,斥責餐廳東主不讓他們拍照,覺得那些大廚老闆不近人情不通常識。難道他們不曉得,拍就和吃一樣,是人類外食經驗中須臾不可二分的必要動作嗎?
最常讓新一代食客震驚的地方,大概就是日本了,許多稍好的館子都不太喜歡客人拍照。他們的理由很多,其中之一是要保證其他客人的私隱。這對大部分遊客來講,都是一個十分怪異的藉口。這是餐廳,公眾場合,出得嚟食飯,仲有乜資格講私隱呀?可是回頭再想,那些食肆的立場也不是完全無理,特別是東京銀座那種老派板前料理或酒吧,大家擠坐一排,你怎知道坐在你身旁那對夫婦到底是否真是夫婦的關係?說不定人家是老闆大方,出來犒賞秘書吃頓好的,被你無意留影,豈不要出大事?
因此比較恰當的辦法是在拿出機器之前先問一下(最好的辦法當是根本不拍,只不過大部分人都做不到,食評博客更加做不到)。為甚麼早在掏出手機或相機之前就要先得人家批准?難道只把相機放在桌上都不對嗎?是這樣的,請看看你眼前這張吧枱,說不定它很有來歷,要是知道底細,你一定會記得在食記和臉書上說明,這是不知從甚麼山上找來的幾百年檜木,造價百萬云云。對了,這張木枱很珍貴,所以人家怕它被金屬刮花。所以就算不拒拍照,店家有時也會特地拿出一個杯墊碗墊,讓你安放手機。如果你看到小師傅或者侍應替你將本來赤條條擱在桌上的手機相機移放在這個墊子上頭,你自然會感到這真是個貼心細緻的周到安排。只不過,通常要是等到這個時候,那便說明你已經遲了一步。更有禮的做法是在人家這麼幹之前,先行請示,等到墊子上桌,再把自己的手機放在上頭。
我們可能會很生氣,大佬呀,使唔使咁多規矩,我影相係益你噃,幫你多啲宣傳,等你多啲客嚟,你估你係老幾。然而,你又怎能確定人家真想你替他宣傳?人家或許是個連米芝蓮都擋在門外的寸店,也可能就是拍你的宣傳會引來更多看中文的客人(畢竟在不少日本人心目當中,大陸、香港,甚或台灣這三地遊客的區別,都沒有我們自己以為的大)。
尤其是在大陸,我見過自己的同事一路開會一路朝着與會者猛拍,聽說是為了存檔。但他們有沒有先和人家打過招呼呢?似乎沒有。更有些時候,錄影棚外的化妝室,一眾明星藝人與名人,正在接受化妝師的變臉魔法,預備從灰頭土臉,人家看不出來的狀態,轉化成銀幕和熒光幕上那一張張亮麗帥氣的面孔;電視台的工作人員就站在一旁拍照,甚至錄影。他們錄下了日常生活中比較庸俗甚或不堪的對話,更錄下了這些名人原本不欲人知的另一面。他們可有事先問准?沒有。但他們說這些材料有用,可以當做宣傳工具。
拍照是這個時代的天賦人權,與手機俱來,不可剝奪,不可置疑。至於被拍攝對象的私隱和意願,那則是上個世紀的過時束縛,一如再前一個世紀中國大姑娘的裹腳布,說起來可真是又臭又長。
因此很難怪有那麼多食評博客抱怨,斥責餐廳東主不讓他們拍照,覺得那些大廚老闆不近人情不通常識。難道他們不曉得,拍就和吃一樣,是人類外食經驗中須臾不可二分的必要動作嗎?
最常讓新一代食客震驚的地方,大概就是日本了,許多稍好的館子都不太喜歡客人拍照。他們的理由很多,其中之一是要保證其他客人的私隱。這對大部分遊客來講,都是一個十分怪異的藉口。這是餐廳,公眾場合,出得嚟食飯,仲有乜資格講私隱呀?可是回頭再想,那些食肆的立場也不是完全無理,特別是東京銀座那種老派板前料理或酒吧,大家擠坐一排,你怎知道坐在你身旁那對夫婦到底是否真是夫婦的關係?說不定人家是老闆大方,出來犒賞秘書吃頓好的,被你無意留影,豈不要出大事?
因此比較恰當的辦法是在拿出機器之前先問一下(最好的辦法當是根本不拍,只不過大部分人都做不到,食評博客更加做不到)。為甚麼早在掏出手機或相機之前就要先得人家批准?難道只把相機放在桌上都不對嗎?是這樣的,請看看你眼前這張吧枱,說不定它很有來歷,要是知道底細,你一定會記得在食記和臉書上說明,這是不知從甚麼山上找來的幾百年檜木,造價百萬云云。對了,這張木枱很珍貴,所以人家怕它被金屬刮花。所以就算不拒拍照,店家有時也會特地拿出一個杯墊碗墊,讓你安放手機。如果你看到小師傅或者侍應替你將本來赤條條擱在桌上的手機相機移放在這個墊子上頭,你自然會感到這真是個貼心細緻的周到安排。只不過,通常要是等到這個時候,那便說明你已經遲了一步。更有禮的做法是在人家這麼幹之前,先行請示,等到墊子上桌,再把自己的手機放在上頭。
我們可能會很生氣,大佬呀,使唔使咁多規矩,我影相係益你噃,幫你多啲宣傳,等你多啲客嚟,你估你係老幾。然而,你又怎能確定人家真想你替他宣傳?人家或許是個連米芝蓮都擋在門外的寸店,也可能就是拍你的宣傳會引來更多看中文的客人(畢竟在不少日本人心目當中,大陸、香港,甚或台灣這三地遊客的區別,都沒有我們自己以為的大)。
2015年10月18日星期日
梁文道:下降者必將再度升起(在漢諾威重讀萊布尼茲之二)
【蘋果日報】漢諾威就和許多德國重鎮一樣,在二戰當中遭到重創,足足有超過百分之九十的市中心建築被盟軍炸毀,能夠復原重建者則如九牛一毛,所以今天這座城市沒有多少真正的古蹟留存(相比起其他德國小城),可供遊客賞玩的所謂老城區,不過兩三條短街而已。難怪原籍漢諾威,後來走遍大半個中國的德國青年作家雷克一聽說我今年要過去十幾天,便笑:「呀?這麼無聊的工業城市有什麼好玩?它就像河北的石家莊,都是省會,都很沉悶」。是的,它一點也不好玩,沒有人是專程去那裏旅遊的。大家過去都是為了工作,和「福士」汽車開會,參加「CeBIT」資訊科技大展,以及「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會開完了,展覽結束了,人也就跟着走了。便連它的大學,也是只憑理工著名,為德國培養了一大批工程師,兩個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加上一個物理學獎得主。它的球隊「漢諾威96」,在最近的德甲排名裏頭好像排在第十七位。
這座單調工業城市唯一有過全球影響力的文化名人,恐怕就是萊布尼茲了。所以漢諾威大學十年前把校名改成「漢諾威萊布尼茲大學」,有些稍帶歲數的十九世紀大樓也冠上了萊布尼茲的名字,便連街上的咖啡店和藥房,亦有叫做萊布尼茲的。當然,別忘了那有名的「萊布尼茲」牌小熊牛奶餅乾(『7-11』都有得賣)。看來,這位當年宮廷老臣,樞密院法律顧問,果然是漢諾威市民最引以自豪的先人。
可三百年前,1716年11月14日那個寒冷的晚上,這位剛過七十的老人走得卻是那麼孤獨,發現他已死在床上的是他的秘書。第二天夜裏,他的棺木被馬車運走的時候,街道上冷冷清清,恰如漢諾威城當年對他的態度。三百年後的今天,我在他故居遺址(那座老宅早不復存)附近夜遊,路面石塊濕滑,街燈昏暗,靜悄悄的空氣彷彿還帶着那一晚的寂寥。一個月後,舉行葬禮,宮中沒有一人前來致上最後敬意。他生前力促「柏林科學院」的成立,是今天這所德國權威學術機構的始祖(所以現在他們頒授的其中一個大獎就叫做『萊布尼茲獎』);但柏林科學院沒有為他舉辦正式悼禮。他是倫敦皇家學會的會員,當年曾經向學會成員展示他發明的手搖計算機,讓大家非常振奮,因為那部機器不只能做四則運算,而且還能運算開方。它背後的原理是一套分等級的圓柱,這種設計不只是到了二十世紀四十年代還被「IBM」沿用,還在某程度上先導了圖靈的發明,所以今天有些人會把電腦的發明追溯到萊布尼茲身上。當然,他真正影響當今資訊科技的地方,是他發明了二進制。儘管如此,皇家學會也覺得為他致哀不太合適。
最令人吃驚的,是當年漢諾威王室的家長,英王喬治一世,他正好回到老家德國,駐蹕漢諾威城外不遠的地方。可他竟然一點表示也沒有。說到這裏,很多人都曉得今天統治英國的溫莎王朝有德國血統,但英國皇家與德國的血脈關係其實早在上一個朝代便已經開始了,那個王朝就叫做漢諾威王朝,它的第一任君主正是喬治一世,其末則是大名鼎鼎的維多利亞女皇。這大概是今天少數專程去漢諾威旅遊的外國人多半都來自英國的原因吧,情意使然。
為什麼好端端的一個德國地方王侯,會跑去接任英國國王呢?其實,這只不過是現代民族國家完全底定之前的歐洲常態,貴族與貴族婚配,王室和王室聯姻,再透過複雜的繼承法則操作,就有了許許多多跨地跨國的統治王朝。其時極力操作這事,使漢諾威一個區區德國新貴家族(在萊布尼茲剛剛替他們家效命的時候,他家甚至連神聖羅馬帝國選帝侯的資格都還沒有),能夠越海繼統的,正是萊布尼茲他老人家。現代人或許會感到奇怪,難道喬治一世就一點也不感恩嗎?人家可幫過你當上英國國王呀。也許我們今天會以為英國國王很了不起,而英國當年也真比漢諾威一個小小公國強大不知多少倍。可是在這個小公國的專制政體之內,喬治公爵卻是呼風喚雨的絕對王者;到了英國那邊,喬治國王反而得受到議會的重重制約,無一事順心。所以喬治當初根本不願意接下這個表面光鮮的王位,後來他也果然成了英國現代內閣政體浮現,王權更遭侵損的標誌人物,而為他服務的「首席財政大臣」沃波爾(Robert Walpole),則被後人視為第一任英國首相。
雖然萊布尼茲想過要離開漢諾威,跟隨少主前赴倫敦,但喬治一世卻不願把這位在英國名氣也很大的老學者一併帶去,理由正和皇家學會對他後來離世時的淡漠反應的原因一致:那時候的英國上層社會都不喜歡他。
問題出在牛頓和他兩個人的爭端,更準確的講法是牛頓粉絲團對他的大肆詆毀。我們後來曉得,牛頓和萊布尼茲先後獨立發展出了微積分,而後者創立的符號系統不只比前者優越,而且還成了日後計算的主流。不過,在當年乃至於後來很長的一段時間裏面,英國人卻都認為是萊布尼茲剽竊了牛頓的創意,群起攻之。在牛頓默許之下,他的崇拜者不斷發佈文章抨擊萊布尼茲,各式各樣的嘲諷。萊布尼茲太忙了,只能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替自己寫幾篇東西澄清,於是時勢自然不在他這一邊。萊布尼茲死後十年,牛頓的葬禮辦得風風光光,英國人以對待國家英雄的態度把他的靈柩安放進西敏寺,恰好和萊布尼茲那淒冷的結局形成對照。
為什麼流行書籍裏頭形容得很會討好權貴,全力攀附王侯的萊布尼茲會落得這般下場?為什麼其時聲名不善的萊布尼茲又會變成現在的漢諾威以及全德國的驕傲?我猜,答案可能得從他那句名言背後尋找:「這個世界是一切可能世界當中最美善者」。
萊布尼茲的棺槨上頭刻滿了符號和詩句,其中最顯眼的是道螺旋線,那是煉金術裏常見的符號,代表着拉丁箴言「下降者必將再度升起」(inclinata resurget)。在一切可能世界當中,或者就有一個萊布尼茲必將升起的美好世界。
這座單調工業城市唯一有過全球影響力的文化名人,恐怕就是萊布尼茲了。所以漢諾威大學十年前把校名改成「漢諾威萊布尼茲大學」,有些稍帶歲數的十九世紀大樓也冠上了萊布尼茲的名字,便連街上的咖啡店和藥房,亦有叫做萊布尼茲的。當然,別忘了那有名的「萊布尼茲」牌小熊牛奶餅乾(『7-11』都有得賣)。看來,這位當年宮廷老臣,樞密院法律顧問,果然是漢諾威市民最引以自豪的先人。
可三百年前,1716年11月14日那個寒冷的晚上,這位剛過七十的老人走得卻是那麼孤獨,發現他已死在床上的是他的秘書。第二天夜裏,他的棺木被馬車運走的時候,街道上冷冷清清,恰如漢諾威城當年對他的態度。三百年後的今天,我在他故居遺址(那座老宅早不復存)附近夜遊,路面石塊濕滑,街燈昏暗,靜悄悄的空氣彷彿還帶着那一晚的寂寥。一個月後,舉行葬禮,宮中沒有一人前來致上最後敬意。他生前力促「柏林科學院」的成立,是今天這所德國權威學術機構的始祖(所以現在他們頒授的其中一個大獎就叫做『萊布尼茲獎』);但柏林科學院沒有為他舉辦正式悼禮。他是倫敦皇家學會的會員,當年曾經向學會成員展示他發明的手搖計算機,讓大家非常振奮,因為那部機器不只能做四則運算,而且還能運算開方。它背後的原理是一套分等級的圓柱,這種設計不只是到了二十世紀四十年代還被「IBM」沿用,還在某程度上先導了圖靈的發明,所以今天有些人會把電腦的發明追溯到萊布尼茲身上。當然,他真正影響當今資訊科技的地方,是他發明了二進制。儘管如此,皇家學會也覺得為他致哀不太合適。
最令人吃驚的,是當年漢諾威王室的家長,英王喬治一世,他正好回到老家德國,駐蹕漢諾威城外不遠的地方。可他竟然一點表示也沒有。說到這裏,很多人都曉得今天統治英國的溫莎王朝有德國血統,但英國皇家與德國的血脈關係其實早在上一個朝代便已經開始了,那個王朝就叫做漢諾威王朝,它的第一任君主正是喬治一世,其末則是大名鼎鼎的維多利亞女皇。這大概是今天少數專程去漢諾威旅遊的外國人多半都來自英國的原因吧,情意使然。
為什麼好端端的一個德國地方王侯,會跑去接任英國國王呢?其實,這只不過是現代民族國家完全底定之前的歐洲常態,貴族與貴族婚配,王室和王室聯姻,再透過複雜的繼承法則操作,就有了許許多多跨地跨國的統治王朝。其時極力操作這事,使漢諾威一個區區德國新貴家族(在萊布尼茲剛剛替他們家效命的時候,他家甚至連神聖羅馬帝國選帝侯的資格都還沒有),能夠越海繼統的,正是萊布尼茲他老人家。現代人或許會感到奇怪,難道喬治一世就一點也不感恩嗎?人家可幫過你當上英國國王呀。也許我們今天會以為英國國王很了不起,而英國當年也真比漢諾威一個小小公國強大不知多少倍。可是在這個小公國的專制政體之內,喬治公爵卻是呼風喚雨的絕對王者;到了英國那邊,喬治國王反而得受到議會的重重制約,無一事順心。所以喬治當初根本不願意接下這個表面光鮮的王位,後來他也果然成了英國現代內閣政體浮現,王權更遭侵損的標誌人物,而為他服務的「首席財政大臣」沃波爾(Robert Walpole),則被後人視為第一任英國首相。
雖然萊布尼茲想過要離開漢諾威,跟隨少主前赴倫敦,但喬治一世卻不願把這位在英國名氣也很大的老學者一併帶去,理由正和皇家學會對他後來離世時的淡漠反應的原因一致:那時候的英國上層社會都不喜歡他。
問題出在牛頓和他兩個人的爭端,更準確的講法是牛頓粉絲團對他的大肆詆毀。我們後來曉得,牛頓和萊布尼茲先後獨立發展出了微積分,而後者創立的符號系統不只比前者優越,而且還成了日後計算的主流。不過,在當年乃至於後來很長的一段時間裏面,英國人卻都認為是萊布尼茲剽竊了牛頓的創意,群起攻之。在牛頓默許之下,他的崇拜者不斷發佈文章抨擊萊布尼茲,各式各樣的嘲諷。萊布尼茲太忙了,只能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替自己寫幾篇東西澄清,於是時勢自然不在他這一邊。萊布尼茲死後十年,牛頓的葬禮辦得風風光光,英國人以對待國家英雄的態度把他的靈柩安放進西敏寺,恰好和萊布尼茲那淒冷的結局形成對照。
為什麼流行書籍裏頭形容得很會討好權貴,全力攀附王侯的萊布尼茲會落得這般下場?為什麼其時聲名不善的萊布尼茲又會變成現在的漢諾威以及全德國的驕傲?我猜,答案可能得從他那句名言背後尋找:「這個世界是一切可能世界當中最美善者」。
萊布尼茲的棺槨上頭刻滿了符號和詩句,其中最顯眼的是道螺旋線,那是煉金術裏常見的符號,代表着拉丁箴言「下降者必將再度升起」(inclinata resurget)。在一切可能世界當中,或者就有一個萊布尼茲必將升起的美好世界。
2015年10月12日星期一
梁文道:生蠔的階級(俄羅斯本土三之三)
【飲食男女】全世界都在流行本土食材,所以理論上講,俄羅斯針對西方的食品禁運應該是個好消息。巴馬火腿來不了,我們有自己的本土替代;希臘的芝士進不來,我們同樣可以想辦法本土生產。可惜的是,在這個全球化的年代,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沒錯,很多標榜俄羅斯本地食物的餐館和業界人士會把眼前的經濟戰爭當成契機,當成發展自家農耕魚畜的好機會。不過,這些應急上市的本地貨真能完全取代進口商品嗎?恐怕很難。因為自從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在食物上就變得愈來愈沒法自給自足了。
比如牛肉,進口貨現在佔去的市場起碼達到六成;忽然間,你叫它用甚麼辦法去填補這個空缺呢?
例如生蠔,法國等歐盟出品現在來不了俄羅斯了,它只好另闢蹊徑,找些「本土貨源」取代,可是它的產量實在趕不及應付既有的龐大需求。那該怎麼辦呢?
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地區,恰好正是眼下俄羅斯和西方勢力發生爭議的源頭,也是傳統上俄羅斯自家的生蠔產地。它的黑海生蠔,是十九世紀末沙俄上流社會的明星貨,每年產量一度達到五百萬隻。共產革命爆發之後,這些代表着腐朽奢華舊社會的美食才被打進冷宮,一下子墜入完全停產的境界。直到最近,它才緩緩回復過來,而且是在全新的政治局面之下。
當地少數幾家仍在養殖黑海生蠔的蠔農都把最近的食物禁運當成好消息,因為法國等地貨品過去佔有的市場份額,現在全都等着他們征服。原來乏人問津的冷門海產,如今備受追捧,價格屢創新高。以他們既有的生產能力而言,根本就應付不了這忽然冒頭的本土浪潮。前兩年,他們想要拿地擴建設施,會受到當地官員百般阻撓;可最近他們的生意卻成了愛國愛本土的象徵,從莫斯科過來的官員議員出面,為他們大力護航,接下來大概是要甚麼就有甚麼了。有些蠔農預估,不到三年,他們家就能做到每年幾百萬歐羅的生意了。
生蠔的西方色彩可以淡化,因為俄羅斯也有本土的蠔種了,可是在這貨源短缺、售價飛漲的當兒,它的階級色彩卻反而變得更濃。不過這個新俄羅斯更在乎的是國族,蘇聯時代最關注的階級問題並非它的意識形態焦點。於是我又想起了沙俄,那年頭另一個大作家筆下的生蠔。契訶夫,他在短篇小說《蠔》裏頭寫的就是階層。和托爾斯泰所在意的本土不同,契訶夫從一個跟着失業父親在莫斯科大街上捱凍乞討的小孩眼中看見的生蠔,是一種下層百姓永遠吃不起,甚至還永遠看不懂的古怪物事。這個餓了許久的窮人小孩受到高檔餐廳的食客邀請,在他們戲謔的眼光底下頭一回吃到生蠔:「他們哄笑着好奇地瞅着我。我在一張桌旁坐下,開始吃一樣滑溜溜的東西,那東西很鹹,有一股潮氣和霉味。我狼吞虎嚥般吃起來,不嚼,不看,也不想弄清楚我吃的是甚麼。我覺得,如果我睜開眼睛,那我一定會看到一對亮閃閃的眼睛,螯和尖利的牙齒。我忽然嚼到一樣硬東西。嗄巴一聲咬碎了『哈哈哈!他連殼也吃了!』人們大笑,『小儍瓜,難道這也能吃嗎?』」。
比如牛肉,進口貨現在佔去的市場起碼達到六成;忽然間,你叫它用甚麼辦法去填補這個空缺呢?
例如生蠔,法國等歐盟出品現在來不了俄羅斯了,它只好另闢蹊徑,找些「本土貨源」取代,可是它的產量實在趕不及應付既有的龐大需求。那該怎麼辦呢?
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地區,恰好正是眼下俄羅斯和西方勢力發生爭議的源頭,也是傳統上俄羅斯自家的生蠔產地。它的黑海生蠔,是十九世紀末沙俄上流社會的明星貨,每年產量一度達到五百萬隻。共產革命爆發之後,這些代表着腐朽奢華舊社會的美食才被打進冷宮,一下子墜入完全停產的境界。直到最近,它才緩緩回復過來,而且是在全新的政治局面之下。
當地少數幾家仍在養殖黑海生蠔的蠔農都把最近的食物禁運當成好消息,因為法國等地貨品過去佔有的市場份額,現在全都等着他們征服。原來乏人問津的冷門海產,如今備受追捧,價格屢創新高。以他們既有的生產能力而言,根本就應付不了這忽然冒頭的本土浪潮。前兩年,他們想要拿地擴建設施,會受到當地官員百般阻撓;可最近他們的生意卻成了愛國愛本土的象徵,從莫斯科過來的官員議員出面,為他們大力護航,接下來大概是要甚麼就有甚麼了。有些蠔農預估,不到三年,他們家就能做到每年幾百萬歐羅的生意了。
生蠔的西方色彩可以淡化,因為俄羅斯也有本土的蠔種了,可是在這貨源短缺、售價飛漲的當兒,它的階級色彩卻反而變得更濃。不過這個新俄羅斯更在乎的是國族,蘇聯時代最關注的階級問題並非它的意識形態焦點。於是我又想起了沙俄,那年頭另一個大作家筆下的生蠔。契訶夫,他在短篇小說《蠔》裏頭寫的就是階層。和托爾斯泰所在意的本土不同,契訶夫從一個跟着失業父親在莫斯科大街上捱凍乞討的小孩眼中看見的生蠔,是一種下層百姓永遠吃不起,甚至還永遠看不懂的古怪物事。這個餓了許久的窮人小孩受到高檔餐廳的食客邀請,在他們戲謔的眼光底下頭一回吃到生蠔:「他們哄笑着好奇地瞅着我。我在一張桌旁坐下,開始吃一樣滑溜溜的東西,那東西很鹹,有一股潮氣和霉味。我狼吞虎嚥般吃起來,不嚼,不看,也不想弄清楚我吃的是甚麼。我覺得,如果我睜開眼睛,那我一定會看到一對亮閃閃的眼睛,螯和尖利的牙齒。我忽然嚼到一樣硬東西。嗄巴一聲咬碎了『哈哈哈!他連殼也吃了!』人們大笑,『小儍瓜,難道這也能吃嗎?』」。
2015年10月11日星期日
梁文道:這個世界最美好(在漢諾威讀萊布尼茨之一)
【蘋果日報】「潘格羅士講授形而上學,神學、宇宙論,虛無主義,他以令人驚奇的方式證明,沒有無因之果,在眾多可能的世界當中的這個最好的世界上,仁慈的男爵大人的宮殿是所有宮殿中最美的。『已經證明』,他說:『事物不可能被創造成另一副樣子。既然一切都是為了某一個目的而創造的,一切必然用於最好的目的。要記住,鼻子是為戴眼鏡而做成的,所以,我們才有眼鏡。腿顯然是為穿鞋而安排的,於是,我們才有了鞋襪。石頭的創造是為了讓人們開採它用來建造宮殿,因而仁慈的大人才有了美妙的宮殿』」。
這一小段文字大概是伏爾泰諷刺小說《憨第德》當中最常被人引用的一段話。因此,影射萊布尼茨的角色潘格羅士也就成了這位哲人的標準造像。他表面上博學多才,實則迂腐不堪;明明世上充滿罪惡不公與災難,他卻以自己躲在書齋裏想出來的哲學證明「我們的世界,是上帝所創造的一切可能世界當中至為美好的一個」,樂觀到無可救藥的地步。自從伏爾泰以降,每逢發生什麼大事,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戰與後來的納粹集中營屠殺,西方就一定有作家和學者重提萊布尼茨這句名言,當然是諷刺式的引用。此世如此不堪,你竟然還好意思說它好得不能再好?莫非另一個更美、更善、更公正的世界真的不存在?不值得盼望?不值得追求?
或許這就是我唸書的時候一直對萊布尼茨提不起興趣的原因,任何一個年輕人都很難接受這樣的教誨,被迫承認一個不一樣的世界根本不存在。更何況在我上大學那個年代,羅素的《西方哲學史》仍然十分流行,它也在很大程度上也型塑了我們對萊布尼茨的印象。他在講到萊布尼茨那一章的起首便說:
「萊布尼茨是一個千古絕倫的大智者,但是按他這個人來講卻不值得敬佩。的確,在一名未來的僱員的推薦信裏大家希望提到的優良品質,他樣樣俱備:他勤勉、儉樸、有節制,在財務上誠實。但是他完全欠缺在斯賓諾莎身上表現得很顯著的那些崇高品德。他的最精湛的思想並不是會給他博來聲望的一種思想,那麼他就把這類思想的記載束置高閣不發表。他所發表的都是蓄意要討王公后妃們嘉賞的東西。結果,便有了兩個可以認為代表萊布尼茨的哲學體系:他公開宣揚的一個體系講樂觀、守正統、玄虛離奇而又淺薄;另一個體系是相當晚近的編訂者們從他的手稿中慢慢發掘出來的,這個體系內容深奧,條理一貫,富於斯賓諾莎風格,並且有驚人的邏輯性。杜撰所謂現世界即一切可能有的世界當中最善的世界這一說的,是流俗的萊布尼茨」。
難怪當年我們幾個同學都對斯賓諾莎有興趣,人家斯賓諾莎備受排擠,卻甘於寂寞,隱士般地生活,以磨鏡維生而自得其樂,那像萊布尼茨這樣,拒絕學府職位,當領主小臣,撰王侯家譜,還要在全歐宮廷之間來回穿梭。正是看人品作風,就知道誰是真正的知識人了(後來才曉得斯賓諾莎也沒有我們所以為的那麼孤單,而磨鏡在那時其實還算是份高尚的專業;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再嚴重點說,萊布尼茨的人格要是真有羅素所說的這些缺陷,那他那句「這個世界是一切可能世界中最美善者」的名言,就不只是後人講的「樂觀主義」了;而是獻媚,是知識份子和哲學家的墮落。一個蛋頭學者看不見世間實際情況,蒼生無告,偏要說它非常美好,這叫做「堅離地」,是個叫飢民吃蛋糕的傻蛋。可一個處世圓滑,善於逢迎,飛來飛去王族家的學人也說這種話,那和叫人認命有何區別?豈不無恥?萊布尼茨若是活到今天,肯定要被罵作老賊,因為他竟然勸我們別再想望另一個不同的,更好的世界。
所以最近幾年我總是會時不時地想起萊布尼茨,因為這些年我實在見過太多太多叫人認命的知識份子。有些人一開始還會承認吾國多有不足,必須改進,只是不能照搬所謂的「西方那一套」(至於什麼叫做『西方那一套』,大家儘可自己填充,總之從政治上的自由主義到『激進』女權運動,能算進去的眾不勝數)。之所以不能馬上照搬,是因為我們既有自己特殊的文化背景和傳統,也有當下繁雜難解的實際情況(簡稱『國情』)。文化傳統不同,所以價值觀不同;價值觀不同,所以一個社會一個國家走向的目標理想也會不同,因此「西方那一套」理想不能橫移。實際情況很複雜,所以解決問題的方案也變得不可簡化;既然沒有立即見效的良方去對治這麼複雜的國情,所以大家就不能急着運進「西方那一套」的現成手段,必須等待,「多給中國人民一點時間」。
就算立場見解有異,這番思路也不能說不在理。好的,就等一等,等他們歸納出中國本色的真精神真價值,等一些能夠挑開目下這堆亂綫團的慧針妙眼。不過等到現在,我卻發現這些人的說法又變了,而且還變得相當巧妙。他們不再花功夫像數代前賢那樣,要從過去尋找指引我們前行的價值方針;也不再多談「中國很複雜」這句短語下的諸種問題。他們現在怎麼做呢?很簡單,就是乾脆大方宣稱,原來價值、理想,和規範,都不用汲古遠求,原來我們這麼複雜的現況也根本沒有什麼不好。兩者接合起來,便是「這個世界是一切可能世界當中最美善的」。
也就是說,我們平常用來批判社會、鞭策政府、警示同胞的那些標準那些理念,全都應該從當下現實裏頭歸納導出。也就是說,正視複雜國情,尊重腳下實際,漸漸變成了美化複雜的國情,敬拜腳下的實況。理想就在實際當中,實際自然符合理想;於是「特色」成了「模式」,「模式」成了「道路」,最後還都可以輸出,讓人家學習仿效,普世王天下了。
號稱儒家信徒的不必再糾纏在道統和治統之間,因為道統與治統原來老早就通起來了。號稱左翼的也不用再擔心人民大眾與權貴宰制之間的矛盾了,因為他們本來就是一家人。理念和現實的差距消失了,拉鋸其間的緊張不復,知識份子剩下來的工作就是從這個特異狀況說出道理,還想批判的話就去批判人家好了,比如說「美國民主已經走進死胡同」,「印度的強姦案比我們多」,「德國企業說謊的情況更嚴重」……。
本來「維穩」二字在胡溫年代開始通行的時候,我就覺得奇怪。不是說維持穩定不好,而是一個國家怎麼會成天到晚把它當成願景似的掛在口邊。就好比一個孩子被老師家長問起他的學習目標和人生理想,結果他說:「我的目標是維持穩定」。多虧那些見解,現在我終於明白了,「維穩」確實是有道理,因為我們已經那麼好,接下來的任務自然是保持它好下去。就算「發展」,也得以「穩定」前綴,在現有的局面下逐步發展。發展總得有個發展的大方向,而我們的方向就是繼續穩定,越來越穩。
扯遠了,還是說回萊布尼茨吧。由於今年去了幾趟德國漢諾威,自然就想讀些和當地特別有關的書。讀什麼好呢?那就讀在漢諾威生活工作了四十年的萊布尼茨吧,反正除了翻過《單子論》外,從前我從未認真讀過他的任何一部論著。而且得讀《神義論》,因為這是他那句惡名昭彰的名言出處,且看這個世界是否真的不可能更好。
這一小段文字大概是伏爾泰諷刺小說《憨第德》當中最常被人引用的一段話。因此,影射萊布尼茨的角色潘格羅士也就成了這位哲人的標準造像。他表面上博學多才,實則迂腐不堪;明明世上充滿罪惡不公與災難,他卻以自己躲在書齋裏想出來的哲學證明「我們的世界,是上帝所創造的一切可能世界當中至為美好的一個」,樂觀到無可救藥的地步。自從伏爾泰以降,每逢發生什麼大事,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戰與後來的納粹集中營屠殺,西方就一定有作家和學者重提萊布尼茨這句名言,當然是諷刺式的引用。此世如此不堪,你竟然還好意思說它好得不能再好?莫非另一個更美、更善、更公正的世界真的不存在?不值得盼望?不值得追求?
或許這就是我唸書的時候一直對萊布尼茨提不起興趣的原因,任何一個年輕人都很難接受這樣的教誨,被迫承認一個不一樣的世界根本不存在。更何況在我上大學那個年代,羅素的《西方哲學史》仍然十分流行,它也在很大程度上也型塑了我們對萊布尼茨的印象。他在講到萊布尼茨那一章的起首便說:
「萊布尼茨是一個千古絕倫的大智者,但是按他這個人來講卻不值得敬佩。的確,在一名未來的僱員的推薦信裏大家希望提到的優良品質,他樣樣俱備:他勤勉、儉樸、有節制,在財務上誠實。但是他完全欠缺在斯賓諾莎身上表現得很顯著的那些崇高品德。他的最精湛的思想並不是會給他博來聲望的一種思想,那麼他就把這類思想的記載束置高閣不發表。他所發表的都是蓄意要討王公后妃們嘉賞的東西。結果,便有了兩個可以認為代表萊布尼茨的哲學體系:他公開宣揚的一個體系講樂觀、守正統、玄虛離奇而又淺薄;另一個體系是相當晚近的編訂者們從他的手稿中慢慢發掘出來的,這個體系內容深奧,條理一貫,富於斯賓諾莎風格,並且有驚人的邏輯性。杜撰所謂現世界即一切可能有的世界當中最善的世界這一說的,是流俗的萊布尼茨」。
難怪當年我們幾個同學都對斯賓諾莎有興趣,人家斯賓諾莎備受排擠,卻甘於寂寞,隱士般地生活,以磨鏡維生而自得其樂,那像萊布尼茨這樣,拒絕學府職位,當領主小臣,撰王侯家譜,還要在全歐宮廷之間來回穿梭。正是看人品作風,就知道誰是真正的知識人了(後來才曉得斯賓諾莎也沒有我們所以為的那麼孤單,而磨鏡在那時其實還算是份高尚的專業;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再嚴重點說,萊布尼茨的人格要是真有羅素所說的這些缺陷,那他那句「這個世界是一切可能世界中最美善者」的名言,就不只是後人講的「樂觀主義」了;而是獻媚,是知識份子和哲學家的墮落。一個蛋頭學者看不見世間實際情況,蒼生無告,偏要說它非常美好,這叫做「堅離地」,是個叫飢民吃蛋糕的傻蛋。可一個處世圓滑,善於逢迎,飛來飛去王族家的學人也說這種話,那和叫人認命有何區別?豈不無恥?萊布尼茨若是活到今天,肯定要被罵作老賊,因為他竟然勸我們別再想望另一個不同的,更好的世界。
所以最近幾年我總是會時不時地想起萊布尼茨,因為這些年我實在見過太多太多叫人認命的知識份子。有些人一開始還會承認吾國多有不足,必須改進,只是不能照搬所謂的「西方那一套」(至於什麼叫做『西方那一套』,大家儘可自己填充,總之從政治上的自由主義到『激進』女權運動,能算進去的眾不勝數)。之所以不能馬上照搬,是因為我們既有自己特殊的文化背景和傳統,也有當下繁雜難解的實際情況(簡稱『國情』)。文化傳統不同,所以價值觀不同;價值觀不同,所以一個社會一個國家走向的目標理想也會不同,因此「西方那一套」理想不能橫移。實際情況很複雜,所以解決問題的方案也變得不可簡化;既然沒有立即見效的良方去對治這麼複雜的國情,所以大家就不能急着運進「西方那一套」的現成手段,必須等待,「多給中國人民一點時間」。
就算立場見解有異,這番思路也不能說不在理。好的,就等一等,等他們歸納出中國本色的真精神真價值,等一些能夠挑開目下這堆亂綫團的慧針妙眼。不過等到現在,我卻發現這些人的說法又變了,而且還變得相當巧妙。他們不再花功夫像數代前賢那樣,要從過去尋找指引我們前行的價值方針;也不再多談「中國很複雜」這句短語下的諸種問題。他們現在怎麼做呢?很簡單,就是乾脆大方宣稱,原來價值、理想,和規範,都不用汲古遠求,原來我們這麼複雜的現況也根本沒有什麼不好。兩者接合起來,便是「這個世界是一切可能世界當中最美善的」。
也就是說,我們平常用來批判社會、鞭策政府、警示同胞的那些標準那些理念,全都應該從當下現實裏頭歸納導出。也就是說,正視複雜國情,尊重腳下實際,漸漸變成了美化複雜的國情,敬拜腳下的實況。理想就在實際當中,實際自然符合理想;於是「特色」成了「模式」,「模式」成了「道路」,最後還都可以輸出,讓人家學習仿效,普世王天下了。
號稱儒家信徒的不必再糾纏在道統和治統之間,因為道統與治統原來老早就通起來了。號稱左翼的也不用再擔心人民大眾與權貴宰制之間的矛盾了,因為他們本來就是一家人。理念和現實的差距消失了,拉鋸其間的緊張不復,知識份子剩下來的工作就是從這個特異狀況說出道理,還想批判的話就去批判人家好了,比如說「美國民主已經走進死胡同」,「印度的強姦案比我們多」,「德國企業說謊的情況更嚴重」……。
本來「維穩」二字在胡溫年代開始通行的時候,我就覺得奇怪。不是說維持穩定不好,而是一個國家怎麼會成天到晚把它當成願景似的掛在口邊。就好比一個孩子被老師家長問起他的學習目標和人生理想,結果他說:「我的目標是維持穩定」。多虧那些見解,現在我終於明白了,「維穩」確實是有道理,因為我們已經那麼好,接下來的任務自然是保持它好下去。就算「發展」,也得以「穩定」前綴,在現有的局面下逐步發展。發展總得有個發展的大方向,而我們的方向就是繼續穩定,越來越穩。
扯遠了,還是說回萊布尼茨吧。由於今年去了幾趟德國漢諾威,自然就想讀些和當地特別有關的書。讀什麼好呢?那就讀在漢諾威生活工作了四十年的萊布尼茨吧,反正除了翻過《單子論》外,從前我從未認真讀過他的任何一部論著。而且得讀《神義論》,因為這是他那句惡名昭彰的名言出處,且看這個世界是否真的不可能更好。
2015年10月3日星期六
梁文道:吃掉靈魂,背叛祖國(俄羅斯本土之二)
【飲食男女】普京一聲令下,不止生蠔、火腿和芝士等各式西方食物立即絕迹俄羅斯市場,而且還意外地重新燃起一場非常古老的爭論,那就是到底要吃甚麼和怎麼吃才算是愛國愛本土的問題。有些站在現政府立場的評論家發炮,說那些熱愛西方進口食材與菜式的人,全都是不夠純正的俄羅斯人。
而凡是在網絡和傳媒上頭反對這項禁運措施的知識分子,則都是些心向西方的自由派人士,他們的口味充分反映出了他們真正忠誠的對象。也就是說,「你吃甚麼,就說明你是甚麼人」這句老話,在今天的俄羅斯變成了一個非常具體的國族問題。你愛吃意大利菜、法國菜和美式食品,便表明你的俄羅斯認同十分可疑。倒推回去,這也就能解釋為何你平常老是要批評政府和普京了,因為你根本不夠愛國。
在俄羅斯,這確實是個古老的爭論,甚至早在托爾斯泰以前,當許多知識分子和貴族都以講法文為榮的時候(法文是十八、十九世紀的國際語言),就已經有不少人抨擊飲食歐化的現象了。前者說法文,作風歐派,吃喝也以進口葡萄酒和芝士為尚,他們極力想把曾被人認為是「落後野蠻」的俄羅斯拉進「先進」西歐的大家庭。而反對這種傾向的人則往往篤信東正教,強調斯拉夫語言和文化的根源,堅持鄉土而簡樸的飲食,以免喪失俄羅斯人的靈魂。如此久遠的態度對立,恰好和現在造成這場食物禁運的烏克蘭危機相應;烏克蘭之所以分裂,俄羅斯之所以插手干預,美國與歐盟之所以要在經濟上制裁俄羅斯,就是為了烏克蘭政府試圖加入歐盟,而普京政府反對。食物,則是貫穿其中兩百年不變的象徵。
可是當前的食物之爭,卻又不盡是復古,因為在沙俄時代和現在的共和國之間,還有一段蘇聯的變奏。當年蘇聯的食物短缺是出了名的生活常態,市場大門之外總是一隊長長的人龍;相反地,裏頭的貨架卻是冷冷清清,食品不單類寡,而且數量有限。所以當時美國的保守媒體如《讀者文摘》老愛拿這點開玩笑,用西方超市貨物的琳瑯滿目來對照蘇聯的匱乏,把它誇張地上升到自由和專制之差異的高度。好玩的是,在最堅定的早輩革命者心中,食物根本不怎麼重要,既不需要有那麼多花樣選擇,也用不着太過追求口味,純粹是飽肚維生的營養必需品而已。在那個年代,別說歐化不歐化了,一個過於講究飲食的人甚至還是不道德的,是低俗資產階級趣味的奴隸,是革命必須清洗改造的對象。
於是清貧飲食變成了一種革命的道德,就好比後來的北韓曾對自己人民把南韓在吃喝上的富足解釋成向美帝投誠的結果一樣,似乎愈是吃得少吃得不好,就愈能證明自己的正確和高尚。
俄羅斯最新一輪的食物論戰也部分地繼承了這一路想法,先在西方進口食品與國際化飲食,和吃喝的精緻與豐富之間畫上等號(似乎俄羅斯菜就注定不講究似的);然後再把貪圖美食等同於道德上的空虛,以及人生的無聊。所以呢,對禁運不滿的那些人非但不愛國,少了俄羅斯大地所賦予的靈魂;並且還很有可能是群沒有靈魂的人,完全不曉得生命的意義。
而凡是在網絡和傳媒上頭反對這項禁運措施的知識分子,則都是些心向西方的自由派人士,他們的口味充分反映出了他們真正忠誠的對象。也就是說,「你吃甚麼,就說明你是甚麼人」這句老話,在今天的俄羅斯變成了一個非常具體的國族問題。你愛吃意大利菜、法國菜和美式食品,便表明你的俄羅斯認同十分可疑。倒推回去,這也就能解釋為何你平常老是要批評政府和普京了,因為你根本不夠愛國。
在俄羅斯,這確實是個古老的爭論,甚至早在托爾斯泰以前,當許多知識分子和貴族都以講法文為榮的時候(法文是十八、十九世紀的國際語言),就已經有不少人抨擊飲食歐化的現象了。前者說法文,作風歐派,吃喝也以進口葡萄酒和芝士為尚,他們極力想把曾被人認為是「落後野蠻」的俄羅斯拉進「先進」西歐的大家庭。而反對這種傾向的人則往往篤信東正教,強調斯拉夫語言和文化的根源,堅持鄉土而簡樸的飲食,以免喪失俄羅斯人的靈魂。如此久遠的態度對立,恰好和現在造成這場食物禁運的烏克蘭危機相應;烏克蘭之所以分裂,俄羅斯之所以插手干預,美國與歐盟之所以要在經濟上制裁俄羅斯,就是為了烏克蘭政府試圖加入歐盟,而普京政府反對。食物,則是貫穿其中兩百年不變的象徵。
可是當前的食物之爭,卻又不盡是復古,因為在沙俄時代和現在的共和國之間,還有一段蘇聯的變奏。當年蘇聯的食物短缺是出了名的生活常態,市場大門之外總是一隊長長的人龍;相反地,裏頭的貨架卻是冷冷清清,食品不單類寡,而且數量有限。所以當時美國的保守媒體如《讀者文摘》老愛拿這點開玩笑,用西方超市貨物的琳瑯滿目來對照蘇聯的匱乏,把它誇張地上升到自由和專制之差異的高度。好玩的是,在最堅定的早輩革命者心中,食物根本不怎麼重要,既不需要有那麼多花樣選擇,也用不着太過追求口味,純粹是飽肚維生的營養必需品而已。在那個年代,別說歐化不歐化了,一個過於講究飲食的人甚至還是不道德的,是低俗資產階級趣味的奴隸,是革命必須清洗改造的對象。
於是清貧飲食變成了一種革命的道德,就好比後來的北韓曾對自己人民把南韓在吃喝上的富足解釋成向美帝投誠的結果一樣,似乎愈是吃得少吃得不好,就愈能證明自己的正確和高尚。
俄羅斯最新一輪的食物論戰也部分地繼承了這一路想法,先在西方進口食品與國際化飲食,和吃喝的精緻與豐富之間畫上等號(似乎俄羅斯菜就注定不講究似的);然後再把貪圖美食等同於道德上的空虛,以及人生的無聊。所以呢,對禁運不滿的那些人非但不愛國,少了俄羅斯大地所賦予的靈魂;並且還很有可能是群沒有靈魂的人,完全不曉得生命的意義。
2015年10月1日星期四
梁文道:生蠔不愛國(俄羅斯本土之一)
【飲食男女】奧布朗斯基公爵點了一瓶香檳,一瓶 Chablis,一份濃汁鱒魚,一盤烤牛肉,一盤巴瑪芝士;當然,還得有三打生蠔。他說,這才叫做享受生命的樂趣。輪到他的朋友列文了,這個長年住在鄉下的地主不喜奢華,看不慣莫斯科上流社會的排場,就只跟侍者要了一盤椰菜湯和一份麥粥。於是侍者糊塗了,他很迷惑地用法文問列文:「閣下想要的是 porridgeà la russe嗎」?沒錯,列文想要的就是俄式麥粥,最淳樸最老實的俄羅斯鄉土食物。
對列文來講,椰菜湯和麥粥不只是食物,它們還是簡單生活方式的象徵,是俄羅斯農民大眾文化的體現;用今天的話講,它們很「本土」很「在地」。相反地,奧布朗斯基公爵點的菜(尤其是生蠔、香檳,和Chablis),則代表了他的身份和作派,西化崇洋,是當年俄羅斯顯貴階層的化身。
這是托爾斯泰《安娜•卡列麗娜》中的一段場景,寫在將近一百五十年之前。它的象徵意義,沒想到直至今日依然有效。
不過兩、三年前,莫斯科新開了一間餐廳,名字是英文名,叫做「Oyster Bar」。一年之後,它的名字就改成「No Oyster Bar」了。原因很簡單,它不賣生蠔了,並非生蠔不受歡迎;恰恰相反;生蠔對這個首都城市的新興中產階級和富裕人口很有吸引力,近十幾年來銷路一直上升。它之所以不再販蠔,是因為它根本買不到貨。
自從烏克蘭分裂危機爆發,西方國家就和俄羅斯在國際舞台上展開一連串的角力,先是美國帶頭經濟制裁俄羅斯,然後俄羅斯報復,禁止美國和歐盟等「敵對勢力」的食品入口。被禁的東西,恰好包括了一百多年前奧布朗斯基在莫斯科的洋派餐廳點的好東西:北海鱒魚、巴瑪芝士、香檳、Chablis,以及生蠔。
忽然之間,幾乎這個國家所有新派的,時髦的外國餐館都不知道該怎麼繼續把生意做下去。希臘館子沒有希臘 feta和葡萄葉,意大利餐廳沒有阿爾巴松露和巴瑪火腿,西班牙餐廳沒有伊比利亞豬肉與地中海魷魚,法國餐廳沒有鵝肝、蝸牛,以及它的三百多種芝士。甚至一般國際酒店的餐廳也受到打擊,因為美國牛肉本來就是他們餐牌上必備的基本要素。還有日本餐廳,壽司和魚生是過去十年最受新一代俄羅斯人歡迎的外國菜,現在少了大量進口魚貨海產,你叫他們如何經營?
這其實是個很有趣的實驗,一場經濟戰正好讓我們看到了當今世界全球化的側面。剛才數算過的那林林總總的國際餐飲,如今遍佈全球,從利馬到羅馬,從馬爾代夫到夏威夷,同類型的餐廳和菜式,你在任何地方都見得到。在背後支撑這幅圖景的,一是廣泛的貿易與密集的物流網;二是一大批口味多元化的新時代消費者,他們太過習慣這種生活方式——這種能在吃喝上自由選擇、不問國界的生活方式。當你抽掉了前面那股根本動力,中斷貿易,他們還適應得來嗎?他們會不會非常不滿?
政府控制的官方媒體做好準備,在意識形態上把這場紛爭定性為大是大非的愛國問題。先是呼籲大家忍耐,接受現實,為了國家尊嚴犧牲一己的口腹之慾。再下來便是強調本土和外來者的鬥爭了,彷彿就像重演托翁小說情景以及它的象徵似的,將不少高價的,標誌地位和品味的外來食材暗暗形容為「非俄羅斯」食品。比如生蠔,誰要是沒有這樣東西就活不下去,誰就有不愛祖國不愛本土的嫌疑。
「No Oyster Bar」改名之後,轉型為專賣漢堡等大眾化西式食物的普通餐廳,用的牛肉自是俄羅斯土產。幾個月前,它終於關門結業。
對列文來講,椰菜湯和麥粥不只是食物,它們還是簡單生活方式的象徵,是俄羅斯農民大眾文化的體現;用今天的話講,它們很「本土」很「在地」。相反地,奧布朗斯基公爵點的菜(尤其是生蠔、香檳,和Chablis),則代表了他的身份和作派,西化崇洋,是當年俄羅斯顯貴階層的化身。
這是托爾斯泰《安娜•卡列麗娜》中的一段場景,寫在將近一百五十年之前。它的象徵意義,沒想到直至今日依然有效。
不過兩、三年前,莫斯科新開了一間餐廳,名字是英文名,叫做「Oyster Bar」。一年之後,它的名字就改成「No Oyster Bar」了。原因很簡單,它不賣生蠔了,並非生蠔不受歡迎;恰恰相反;生蠔對這個首都城市的新興中產階級和富裕人口很有吸引力,近十幾年來銷路一直上升。它之所以不再販蠔,是因為它根本買不到貨。
自從烏克蘭分裂危機爆發,西方國家就和俄羅斯在國際舞台上展開一連串的角力,先是美國帶頭經濟制裁俄羅斯,然後俄羅斯報復,禁止美國和歐盟等「敵對勢力」的食品入口。被禁的東西,恰好包括了一百多年前奧布朗斯基在莫斯科的洋派餐廳點的好東西:北海鱒魚、巴瑪芝士、香檳、Chablis,以及生蠔。
忽然之間,幾乎這個國家所有新派的,時髦的外國餐館都不知道該怎麼繼續把生意做下去。希臘館子沒有希臘 feta和葡萄葉,意大利餐廳沒有阿爾巴松露和巴瑪火腿,西班牙餐廳沒有伊比利亞豬肉與地中海魷魚,法國餐廳沒有鵝肝、蝸牛,以及它的三百多種芝士。甚至一般國際酒店的餐廳也受到打擊,因為美國牛肉本來就是他們餐牌上必備的基本要素。還有日本餐廳,壽司和魚生是過去十年最受新一代俄羅斯人歡迎的外國菜,現在少了大量進口魚貨海產,你叫他們如何經營?
這其實是個很有趣的實驗,一場經濟戰正好讓我們看到了當今世界全球化的側面。剛才數算過的那林林總總的國際餐飲,如今遍佈全球,從利馬到羅馬,從馬爾代夫到夏威夷,同類型的餐廳和菜式,你在任何地方都見得到。在背後支撑這幅圖景的,一是廣泛的貿易與密集的物流網;二是一大批口味多元化的新時代消費者,他們太過習慣這種生活方式——這種能在吃喝上自由選擇、不問國界的生活方式。當你抽掉了前面那股根本動力,中斷貿易,他們還適應得來嗎?他們會不會非常不滿?
政府控制的官方媒體做好準備,在意識形態上把這場紛爭定性為大是大非的愛國問題。先是呼籲大家忍耐,接受現實,為了國家尊嚴犧牲一己的口腹之慾。再下來便是強調本土和外來者的鬥爭了,彷彿就像重演托翁小說情景以及它的象徵似的,將不少高價的,標誌地位和品味的外來食材暗暗形容為「非俄羅斯」食品。比如生蠔,誰要是沒有這樣東西就活不下去,誰就有不愛祖國不愛本土的嫌疑。
「No Oyster Bar」改名之後,轉型為專賣漢堡等大眾化西式食物的普通餐廳,用的牛肉自是俄羅斯土產。幾個月前,它終於關門結業。